知否:顾二为盛老太大杀四方讨公道,为何盛家却只字不提他的功劳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7 14:18 1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四十六期:盛老太太中毒时,顾廷烨对王家人说的一席话,真的是太爽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四十六期:盛老太太中毒时,顾廷烨对王家人说的一席话,真的是太爽了。

01

原著中,康姨母进了慎戒司,王氏要去宥阳为盛老太太祈福也尘埃落定后,长柏才让海氏将王氏被康姨母撺掇给盛老太太下毒前因后果,告诉了华兰和如兰。

在海氏的叙述中,刻意淡化明兰在此事中的存在和作用,仿佛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的是盛紘父子,明兰只是在旁愤怒。

至于顾廷烨,海氏更是只字未提。她这样的做法,定然是长柏受益的。那么,为什么要隐去顾廷烨的功劳呢?

02

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立了大功的顾廷烨,他做好事没有留名。

原著中,王老太太半劝求半威胁,让明兰不要再攀咬康姨母时,顾廷烨和长柏来了。

顾廷烨瞧见明兰脸色差,立刻上前关心。王老太太赶紧道:“明丫头这阵子为了照顾亲家老太太,实是累的很了,顾侯既来了,就将她带回去好好歇歇罢。”

事情还没有一个定论,明兰自然不会离开。王老太太觉得长柏来了,定然站在王氏这边。况且,盛老太太只是盛紘的嫡母,与长柏没有血缘关系。

至于顾廷烨,在王老太太看来,他只是盛家的女婿,不至于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盛老太太出头。

而且,康家、王家和盛家的儿郎都在官场。为了日后好相见,顾廷烨也不好插手这件事。

于是,王老太太很自信地威胁明兰:“你是出嫁女,娘家的事少操些心吧。

一个妇道人家,开口闭口要打要杀的,居然还敢拘禁自己的姨母,动用私刑,这是什么道理。”

明明是盛老太太受了天大的委屈,还遭了无妄之灾。王老太太不仅没有询问一句盛老太太的情况,还对讨公道的人口诛笔伐。

于是,明兰气愤至极,但顾廷烨挡在明兰的面前,神色淡淡的道:“出嫁女与娘家无关?那老夫人在这里作甚?”

王老太太冷哼一声,指责明兰不敬长辈,是仗了顾廷烨的势。王老太太这样说,是因为儿媳给婆母下毒本就是一件丑事。

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王家两个出嫁的女儿都脱不了干系。明兰作为盛家的女儿,知道也就罢了。顾廷烨作为盛家的女婿,也知道了,会让盛家和王家觉得丢人。

当初,顾廷烨求娶盛家女时,王氏急吼吼地就把如兰推了出来。明兰与贺家就差过小定了。

可是,如兰同意嫁给顾廷烨后,总觉得对不住文炎敬。于是,如兰选择在大宏寺与文炎敬告别。

很不巧的是,被顾廷烨身边的嬷嬷撞见了。于是,嫁给顾廷烨的人,从如兰换成了明兰。

新娘子换人,袁文绍自然也知道了。可华兰总不好对袁文绍如实相告,只好一副无奈可怜的模样,低声对袁文绍道:

“我爹爹是个读书人,他们最是认死理,自打我那四妹妹嫁入梁家后,爹爹老觉着对不住文家相公,就惦着要把五妹妹许过去,也算略略弥补。

可我娘却觉着大姑爷你提来亲事才好;偏我那六妹妹自小是祖母身边养大的,她的婚事素来是祖母说了算的。这下可好,三下一凑,人人都各有主张,这才把事情弄拧巴了!”

袁文绍不疑有他。

而明兰在盛老太太中毒后,封府,捉拿下人,审问康姨母,还威胁盛紘……

桩桩件件传出去,都会落个跋扈的名声,有心人还会说是顾廷烨私德不修,才纵的明兰这般无法无天。

所以,海氏故意淡化明兰在这件事中存在和作用,是保护明兰,她没有提顾廷烨一句,更是让华兰和如兰不至于在妹夫面前觉得没有颜面。

但这不影响顾廷烨为盛老太太讨公道。

因为,他是明兰的丈夫,乳母事件中,盛老太太还救了团哥。所以,顾廷烨对王老太太说:

“姨母做出那等天理不容之事,老夫人心绪不好,我能谅解。可也不该找老实人出气。莫非欺我顾家无人么?”

初看这段时,长柏大义灭亲为盛老太太讨公道,明兰宁愿舍弃身份,实在不行,就一簪子捅死康姨母,都让小仙儿泪目。

但是,再看这段时,顾廷烨的这句“莫非欺我顾家无人么”,更让小仙儿泪目。

其一:顾廷烨为明兰撑腰,更是盛老太太讨公道。

王老太太已经很不满明兰为了给盛老太太,把康姨母骗进盛府还用私刑的行为了。所以,顾廷烨出现后,王老太太就使劲的跟顾廷烨告明兰的状。

王老太太这样做,有三个目的。

一来,是敲打顾廷烨,不要为明兰出头。

原著中,王老太太回到京城时,明兰和顾廷烨去王家吃饭时,康姨妈对明兰道:“今日喜气,外甥女怎么不把你家哥儿带来?”

明兰厌恶康姨母之极,却作出为难的神态去看顾廷烨。顾廷烨替她答道:“孩子还小,待他大些了,再带出来。”

康姨母不肯罢休,又讽刺了几句:“侯府公子金贵……”

王老夫人忽然出言打断:“谁家孩子不金贵。没满周岁的孩儿,带出来作甚?”

可见,王老太太不在京城,对京城的事情却知道得很详细。可她又不是康姨母和王氏那般只喜欢八卦的人。

她的夫婿可是历经三朝不倒的能臣干吏,她自己又是诰命夫人。所以,王老太太对朝中的局势也略知一二。

八王爷没有根基,当了皇帝后,也多方掣肘。言官御史也盯着皇帝的心腹参奏。所以,明兰仗着顾廷烨的势在娘家大杀四方,一旦被传出去,顾廷烨定然也会被参奏。

二来,王老太太只想给长柏看。

即使长柏不关心康姨母,可王氏是他的亲生母亲。长柏在场,明兰都敢对自己不敬,可想而知,明兰对王氏的态度。

亲生母亲受这么大的委屈,长柏自然会以盛家嫡长子的身份,“请”明兰离开。

但是,王老太太的算盘打错了。顾廷烨护着明兰,不仅仅是为明兰撑腰,更要为盛老太太讨回公道。

因为,顾廷烨在心里是敬重盛老太太的。为了说服明兰嫁给自己,顾廷烨曾在忠勤伯府的后院与明兰相见。

明兰忍不住问顾廷烨:“那你去提亲就好了呀?闹这么多事出来做什么?”

顾廷烨反问:“你能愿意?”

明兰语气一窒道:“婚姻大事哪轮到我说话,父母同意即可。”

顾廷烨再次反问:“你家老太太愿意?何况我又素行不端,你家老太太脾气拗,硬是不肯,你父亲也没法子吧。”

三来,王老太太惧怕顾廷烨的权势。

王老太爷是历经三朝的能臣干吏能怎样,王家没有出挑的人才,终是没落了。

盛紘父子的官位没有顾廷烨高,若是顾廷烨非要为明兰撑腰,用权势压人,王家和盛家的顶不住的。

所以,王老太太见到顾廷烨后,眉头微微一皱,片刻思忖,就决意先将这位位高权重的外孙女婿撇出去。

其二,敲打盛紘。

顾廷烨是了解盛紘的品行的,他自然不愿意得罪王家人,更希望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若是盛紘立场坚定,明兰也不会与王家人对峙半天,都没有一个结果。

明兰是希望盛老太太到自家养老,顾廷烨也愿意供养盛老太太。但为了盛紘父子的官声,他们不能这样做,盛紘和长柏也不会同意。

就是盛老太太自己也不同意。

盛老太太苏醒后,还是要在盛家生活。这件事若是轻轻揭过,那么,盛老太太以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所以,顾廷烨要坚定立场,为盛老太太讨公道,盛紘对盛老太太的敬重之心,才会更重一些。

其三,顾廷烨轻松拿处置康姨母,还为盛家留了颜面。

长柏从任上这么快赶回来的,是海氏用陪嫁的黄风驹给长柏报信。

按照原著中的描述,一人两匹换着骑,大半日长柏就能知道家中突发变故。

而顾廷烨在西郊大营,他若想赶回来,定然比长柏先到。可顾廷烨和长柏是一同进门的,这就说明,顾廷烨在官道上等了长柏,说了前因后果,两个人的想法也是同步。

其实,顾廷烨来找长柏的时候,就能揣摩出长柏的选择。而长柏也没有辜负顾廷烨的期望。

二人还商议,若是盛老太太没有苏醒,就让康姨母一命抵一命,若是盛老太太苏醒,就将康姨母送去慎戒司。

为了保住康姨母,王老太太目光触及顾廷烨坐处,心中不安,笑着对长柏道:“你长途赶路,这么会儿功夫,道听途说的,怕有些不尽不实之处。”

好在盛老太太苏醒了,于是,长柏决定执行B计划,送康姨母进慎戒司。

但康王盛三家都不够格将康姨母送去那么好的地方。于是,顾廷烨给了助力。

03

康姨母进了慎戒司“享福”后,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也算了解了。

但是,谁也没有提顾廷烨在这里边的作用。是因为,顾廷烨是女婿,不好插手岳家的事情。

若是华兰和如兰知道顾廷烨也知道母亲王氏愚蠢行为,怕是也不好意思再见妹夫。

而且,顾廷烨知道了,还出手了,那就证明明兰不仅仅是愤怒了。

正如长柏告诫盛紘的那段话:“此事多一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自来人心难测,况内宅妇人多不识大局,不知轻重。华兰如兰为生母声誉,六妹妹在此事中多有不妥举措,她们都不会多说半字。可旁人就难说了……”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来源:农夫娱乐大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