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到裤衩子都不剩,射雕这么惨的票房到底是谁的锅?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21:21 1

摘要:要说起来今年的新年档,射雕算得上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了。本来以为徐克+金庸+肖战的组合能登顶新年档,结果现在票房和口碑都被吊打,这不禁让人疑惑为啥射雕扑的这么惨?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大家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要说起来今年的新年档,射雕算得上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了。本来以为徐克+金庸+肖战的组合能登顶新年档,结果现在票房和口碑都被吊打,这不禁让人疑惑为啥射雕扑的这么惨?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大家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1.武侠片没武侠味,观众不买账

这片子最大的槽点就是“打着武侠旗号搞仙侠特效”。动作戏全靠电脑特效,降龙十八掌拍得像游戏技能,完全没有以前徐克电影里那种实打实的江湖味。老观众(尤其是70、80后)直接开骂:“武侠片的精髓就是真功夫对招,现在整得和玄幻剧似的,谁看啊?”

再说武指团队,徐克这次没用程小东这类老江湖,反而选了个新人陈超,结果动作设计被吐槽“毫无亮点”,连经典桥段“刁不遇剔骨”那种惊艳场面都整不出来。

2. 剧情像压缩包,路人观众一脸懵

电影想塞进去的东西太多,从江南七怪之死到郭靖黄蓉重逢,再到蒙古大军压境,全挤在一起。原著粉还能勉强对号入座,但第一次接触《射雕》的人完全懵逼:“黄蓉为啥受伤?郭靖咋突然变强了?这《武穆遗书》研究半天到底有啥用?”

更离谱的是关键情节全用旁白交代,比如郭靖直接念白“我叫郭靖,是宋人”,观众吐槽:“这是看电影还是听有声书?”

3. 徐克“江郎才尽”,剧本硬伤太多

徐克这次被骂得最狠的是文戏。比如黄蓉想上城墙的理由居然是“死前想见蒙古人”,这种台词直接被喷“侮辱智商”。还有“侠之大者”的主题全靠口号输出,郭靖的成长线没细节支撑,显得特别说教。年轻人最烦这种“按头教育”,直接导致口碑崩盘。

4. 流量明星带不动路人盘

肖战的粉丝确实能打,预售冲到2.2亿,首日票房也爆了。但问题在于电影太依赖粉丝,普通观众根本不买账。上映后口碑一垮票房立马断崖式下跌。加上肖战演技被黑粉放大攻击,粉黑大战反而劝退路人。

另外,新人庄达菲演黄蓉被疯狂吐槽“颜值不够”,虽然甩锅给女演员长相挺low,但这事确实影响了部分观众选择。

其实这片子的本质就是“高投资低质量”的典型,资本本来以为靠徐克招牌+顶流明星+金庸IP就能躺赚,结果武侠魂丢了,剧情稀碎,观众自然用脚投票。再加上甩锅给资本打压、女演员颜值,反而显得吃相难看。所以最后票房勉强破6亿,拿了个“武侠片票房冠军”,但对比5亿成本,亏到裤衩都不剩,纯属自己作的。

来源:劳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