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 2 月 7 日 24 点,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 67 亿,一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截至 2 月 7 日 24 点,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过 67 亿,一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豆瓣评分 8.5,超过了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 8.4 分。作为一部票房与口碑都超越前作的续集电影,打破了“续集必烂片”的魔咒,也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
2019 年,《哪吒》第一部横空出世,50.35 亿票房,在当年就已经打破了影史的多项纪录。在被漫威英雄、DC 宇宙、迪士尼公主们几乎垄断的动漫电影行业中,注入了强劲而坚实的国产力量。
双手插兜、顶着“烟熏妆”的酷小孩哪吒,敢于挑战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并成功完成自我觉醒,背后支撑他的根本,来自于父母源源不断的爱意。
作为观众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能有李靖和殷夫人这样的父母形象出现在荧幕上,我们也终于看到了那些“被好好爱过的孩子”内心世界到底能有多强大。
父母无条件的爱,拥有“祛魔”的力量
元代的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中,哪吒首次以神话故事的角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至今的 600 年间,已有太多的文学和影像作品在一遍遍改编重叙哪吒的故事。
1979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哪吒闹海》而在电影《哪吒》中,导演饺子又赋予了他一个全新的身份:天地灵气被一颗混元珠吸收后又被元始天尊炼化,分为灵珠和魔丸。魔丸不小心投胎到殷夫人的肚子里,就这样,“混世魔王”哪吒诞生了,真的可以说是天崩地裂的地狱式开局。
就在太乙真人决定要彻底斩杀“妖孽”时,是妈妈殷夫人不顾刚刚生产完的疲惫身体,第一时间冲出来将哪吒护在怀里。
即使被“杀红眼”的哪吒一口咬出血,妈妈也只是温柔地说:“别怕,娘在这儿。”
或许是感受到了来自于母亲身上浓浓的安全感,这让天尊都无计可施的魔性被一种名为“母亲”的力量遏制住了。
亲妈是绝世好妈,哪吒亲爹也不差。
儿子惹祸被老百姓嫌弃时,李靖表示愿用性命做担保,严加管教,不让哪吒再闯出祸事。
后续也是李靖和太乙真人一起去找天尊央求解咒之法,在得知“此咒无解”之后,果断做出了“以命换命”的决定,他将用自己的生命来代替哪吒承受天劫。
此前众多故事版本中,哪吒是一个即使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也不惜与父母决裂的少年神,这种惨烈情节在整个东亚文学史上也是极为震撼的一笔。
而在《哪吒》两部电影中,哪吒拥有了一对无条件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摆脱悲凉的底色,变得更幸福。
电影版哪吒,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讨喜的小孩。
他内心嫉恶如仇,面上看起来却横行霸道,所有玩世不恭似乎只是展现给世人看的:他们把我当妖怪,那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他也很“不上进”。太乙真人想要收他为徒带,哪吒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硬拒绝。帮视他如洪水猛兽的百姓们除害降魔?根本不可能!
哪吒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有他的父母懂得:“你心里是想被人们接受的,只是因为别人的偏见让你受了委屈,所以你才这么恨他们。”
这份接纳和理解“熊孩子”的包容,只能说一句,神仙父母果然都是(故事后来的)神仙。
李靖和殷夫人甚至不惜为孩子编织了善意的谎言:“你是灵珠转世,所以你天生神力,别人才把你当异类。”算是给了哪吒一个心甘情愿被误解的理由,让他从此不再叛逆,而是顺应自己的内心去做正确的事情。
最懂哪吒的,永远是父母。也只有父母,会拨开表层的迷雾,愿意去倾听孩子最真实的心声。
虽然表面傲娇不愿意承认,但其实哪吒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母亲一起踢键子。而殷夫人即使被哪吒“一毽入墙”,也只会默默穿上铠甲,对儿子来一句:“你敞开了玩儿!”
即使孩子是所有人口中十恶不赦的“魔”,可哪吒的父母从未有一刻想过要放弃他,他们一直在试图用爱和陪伴让他获得幸福,重回正道。
优秀不是被爱的原因,是被爱的结果
在 1979 年上映的《哪吒闹海》中,李靖不问青红皂白就逼着哪吒横剑自刎。很多人会觉得太夸张,现实中不可能会有“逼死”孩子的父亲。
但生活中有些情况你一定不会感觉陌生:
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回家告诉父母,本来是想寻求安慰,结果得到的是一句:“为什么人家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中分心,成绩不佳、偏科、考试考砸,父母不是想办法改善学习方法,而是一味施加压力,树立“领居家的孩子”来对比自己孩子的无能。
2003 年出品的《哪吒传奇》孩子的困境,青涩但真实的痛苦,有些家长看不到或者根本不想看。
孩子出现问题?骂一顿或者打一顿。仿佛只要孩子能在家长眼皮子底下按部就班地长大,那么父母的责任就算是完成了。
可成长哪有这么简单。
自暴自弃的小孩,循规蹈矩却精神崩溃的小孩,用一生弥补童年不被爱的小孩,太多了。
当然,世间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但关注、倾听、理解和引导,以及平等的沟通,才能建构健康有弹性的亲子关系。
神话中哪吒肉体的死亡只是一种艺术手法,可怕的是他内心的陨灭。这种凋亡,不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可在这一版的《哪吒》中,我们不用再看到这样的“悲惨叙事”,在全陈塘关百姓都误解哪吒作恶伤人的时候,是李靖第一时间发现其实海夜叉才是幕后真凶,并决定为儿子洗清冤屈,甚至不惜挨家挨户央求百姓们参加儿子的生辰宴。
在生辰宴上,由于受到了申公豹的挑唆,哪吒短暂“黑化”了一下。可在看到父亲许愿“一命换一命”的时候,哪吒也从魔性中彻底清醒了过来。是仙是魔,谁说了都不做数,只有我说了算!
恰恰是父母坚定不移的爱,让这样一个吸收了千年天地之间污浊之气的“魔丸”,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留赤子之心,打破世俗偏见。
成功挺过三年大限的哪吒,终于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他会为了拯救挚友,心甘情愿接受无量仙翁的一轮轮考验;
会为了替父母报仇,只身一人杀入龙宫;
也会在得知事情真相后,用即将破碎的肉身去对抗比他强大数倍的力量。
一个如此正直又勇敢的哪吒,他的每一分血肉,都是被父母的爱浇筑而成。
这种细水长流的爱意,最终在《哪吒》第二部的片尾迎来了彻底爆发。
哪吒因为穿心咒被定住身体,李靖和殷夫人也被一起投入天元鼎。三味真火灼灼燃烧,炉子里的所有人与妖都即将被炼化为仙丹。
哪吒苦于身体不能反抗而嚎啕大哭,又是殷夫人温柔地抱住了她,即使被哪吒身上的上千根针刺着,她也只是想在弥留之际再抱一抱她的孩子。
即使强大如哪吒,面对母亲的离世,他也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上?
在哪吒即将崩溃的时候,又是殷夫人再一次稳稳地接住了他,告诉他,你是我儿,我永远爱你。
哪吒是靠着这股力量,最终挣脱了穿心咒,涅槃重生。
导演饺子在采访中也亲自认证,在整部影片中,殷夫人临终的台词是他对于“舐犊之情”的最深刻体会,也是他最想传达给观众的。
父母的每一次理解,每一分耐心,都让哪吒心里的安全感层层加固,让他拥有了“即使全世界都与我为敌,但我仍要和命运抗争”的勇气。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结尾,获得胜利的不只是哪吒,也是父母无私的爱。
《哪吒》系列电影特产:懂得爱的父母
在电影中,不仅仅是哪吒拥有这样的“神仙父母”,敖丙和申公豹也都拥有着爱意满满的原生家庭。
虽然在第一部中,东海龙王敖光将全龙族的希望都托付于三岁的儿子身上。可在得知儿子并不想走他安排好的路时,他立马意识到自己错了。
敖丙和敖光的亲子关系,有些映射很多东亚家庭的育儿模式。
父母费尽全部心思培养孩子,孩子也优秀且听话,符合父母的所有期待。父母一边说着“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一边安排着孩子的人生。可在日新月异的当下,这些老路也许早就走不通,而孩子也在日复一日地管制下逐渐失去生命力。
于是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我们看到威严又慈爱的“男爸爸”,大大方方开口道歉:
能在合家欢的电影院里,当着孩子和父母的面,展现这样平等交流的亲子关系,这部电影也是积德行善了。
因为理解与沟通,远比自上而下地管教更有用。
开篇以反派形象出现的申公豹,在《哪吒》第二部中也是来了一个完美逆袭。
作为一名“小镇做题家”,他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从豹妖终于得道成仙。虽然在后面接受了来自于社会的“毒打”,可在父亲和弟弟心中,他永远是“家乡的小骄傲”。
“豹”如其名,豹爹申正道是一位一身正气的妖。他坚信有教无类,对家乡所有的小妖怪都一视同仁认真引导;他也心存善念,面对突然打进家门的哪吒只是适度反击让他速速离开。
申小豹也超爱哥哥,见到申公豹就大眼睛闪闪发亮,哪怕不能实现进玉虚宫的心愿,也摆明立场不愿耽误哥哥“晋级”,非常有手足情。可见申正道面冷心热,平时估计没少叮嘱小儿子要体贴哥哥。
于是,被李靖解围的申公豹,会偷偷运来药物粮食给到陈塘关百姓,回报对方。在知道家乡遭受屠戮后,更是第一时间带着李靖和殷夫人一起逃走。
申公豹的是非分明,正是因为受到了申正道的影响。正直、善良,这些品质一直深埋于申公豹的内心,他的手脏过,心却是干净的。
看完《哪吒》中三组完美的原生家庭关系,不禁会想,能写出如此饱含浓烈爱意的亲情线的导演,原生家庭也一定很幸福吧?
父母的托举,是《哪吒》可以成功面世的底气
导演饺子在央视采访时,对主持人说过:
“我的家庭其实是很和谐的,而且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对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和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我自己真实的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当中。”
导演饺子,原名杨宇,1980 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饺子就是一个品学兼优也比较听话的孩子,而父母也早早为他规划好了学医的这条道路。
饺子也是不负父母期望,考入了四川大学华西医药学院。从小喜欢画画的他一直觉得,成为医生不是他的最终归宿。上大学期间,他参观了几家 CG 动画公司,终于在大三时,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医生工作,开始自学三维动画。
从小对他管教比较严厉的父亲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母亲觉得,孩子一直很懂事,他应该不会做不靠谱的决定。最终在母亲的说服下,父母一起给饺子购置了配置很高的电脑来支持他自学 MAYA 软件。就这样,饺子一边自学一边拿到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证。
图源:《时尚芭莎》毕业后,他曾短暂地在广告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可他始终觉得这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于是他毅然辞职,专心在家做动画。
此时,饺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每个月只有 1000 元退休金,家里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即使在这样的窘境下,母亲还是坚定支持着饺子,让他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饺子开始了宅家三年的“啃老”生活,每天几乎足不出户,一个人,一台电脑,就这么干了起来。
周围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放弃一个唾手可得的铁饭碗一头扎到“没有出路”的动画行业中,这简直可以说是疯狂。但饺子妈妈每天为他做好饭菜,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用行动默默支持他,这份毫无保留的付出,也成为了饺子能够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饺子自己都说:“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终于在三年零八个月的努力后,饺子用“饺克力”这个名字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个人动画《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 16 分钟的动画短片在当年横扫国内外 27 个专业大赛的 30 多个奖项,至今还有很多观众称这一部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正是父母的无限包容和信任,才造就了今天的饺子,也造就了《哪吒》中如此完美的父母们。
由于当时国产动画行业不被外界看好,饺子的事业也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很多投资方找到饺子合作,不关心作品,只关心是否能够收回成本。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饺子只能通过做外包广告来维持工作室的正常运营。
2015 年初终于迎来了转机,彩条屋影业 CEO 易巧因为看到了《打,打个大西瓜》深受震撼,立刻找到饺子希望能够和他合作,而且不限制饺子的题材思路。
饺子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哪吒”这个角色,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人物和他是很像的,身上都有着一股“不认命”的劲儿。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的判词,也是饺子人生的最佳诠释。于是,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投射在了哪吒身上,而李靖夫妇也是以他父母作为原型创作出来的。
十年磨双剑,两部《哪吒》将饺子也推上了“神坛”。他不仅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位仅凭两部电影就破百亿票房的导演,同时也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拿下了第 35 届百花奖“最佳编剧”的奖项。
可饺子自己知道,在“封神”的这条道路上,是父母用一饭一菜为他铺设的。
殷夫人对哪吒说:“和你度过的每一日都令我喜悦。”可这又何尝不是饺子父母对饺子表达出来的最真挚的情感呢?
背后有来自于父母的托举,孩子更能拥有不断试错的勇气。
被爱的饺子,让影片中的哪吒挣脱了 “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沉痛宿命,李靖夫妇成为了用爱为孩子构筑坚实后盾的“神仙父母”。
当父母们终于意识到,育儿不是训诫,不是养“复制人”,而是“用爱托举一个生命”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在这温暖的爱意滋养下,生出足以颠覆世界的锐利锋芒 。
爱会成为孩子抵抗一切的盔甲,即使要抵抗的是命运。
👇🏻👇🏻👇🏻来源: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