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破全球影史纪录!科技手段如何打造 “哪吒宇宙”?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8 17:19 1

摘要:《哪吒2》台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影片在特效制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许多名场面造价不菲,制作团队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例如哪吒为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场景,虽然时长仅10秒,但制作团队花费了一年半进行打磨。还有观众不舍得闭眼的“洪流大战”,一个画面涉及2亿多个角色

又登顶了!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屡破影史纪录。

2月6日中午,总票房(含预售)达57.76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2月7日21点,总票房(含预售)反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2月8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币)的影片,打破70亿(人民币)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的垄断局面;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预测,《哪吒2》票房可能会突破百亿人民币。

《哪吒2》台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影片在特效制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许多名场面造价不菲,制作团队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例如哪吒为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场景,虽然时长仅10秒,但制作团队花费了一年半进行打磨。还有观众不舍得闭眼的“洪流大战”,一个画面涉及2亿多个角色,千军万马似海浪般翻滚,但整体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律。

据片方透露,整部片子共涉及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且大部分为国内团队制作(原本是用了国外顶尖动画团队,但因为效果不如预期又换了国内公司),总体耗时5年,堪称重工业电影的典范。参与者包括全国138家动画团队,比如片中的丑萌的土拨鼠军团,为《熊出没》背后的方特打造,《深海》团队也为该片贡献了他们的水墨粒子技术。

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秘电影中的那些科技手段,看看它们是如何将“哪吒宇宙”呈现于银幕之上的。

数字影像重构体系

影片通过三维扫描建模与物理引擎渲染技术,实现神话场景的沉浸式构建。例如,哪吒的火焰枪特效运用了基于NVIDIA Flex的实时物理演算系统,火焰的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呈现出逼真的燃烧效果,尤其是在哪吒与敖丙对决的场景中,火焰的流动、热量扭曲的空气效果都栩栩如生。而敖丙的冰霜之力则通过Houdini的VEX粒子编程技术,生成了细腻的冰晶破碎效果,冰霜蔓延时的动态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生物运动工程

基于惯性传感器阵列的动作捕捉系统,实现了角色运动的生物力学精准复刻。例如,在战斗场景中,角色的每一个腾空翻转、挥枪动作都流畅自然,这得益于Vicon光学捕捉系统记录的真人演员动作数据。此外,哪吒愤怒时的面部表情通过FACS编码系统捕捉,尤其是他眉头紧锁、嘴角微颤的细节,将角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虚拟制片系统

利用虚幻引擎搭建的实时虚拟制片环境,实现了导演团队的沉浸式空间预演。例如,影片中天宫的场景布局就是通过VR技术预先构建的,导演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调整镜头角度和光影效果,确保最终画面中的天宫既宏伟又充满细节。而在哪吒与敖丙在海底大战的场景中,AR技术帮助制作团队实时查看虚拟角色与海底环境的融合效果,使画面更加协调。

视效合成矩阵

基于节点式合成平台Nuke构建的视效管线,整合了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修图系统。例如,影片中哪吒施展三头六臂神通的场景,通过复杂的粒子系统生成魔法特效,配合色彩校正技术,使画面既充满奇幻色彩又不失真实感。而在敖丙召唤冰龙的场景中,冰龙的鳞片反射效果和冰雾的扩散效果都经过精细的后期处理,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云端协作生态

依托AWS云计算架构搭建的分布式渲染农场,实现了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渲染能力。例如,影片中大战时的场景,云层的动态效果和光影变化极其复杂,但通过分布式渲染技术,制作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高质量的画面渲染。此外,全球团队通过Perforce版本控制系统实时共享资产,确保了制作效率。

实时渲染技术

通过使用游戏引擎(如Unreal Engine、Unity),使美术团队能即时预览光照与材质效果。实时渲染技术让制作团队能够快速调整火焰的光照强度和色彩饱和度,确保画面既热烈又不失层次感。这种实时反馈机制大大加快了制作进度,并减少了后期调整的工作量。

此影片将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呈现出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这不仅是中国动画电影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球电影制作技术的一次重要展示。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科学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