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之光”为何从成都闪耀?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8 14:57 1

摘要:阔别5年,哪吒回归。这一“出道即巅峰”的IP在蛇年电影春节档一路刷新纪录,直至登顶中国影史票冠。这不只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再突破,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一份高分“答卷”。

截至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成都造”电影再迎“高光时刻”。

当影迷热议“国漫之光”背后的情感共鸣、文化重构、中国式浪漫时,热市场中的一个冷思考更耐人寻味:为什么是成都?

阔别5年,哪吒回归。这一“出道即巅峰”的IP在蛇年电影春节档一路刷新纪录,直至登顶中国影史票冠。这不只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再突破,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一份高分“答卷”。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的哪吒塑像

哪吒与敖丙闪耀天府双塔

“听劝”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力量

成都,有诸多标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是成都,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是成都,开放包容也是成都。在托举文创产业向上生长的过程中,开放包容的成都主打一个“听劝”。

2019年电影暑期档期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创国内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累计票房突破50亿,斩获多项大奖。

那一年,未等暑期档结束,成都就召开文创产业发展专题会,分析研究现象级文创作品背后的产业机遇。

彼时,两个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让成都诞生更多“哪吒”?如何让“哪吒”扎根成都?

会议现场,诸多文化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可可豆动画的代表说:“未来行业要长足发展,成都需要有自己的力量。”

墨境天合的代表说:“目前难题是高端数字人才少,企业需要人才培训期,长期人才培训让企业难以承载。”

……

为了突破人才、平台等发展瓶颈,成都着力培育产业生态。

如今,在《哪吒》系列电影的诞生地——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汇聚了众多参与《哪吒2》制作的企业。作为成都高新区聚焦数字文创产业重点策划打造的专业化园区,该园区已打造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咪咕科创平台、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等共性平台,入驻企业64家,聚集从业人员约6000人。

作为中西部数字文创产业高地,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聚焦发展游戏电竞、影视传媒、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等细分领域,聚集数字文创相关企业6000余家,形成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的文创IP可谓众星璀璨。除了“哪吒”,成都还孵化出了“十万个冷笑话”等现象级“爆款”;星阅辰石深耕网络文学IP经济,拥有“遮天”“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头部IP的全版权;墨境天合专注于国内顶级视觉特效与动画制作,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流浪地球》《大鱼海棠》等多部电影提供后期制作服务。

爆款IP不断涌现的现象背后,成都正在下一局文创产业的“大棋”。

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创意土壤里,藏着一个多面成都

五年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叙事鼓舞了众多观众。这与“蜀人从古足英雄”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

如今,两个“哪吒”顶峰相见,用了足足五年时间。这也与成都的安逸一面颇有关联。

越是安逸,越是能激发创意。一如成都对“蓉漂”内涵的诠释,一句“蓉漂之后,再无漂泊”,让“蓉漂”文化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更有内涵。

但是,创意不是凭空想象,厚植创意土壤需要以文化底蕴做支撑。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有江山之雄,也有文物之盛。

大运会宣传片《哪吒蓉宝奇遇记》中,“蓉宝”和哪吒现身巴蜀山水,每一帧画面都是文化。在此之前,可可豆与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IP运营方联合推出全国首创的新国风动画实景剧《烟火成都》,古蜀乐伎们带领观众一同领略千年之变。

再往前追溯。在宝墩遗址,可以看到4500年前成都平原的文明曙光;在金沙遗址,可以探秘古蜀文明;在武侯祠,可以共赴蜀汉千年之约;在杜甫草堂,可以感受千年诗韵;在锦江之畔,可以体验“锦城丝管日纷纷”盛景。

文创产业植根于文化。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成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三年前,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文创产业“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现数字文创从“盆地”走向“高地”。时隔仅10个月,以“聚力新生态链接新未来”为主题的成都文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招商推介暨产融对接会召开,北上深蓉四城“链”动,释放文创产业动能。

继2023年底在深圳举行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推介会后,2024年底,成都又赴京津冀、长三角“叩门”招商。其间,沪蓉文创产业联盟、京蓉文创产业联盟相继成立,共促文创产业深度合作、繁荣发展。

文创“出海”也同步加速。2024年9月,2024中日(成都)文创产业领域开放合作推介会在东京举行,多个文创项目达成合作。

百川汇海,方能波澜壮阔。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5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250.79亿元。

在成都,文创产业这一新兴支柱产业正“拔节生长”。

成都影视城光影街区

成都科幻馆

“现象级IP”登顶,再表世界文化名城雄心

对于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来说,不断地寻求突破,是使命所在。

最为明显的突破,是以金融赋能文创产业。在“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创金融生态体系基础之上,2023年,“天府文创板”开板,成为西部首个文创专板。2024年下半年,全国首只城市级科幻未来产业引导基金——成都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发布,推动版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的全国首单版权ABN发行。

首个、首只、首单的“加码”,不断激活成都文创产业的“一池春水”。

再看影视产业,也已探寻出突破之路。

突破口之一,便是影视产业峰会。去年盛夏,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蓉举行,成为近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出席嘉宾最多、演员阵容最强的一届百花奖,线上线下惠及市民观众上亿人次。

世界科幻大会后,郫都区紧抓千亿级科幻赛道新“蓝海”,锚定在成都科幻产业发展中“一核引领”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世界科幻大会品牌、成果、场馆三大遗产,推动科幻产业和科幻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破口之二,是多元影视平台。通过搭建运营“拍在成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到蓉剧组提供政策咨询、外景地推荐、摄影棚租用、群众演员招募、住宿餐饮安排等协助拍摄服务,带动影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聚焦“科幻+影视”,郫都区也着力塑造全国科幻影视作品摄制首选地,推动科幻馆和科幻公园成为国内顶级科幻影视作品取景地。同时,搭建影视企业拍摄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快建设XR棚、动捕棚等高科技摄影棚,打造科幻等主题实景片场,构建“科技影棚+实景片场”核心载体群落。

突破口之三,则是影视产业园区。成都持续做大做强成都影视城等产业园区,仅2024年,便新招引影视企业128家,入驻行业头部企业6家,落地全国知名电视剧后期制作公司、全国知名服化道企业。

要想建成世界级文创名城,需要具有广泛国际认知的文化IP资源。作为国漫扛鼎之作,《哪吒2》在海外未映先火。与此同时,作为成都大IP的大熊猫也很活跃。去年9月启动的首届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正面向全球征集以大熊猫形象或其文化内涵为创作核心的原创作品,以赛事之名共建全球大熊猫文创IP高地。

《哪吒2》登顶,是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的又一次成功。未来,要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产品,有赖产业吸纳、企业服务、资源配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持续加强。

来源:郫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