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IP再度爆红,各地开启抢吒儿大战,这份红利谁吃到了?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8 14:47 1

摘要: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文 |小风编辑 |小风

文 |小风

编辑 |小风

前言

哪吒又火了!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强势回归,影迷狂欢,票房飙升。但与此同时,一场奇怪的争论也在悄然升温——哪吒到底是哪的人?

天津说:“陈塘关就在我这,哪吒当然是天津人。”
四川说:“我们有‘哪吒行宫’,哪吒就是四川的。”
福建说:“太乙真人道场在福建,哪吒的师父住这,他当然是福建人。”
河南也不甘示弱:“明明《封神演义》里陈塘关是商朝属地,那应该在河南。”

这事儿要搁哪吒自己身上,他估计都要头疼:“我刚把龙宫闹完,你们又要把我分解了?”

要说争抢历史名人,至少还能考证几句,但争抢神话人物,这就未免有点离谱了。 只不过,各地争的其实不是哪吒的户口,而是哪吒背后的流量和文旅经济。

抢名人、蹭神话、借影视IP炒文旅……这一幕幕并不陌生。 但这种“短视”发展,真的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吗?

这些年,地方文旅“卷疯了”

其实,争夺名人故里,并不是哪吒的“专属待遇”。在此之前,各地为了某些历史名人,已经“打”了很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施。

按照《越绝书》的记载,西施是会稽(今绍兴)人,可按照今天的行政划分,她的故里很可能在余杭或萧山。但问题是,西施文化已经深深嵌入了绍兴,如果换个地方认领,那绍兴遍地的“西施故里”文旅产业岂不是全泡汤了?

据说,当年关于西施到底是哪里人,还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西施就是绍兴人! 这才让争论暂时平息。

当然,西施可能是个“半虚构”人物,但有些争议涉及的可是真正的历史名人,比如诸葛亮

三国时的南阳郡地盘很大,包括今天的河南南阳、湖北襄阳、随州北部等地。刘备三顾茅庐时,正是在新野县(河南南阳辖区)起身,骑马几十里路到隆中(湖北襄阳)找诸葛亮。

于是问题来了:诸葛亮到底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

河南南阳说:“《三国志》上写得清清楚楚,‘南阳卧龙’,肯定是南阳的!”
湖北襄阳说:“隆中就在襄阳,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怎么可能不算襄阳?”

两地争得不可开交,最后四川表示:“你们别吵了,丞相的成就全在四川,我们成都武侯祠一直稳稳当当,闷声发大财!”

历史名人归属之争已经够离谱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地方甚至抢起了小说人物!比如西门庆。

《水浒传》里,西门庆活动在山东阳谷,而《金瓶梅》里,他是河北清河县人。结果,山东阳谷、河北清河都不干了,连临清也想争上一争,因为书里写西门庆生意做得大,经常往来临清。

试问,一个虚构的“花花公子”,也值得这么抢?

现在的哪吒之争,同样荒诞。哪吒的形象,主要来源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尤其是《封神演义》给他安排了“陈塘关”的籍贯,于是全国多个地方都开始抢:

天津:我们有陈塘庄,“陈塘”这个名字就在这里!

河南:商朝的疆域包括河南,哪吒的故乡肯定在这!

四川:哪吒行宫就在四川,大家来看看吧!

福建:太乙真人住福建,哪吒的师傅在这,他不可能是外地人!

然而,封神时代的商朝疆域到底能不能覆盖四川和福建?这是个问号。 哪吒的故乡争来争去,纯粹是“看热闹的比哪吒闹海还起劲”。

但各地都心知肚明,争这个的真正目的,无非是想蹭一波热度,借着哪吒的流量发展文旅经济。

文旅“啃老”,真能带来持久效益?

说白了,争名人、蹭神话,都是地方文旅的“啃老”行为。

像山西,历史遗存丰富,古建筑众多,可是光靠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经济发展就能一直强劲吗?未必。山西的文旅也曾一度迷失在“五千年看山西”的宣传口号中,却忽略了:老祖宗的遗产可以打底,但地方经济不能永远靠老底吃饭!

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文旅发展,就显得更聪明。

比如广东的英歌舞,春节期间保留得相当好。它不仅是一种民俗表演,更承载了广东人宗族、村社观念的强大影响力,既吸引游客,又传承文化,做到了“双赢”。

再比如,贵州的“村超”。老大爷50块赞助球队吃雪糕,孩子们放学兼职当摄影师,工地上的小哥赛完球就回去扛水泥……踢球的都是普通人,看球的都是本地人,场上比赛热烈,场下生意火爆。

你很难想象,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居然靠“村超”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吸引了全国关注。相比那些抢名人的地方,这种“草根”式的文旅发展,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地方文旅,还是得靠创新

哪吒故里之争,暴露了很多地方的文旅焦虑——没有持续创收手段,只能靠炒冷饭。

但现实是,“名人效应”很难支撑长期发展。

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但3-5年后呢?哪吒的热度过了,谁还会记得“陈塘关”?如果地方经济想要长远发展,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创新,而不是蹭流量。

引进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挖掘真正的本地文化,而不是只会抢名人。

让普通百姓参与文旅,而不是仅靠虚构故事吸引游客。

哪吒到底是哪的人,可能谁都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靠蹭哪吒流量发财,终究是个短视的梦。

来源:日常不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