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大爆 影视股却“熄火” 问题出在哪?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13:28 1

摘要: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 年春节档(2025.1.28 - 2025.2.4)档期总票房达到95.1 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8.6%,远超此前预期,成功刷新了中国电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与此同时,档期内总观影人次达1.87 亿次,同比增长16.2%,

今年春节,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 ——春节档票房再创新高!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 年春节档(2025.1.28 - 2025.2.4)档期总票房达到95.1 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8.6%,远超此前预期,成功刷新了中国电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与此同时,档期内总观影人次达1.87 亿次,同比增长16.2%,平均票价为50.8 元,较2024 年春节档提升1.6 元 。

二级市场上,根据此前公告,此次春节档部分影视龙头公司主要涉及:

光线传媒: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哪吒2》的主投和发行方;万达电影:《哪吒2》的投资方之一,参与影片的票房分成;北京文化:《哪吒2》的投资方之一;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参与了多部春节档电影的出品,在电影发行渠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金逸影视:金逸影视在2025年春节档期间参与了多部影片的出品和发行。博纳影业:博纳影业是《蛟龙行动》的主出品方之一。博纳影业在军事题材电影方面具有丰富的制作经验。横店影视:参与投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熊出没・重返未来》;

从春节后一周(三个交易日)的表现看,仅有光线传媒实现了一骑绝尘的上涨,其余几只影视股却纷纷走低,并且在春节后首日,多只影视股甚至迎来跌停。这不禁让人疑惑,2025 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火爆非凡,票房创下历史新高,为年内票房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理论上应刺激影视板块上扬,可为何春节之后影视股不涨反跌呢?

我们认为,或有几个核心因素:

首先、预期兑现。春节档前,投资者对春节档票房普遍持乐观态度,机构观点也十分积极。例如,开源证券研报在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 年春节档总票房将达到85.4亿元,同比增长6.7%,有望再创佳绩。平安证券也指出,影视院线行业供给端正逐步恢复,影片数量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头部影视公司业绩也将逐步修复。在政策持续加持以及国家对文娱消费的鼓励下,影视院线行业景气度回升预期强烈。在此背景下,春节前影视板块提前上涨,1 月份横店影视、博纳影业等涨幅超 10%。然而,当春节档票房数据公布后,部分投资者选择 “落袋为安”,从而引发股价回调。

其次、行业内部分化严重。春节档影片表现分化严重,《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 48.39 亿元,占春节档总票房的 50.9%,光线传媒作为主投方股价涨停。而博纳影业主投的《蛟龙行动》仅获2.74亿元票房,远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其财务风险的担忧,股价跌停。在此之下,资金集中流向头部影片相关个股,如光线传媒。而缺乏爆款支撑的公司则遭遇资金撤离。部分基金经理在春节前已调整仓位,减持传统院线股,转向 AI应用等新兴赛道,导致影视板块内部分化加剧;

第三、观众满意度整体略有下滑。今年春节档上述的5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平均为6.62分,其中《哪吒2》以8.5分领跑,其余影片未超过6.5分,而去年春节档的《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均分为7.53分,且3部影片均达7.5分以上。因此,除了《哪吒2》外,其余影片的观众满意度较去年略有下滑。满意度的下滑,满意度的下滑,一方面说明观众对高质量影片需求依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影视业如果不能提高影片审美的高度,那么对后续观影将带来新影响,不利于影视股的预期表现;

第四、消费升级下,或更加注重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投资者的新需求,实现新的发展。影视业和很多科技业一样,其实是通过供给来刺激需求的。在人均收入提升以及消费升级之下,传统的供给或不能有效刺激需求,创新的、高质量的供给才能有效刺激需求。在此之下,头部IP虹吸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赚钱效应也会更加强势。行业集中度再次提升下,板块表现一般,而龙头整体向好,这也或是此次光线传媒鹤立鸡群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今年春节档影片反映出观影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优质影片和头部公司的正反馈效应。但同时,观众观影满意度下滑以及投资不及预期引发了市场担忧。在此背景下,影视院线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赚钱效应提速,行业集中度再次提升,这正是今年春节档票房创纪录,但二级市场表现平淡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影视股表现可能仍受情绪影响,但从中期来看,能否创新、提供高质量影片,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新需求,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看点。

来源:郭一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