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绝大多数白领、社会精英如果在春节档只看一部电影,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哪吒》,而所有带孩子的中青年人,都做出了同样选择,为什么不选《熊出没》?因为不新鲜了,视觉疲劳,为什么不选《蛟龙行动》,心理疲劳外加王星事件,多少有些逆反心理。为什么《唐探》还不错?中规中矩,没
中国影迷在2025春节档选片上的理性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比拟的。
绝大多数白领、社会精英如果在春节档只看一部电影,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哪吒》,而所有带孩子的中青年人,都做出了同样选择,为什么不选《熊出没》?因为不新鲜了,视觉疲劳,为什么不选《蛟龙行动》,心理疲劳外加王星事件,多少有些逆反心理。为什么《唐探》还不错?中规中矩,没有番外招儿。为什么《封神》被骂?因为钱用在宣发上,没用在制作上。为什么最惨的是《射雕》,一是导演,编剧根本不知道金庸先生要表达什么?也不知道广大观影者要看什么。想当然的以为靠肖战宠大迷丝群的刷票和狂轰滥炸,就可以让《射雕》大火,结果严重低估了白领、路人的冷静程度,结果出来比跳楼还惨。
其实,老百姓去电影院干啥去了?花七八十猫小黑屋,上个厕所都费劲,图个啥?以我看来,无非两样,娱乐价值和情绪价值。
娱乐价值就要求你拍得有意思吸引人,无论是特技、音效、妆造、服化道、科技含量、画面唯美都要达标。情绪价值是每个人的代入感,能够在电影中看到自已、看清世界、看懂人生,并某种程度得到心灵慰籍。
这两点《哪吒》都做到了,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向家人和朋友引荐,宠大的路人群将那些纯粉丝群体,打了个落花流水,体无完肤。
而以《射雕》为代表,试图以流量明星和饭圈摇旗呐喊而取胜的,输得一败涂地,以《射雕》投资5亿计算,约15亿才回本,再多才有赚,目前6亿多票房,血本无归。
所有某明星饭圈粉,到处宣传《射雕》好,见到不同意见轻则开怼,重则口不择言咒人家,哪个白领、社会精英、有理智的路人,愿意花钱与这些人沆瀣一气,打又打不起,人家为哥哥玩儿命,大多数人惹不起躲得起,于是看了《哪吒》,还有饭圈粉这么干全民逆反心理出来了,票房好才怪。
她们亲手把哥哥坑了。
给这些人普及点知识,武侠片不是不能拍,《射雕》为啥打动人心?不仅是什么侠之大者,更打动人的是平民逆袭之路,郭靖是什么人,一个普通武夫郭啸天的遗腹子,他出生后资质平庸还有点脑子慢,长相平凡远不及杨康风流倜傥,但他却以他的忠诚守信、忠厚老实、尊师重道、孝敬母亲、勤奋刻苦,所谓驽马十驾,志在千里,他是以个人品格,赢了一路走来的众多高人的指点,如果电影侧重于小人物的人生逆袭这个角度,会有更大的共鸣,周星驰为什么能拍出惊世骇俗的电影,他的《少林足球》、《功夫》看似无厘头,却饱含人生大智慧,可《射雕英雄传》接近正剧,改编可以,当你脱离群众,天马行空,飘出银河系,老百姓不会有共鸣的,大家不会去看郭靖如何牛气,如何嘴炮退千军,如何会搞对象,是想看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尚有一线希望成为家国英雄,让所有人一丝安慰,这就是真正的情绪价值。
可《射雕》的饭圈粉干了什么?把所有普通人的情绪击了个粉碎,到处叫板,见不同意见就骂,愚蠢至极的败光路人缘,给自己偶像无缘无故招黑。
武侠是什么?绝世高手是什么?那不就是权力巅峰的人吗?郭靖、杨过、乔峰这都是大英雄,金庸先生为什么用《鹿鼎记》结来14部?因为他看清楚了,活明白了,这还用我挑明了说吗?
前几天看了个段子,说哪吒说了句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结果一哥们儿上班儿也不好好工作,天天议论《哪吒》,也拿这句话“自勉”,同事说领导call你呢。他去领导办公室,同事说了:“还和哪吒比,人家爹是陈塘关总兵,肉身成神的,师傅是太乙真人,又有乾坤圈、浑天绫、风火轮、火尖枪、三头六臂”,你一土拔鼠该干嘛干嘛去!
哈哈,我深以为然。
说白了,电影再好,日子照过,你魔怔了也长不出三头六臂。
而《哪吒》的成功,就是几乎所有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原型,电影立意新,想法天马行空却完全合乎真实世界的逻辑,让无数人找到共鸣,加上五年的用心打造,给观众提供了充足的娱乐价值和情绪价值。
所有导演编剧都应该明白,电影是拍给老百姓看的,别搞什么番外招儿,网络时代这么多年,观众不好骗了,靠忽悠靠宣发靠饭圈,下场就是一败涂地!
朋友们怎么看?
来源:苍穹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