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2》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神话故事原型中强调的自我选择与命运抗争主题的延续,得益于色彩斑斓的特效和流畅的打斗场面,更得益于对角色鲜活而立体的设定。即便是一个出场几分钟的配角,电影也不吝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情感与性格。例如由女娲补天石幻化而来的“石矶娘娘”,她
谁能想到,今年春节档又诞生了位百亿票房男主,还是个三岁小孩儿!
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哪吒(图片来源:网络)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5日,魔童哪吒主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00亿,成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
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向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冲顶,不少网友预测:今天或明天将实现!
图片来源:网络
《哪吒2》的成功,得益于对传统神话故事原型中强调的自我选择与命运抗争主题的延续,得益于色彩斑斓的特效和流畅的打斗场面,更得益于对角色鲜活而立体的设定。即便是一个出场几分钟的配角,电影也不吝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情感与性格。例如由女娲补天石幻化而来的“石矶娘娘”,她鲜明的个性、稳定的情绪、强大的内核,展现了乐观自信的力量,在电影放映后成为了新晋“顶流”!
石矶娘娘脸上的“雀斑”类似于有气孔的玄武岩后期被矿物充填所致的杏仁构造,本体大概率是块玄武岩吧……(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作为本部电影的“主战场”,深不见底的海底龙宫、涌动着岩浆的海底炼狱、被虚空中突然降临的海底妖兽包围的陈塘关,都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然而,这些存在于上古神话中的场景,可不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背后的地质学学问可大得很。甚至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完全可以探索到海底龙宫的深度!
咱们的船,已经可以钻到“龙宫”了?
据电影制片人介绍,东海龙宫的设计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龙宫遗迹,中间一层是龙族生活的地方,最后一层是海底炼狱。它那螺旋状的深渊结构,让阳光都无法触及这片海底最神秘、最幽暗的心脏。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东海龙宫的诞生,可不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现实中,在太平洋深处,也存在着人类几乎不可到达的神秘地带——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海沟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最深的地方达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同时,马里亚纳海沟也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域之一,这里终年不见天日,温度更是低得刺骨,仿佛触及了冰冷的宇宙边缘;海水的重量压迫着一切,形成令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含氧量低,几乎无法维持生命的呼吸;食物资源更是极为匮乏。正是这些极端条件的叠加,使得马里亚纳海沟成为了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最为残酷的区域之一,挑战着生命存在的极限。正如电影中的龙族作为“被放逐者”,深陷生存困境,艰难挣扎。
图片来源:网络
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达到11034米,据估计已经形成6000万年。这条海沟的形成,和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地球表面存在多个由岩石层构成的板块,这些板块的运动是由地幔层的热对流驱动的。当较热的地幔层遇到冷岩石圈时,会产生热对流,这种热对流作用会引发地球板块的挤压和拉张。而马里亚纳海沟正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在马里亚纳板块之下的俯冲活动,导致地幔热对流和板块碰撞挤压,在碰撞处形成了长长的" V "字型凹陷,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图片来源:网络
这片“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的“归墟”,也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探索的脚步。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2024年11月17日,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这艘钻探船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是实现全球科学家“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科学梦想的“神兵利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梦想”号将有能力带领我们探索地球深部的“神秘之境”!
海底炼狱的岩浆,海水浇不灭?
电影中,海底炼狱位于龙宫的最底层,那里高压、黑暗,涌动着滚烫的岩浆,这股炽热的液体,与上层冰冷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大地深处涌动的生命之火,悄然诉说着地球内部的神秘与力量。这个场景和现实中的海底火山极为相似。
图片来源:网络
在人们的常识中,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灭火材料。但是隐藏在深海中的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火焰,为什么海水浇不灭呢?
海底火山的形成过程与陆地火山不同,它们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熔岩活动形成的。熔岩是一种高温、黏稠的岩浆物质,其温度可达到数千摄氏度。当熔岩迅速接触到海水时,海水迅速蒸发,形成蒸汽云和蒸气柱,阻挡了水和岩浆之间的接触。这种蒸汽和蒸气柱形成的物理屏障使得水无法有效地接触到熔岩表面,无法迅速冷却熔岩、熄灭火焰。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海底火山喷发通常伴随着高温、高压和大量的火山气体释放,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氧气和氢气,氢气作为可燃气体,进一步加剧了火山的燃烧。
海水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水盐分较高,会提高水的沸点,使水更难以沸腾,从而降低水的灭火效果。此外,能够遏制燃烧的二氧化碳在海底火山爆发时,很快就会被扩散到周围海水中,从而无法有效遏制火焰。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以水灭火”的常识在海洋环境中并不适用,但是通过海底火山喷发,海水中的一些化学元素能够与喷发的气体发生反应,形成固体沉淀物,例如硫化物和矿物质。大量气体和热量的释放还会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繁荣。海底火山喷发还会形成美丽的火山岛屿。
人们常说“水火不容”,但是火山岛屿,却是凝固水与火的天作之美。
在我国广西北部湾,镶嵌着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它就是我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
图片来源:网络
涠洲岛上95%以上的地层由火山岩组成,岛上有许多火山喷发的遗迹:南湾火山口、横路山火山口、鳄鱼山火山口、斜阳岛村火山口及斜阳岛婆湾火山口。同时,由于岛上沉积下来的岩石相比陆地上的火山熔岩稳定性较差,这些岩石经过海浪数千年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又发育成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漫步于涠洲岛海岸褐红色的熔岩之上——这里曾是最接近火山口的地方——恍惚间宛如穿越回千万年前炽热岩浆在此沸腾的时代。
包围陈塘关的岩柱,在我国“随处可见”?
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就是龙族带领海底妖兽,通过虚空裂口穿越到陈塘关的场景。伴随妖兽而来的,还有海底炼狱中的炽热岩浆。这些岩浆横贯在陈塘关上空,即便是战斗结束之后,也凝固成岩柱悬在空中,形成包围之势,将两军对垒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熔岩迸发,石柱千列”的壮观之景,像极了具有柱状节理的玄武岩。
众所周知,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在地质学的岩石分类中,属于岩浆岩。由于玄武岩黏性低、流动性强,其结构和组分都易于形成柱状节理,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柱状节理群都发育在玄武岩中。
柱状节理群,或者说直立六边形岩柱群,是比较均质的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无数个冷凝中心且均匀排列,围绕这些中心均匀收缩裂开呈六边形,一般认为它与冷却面上等距离收缩中心发育有关。从玄武岩中发育的柱状节理,习惯称为熔岩石柱。从上方俯视,玄武岩柱状节理群宛如一块巨大的蜂巢;从侧面看,一根根巨大的石柱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宛如存在于外太空的石柱森林。
谁家麦当当薯条掉了(bushi)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石柱能够形成如此“完美”的六边形呢?这是因为,玄武熔岩在冷却收缩时,岩浆表面的张力变小,已经不足以维持原来较大的面积,产生了裂隙。而六边形恰好具有“完全填充”和“最具效率”两种优势,在岩浆冷却收缩的过程中耗能最小,所以才会形成规则的六边形。
虽然当今我国的火山活动并不多,但是在遥远的过去,东部地区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的火山带上,火山活动一度非常活跃。所以,我国还是柱状节理群大国呢!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的南碇岛,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最密集的柱状节理群。岛上大片的悬崖峭壁,由约140万根高高悬挂的玄武岩石柱组成,密集排列的石柱像凝固的瀑布,又如梳理整齐的黛丝,垂挂入海。
这气势,完全不输英国北爱尔兰世界著名自然遗产“巨人之路”啊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素有“海上仙子国、人间瀛洲城”之称的花岙岛,位于浙江省三门湾口东侧、石浦镇西南约14公里处。由玄武岩形成的柱状节理石在整个花岙岛上有几十万根之多,岩层或巍然挺拔,或斜倚横仆,海蚀地貌景观堪称东南一绝。因其出露于海边,又称“海上第一石林”。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香港后花园”西贡,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的柱状节理群虽然没那么出圈,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柱状节理群的岩石都为深灰色的玄武岩,但是西贡柱状节理群的岩石属于浅黄色的酸性流纹质凝灰岩,颜色更加亮丽饱满,极具观赏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国,类似上述几地的柱状节理群景观不胜枚举,还有很多因为外界作用深埋地下或地处人迹罕至之地尚未被发现。它们历经了漫长的地质演变和岁月的洗礼,沉默地诉说着属于地球的往事。
在远古的华夏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仰望苍穹,俯察大地,将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自然景观融入无尽的想象,编织出了瑰丽多彩的上古神话。那浪漫的笔触,源于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敬畏。如今,随着《哪吒2》等电影的出圈,期待在未来能够有更多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影视作品跨越时空的界限,走向世界,让全世界共同领略这份源自古老东方的浪漫与智慧。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