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系列,会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宇宙”。
文|好好
编辑|南烛春之晚
贺岁档电影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就是陈思诚。
从《唐探1》开始,这个系列每次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一次,《唐探1900》更是彻底撕开了他隐藏多年的野心。
2015年,第一部《唐人街探案》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将喜剧与悬疑完美融合。
主要讲述了唐仁、秦风这对性格迥异的表舅侄在泰国曼谷携手破案的故事。
这部商业片在当年更是以黑马之姿拿下8.23亿票房。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系列,会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宇宙”。
回望10年前,不难发现陈思诚的野心,从一开始就写在剧本的基因里。
在《唐探1》中,他就为唐探宇宙埋下了伏笔。
表面是喜剧推理,暗线却用“秦风父亲入狱”“Q组织”等悬念构建庞大世界观。
陈思诚甚至在首部曲就抛出“完美犯罪”的哲学命题,将类型片提升到人性探讨的高度。
到了《唐探2》,故事背景从曼谷转移到了纽约,案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烧脑。
影片不仅延续了第一部的喜剧和悬疑元素,还加入了更多国际化的元素。
世界名侦探大赛以及新角色的加入,更进一步丰富了唐探宇宙的世界观。
2020年,《唐探》网剧以电影级制作登陆流媒体。
邱泽、张钧甯主演的单元剧不仅补充了“CRIMASTER侦探榜”的支线人物。
更用《曼陀罗之舞》等暗黑故事拓宽了IP的题材边界。
这种“电影引流、网剧固粉”的模式,直接对标漫威的“电影+剧集”生态。
到了2021年,《唐人街探案3》上映。
这部电影备受期待,预售票房成绩更是打破了多项纪录。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东京,汇聚了中日泰三国的众多明星演员,阵容堪称豪华。
然而,影片上映后却遭遇了口碑的两极分化。
一些观众认为影片的喜剧元素过于夸张,推理部分也略显薄弱;
而另一些观众则认为影片延续了唐探系列的风格,娱乐性十足。
尽管口碑存在争议,但《唐人街探案 3》的票房成绩依然十分出色,最终收获45.23亿票房。
到了《唐探1900》,唐探宇宙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这部电影不仅在故事上与之前的作品有所关联,还为唐探宇宙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许多伏笔。
之前的作品中,推理中融入了五行、八卦等中国元素,这次也融入了中医文化。
而且叙事的角度更加宏大,虽然削弱了推理部分,但是家国情怀让观众们都潸然泪下。
陈思诚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推理戏剧,更是把电影的立意拔高,让观众从电影中了解一些历史。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福尔摩斯的加入,这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很多观众随着电影又哭又笑,但在走出影院后才恍然大悟:
这根本不是一部单纯的“唐探续作”,而是陈思诚布局多年的商业版图的一次集中亮剑。
与《唐探》系列不同的是,《误杀》系列陈思诚的身份是监制。
如果说唐探宇宙是陈思诚的“面子”,那么《误杀》系列就是他掌控类型片赛道的“里子”。
陈思诚深谙中国观众心理:悬疑是外壳,情感共鸣才是内核。
《误杀1》将原作的“个体复仇”升级为“阶层对抗”;
《误杀2》则用“劫持医院救子”的故事直击医疗资源不公;
《误杀3》更是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绑架案,撕开了权力与金钱相互勾结的丑陋幕布。
这三部影片,一步步将阶层之间的差距与矛盾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票房方面,《误杀》同样表现出色。
影片最终斩获了 13.34 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了当年的一匹黑马。
更重要的是,《误杀》的成功让陈思诚看到了翻拍电影的潜力和市场。
于是,在 2021 年,《误杀2》上映。
这部电影虽然在故事上与第一部没有直接关联,但同样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和主题。
最终,《误杀2》即便是原创剧本仍拿下11亿。
面对这两部的好成绩,陈思诚继续这个IP的创作,推出《误杀3》。
《误杀3》上映之后,口碑不如前两部好,被观众说有融梗现象。
一些情节与多部相似,包括《重生》以及他作为监制的另一部电影《消失的她》。
不过,虽然口碑下滑,但目前为止也有超9亿的票房。
《误杀》系列,作为监制,陈思诚不执着于个人作者性,而是搭建成熟制片体系。
他挑选新锐导演,把控剧本核心矛盾,启用肖央、任达华等“性价比演员”。
这种模式最大化降低风险,确保票房基本盘。
从《误杀》到《消失的她》,陈思诚的“悬疑厂牌”几乎包揽近年国产悬疑片爆款。
他甚至在采访中直言:“我希望观众一想到看悬疑片,就默认选择我们的作品。”
虽然悬疑片是陈思诚的“拿手好戏”,但是他的商业野心可不仅仅局限于悬疑片。
在今年贺岁档中,票房最高的《哪吒2》,竟然也有他的身影。
03 商业大师当同行还在争夺真人电影市场时,陈思诚早已将触角伸向动画领域。
2023年,他旗下的壹同传奇影视入股《哪吒2》制作方,引发业界震动。
这一动作背后,暗含了他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三重判断。
相比真人电影受演员片酬、政策等因素制约,动画IP生命周期更长。
这几年的动画电影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哪吒2》在这个春节可是破了多项影史记录。
动画电影比真人电影更容易开发衍生品、主题乐园等周边。
《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已验证中国神话IP的潜力,但尚未形成系统化开发。
陈思诚的入局,或许意在整合资源,打造对标漫威的“东方神话宇宙”。
通过投资《哪吒2》,陈思诚不仅覆盖成人观众,更将影响力渗透至Z世代。
当人们还在讨论陈思诚是导演、编剧还是制片人时,他已经悄然转型为中国电影界的“资本操盘手”。
从唐探宇宙的持续扩张,到《误杀》系列对悬疑类型的重新定义,再到押注《哪吒2》抢占动画电影高地。
陈思诚的名字早已超越个人创作,成为一个“商业IP符号”。
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逐渐成为了中国商业片领域的顶级导演之一。
他的成功,也始终围绕着商业逻辑。
他公开表示会研究猫眼、灯塔的观众画像,根据大数据调整剧本节奏和营销策略。
《唐探3》前期“用短视频轰炸三四线城市”的宣发打法,正是典型例证。
除自有IP外,陈思诚大量购入小说、漫画版权。
仅2023年就备案《球状闪电》《解密》等科幻项目。
他像一位风险投资人,广撒网布局未来十年的内容赛道。
近年陈思诚逐渐退居幕后,转而以监制、制片人身份掌控项目。
这种“去个人化”模式,反而让他的商业版图更具可持续性。
他也让电影更加地工业化。
比如这次的《唐探1900》,八月开拍、十月杀青、大年初一就能上映。
网友还发现,这部电影的公示时间是2024年的12月13日。
短短几个月,就能制作出贺岁档票房第二的电影,可见他的电影工业帝国已然形成。
《解密》美术指导在采访中透露,陈思诚的电影都是当天拍当天剪。
甚至他们为了效率,开了一个制作公司专门做外包。
这种标准的商业化制作流程,谁看了不说一声专业!
而且,陈思诚的剧组上下班时间也非常固定。
周润发在采访中说,最后全英文长镜头的那场戏,上午走了一遍戏之后就去吃饭了。
到了下午一点半开始进场拍摄,拍到六点开心的收工下班,拍了30年戏没见过这样的。
当然,陈思成的工业化电影帝国也不是无懈可击。
同样是自制IP《外太空的莫扎特》却遭受严重扑街;
唐探系列评分一路跌,被批“过度商业化”;
《误杀》《消失的她》均改编自海外作品,“拿来主义”能否持续?
面对他将电影工业化,网友们也有不同的意见。
一部分网友觉得他把电影搞成了快餐式文化,不会出什么精品。
也有其他网友觉得虽然陈思诚的电影工业化,但是比那些吹嘘拍摄时间长、自诩“呕心沥血”的情怀片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无论如何,陈思诚已用行动证明:在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中,他永远是后者最忠实的信徒。
当同行还在为票房破亿欢呼时,他早已在下一盘贯通电影、动画、流媒体的资本棋局。
结语陈思诚无疑是这个贺岁档最大的赢家。
《唐探1900》票房第二,第一的《哪吒2》也有他的参与。
正如网友调侃:“你可以不喜欢陈思诚,但无法拒绝他的票房密码。”
你喜欢他的电影吗?
来源:南烛春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