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故事:东海龙王敖光差点变鳌拜!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08:26 1

摘要:这个春节,电影市场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强势点燃,其火爆程度有目共睹,如今更是传出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00亿的消息,着实令人惊叹。

这个春节,电影市场被《哪吒之魔童闹海》强势点燃,其火爆程度有目共睹,如今更是传出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00亿的消息,着实令人惊叹。

影片中,东海龙王敖光的造型成为一大亮点,凭借超高颜值与独特气质,被观众誉为 “龙爹天花板”。

可谁能想到,这个备受喜爱的角色,在诞生之初险些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导演饺子在采访中谈及此事,一脸无奈地笑称 “当时脑子是真的进水了” 。

原来,图片团队在设计敖光形象时,陷入传统思维定式,认为龙王就该威严霸气、白发苍苍。

于是,初版敖光参照1992年《鹿鼎记》中徐锦江饰演的鳌拜造型,满脸白色络腮胡,眉发如雪,粗犷豪放得宛如 “东方圣诞老人”。

好在,导演饺子在网上浏览观众的反馈后,及时改变了这一切。有网友感叹说:“看敖丙这么帅,那他爹还不知道帅成什么样吗?”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如同一束光照进创作团队的思维困境,瞬间将大家点醒。在当下审美环境中,“长得凶就是反派” 的老套设定早已过时,而且敖丙颜值如此之高,若父亲是大胡子大叔,从基因遗传学角度也难以解释。

于是,创作团队马不停蹄,连夜推翻原有设计重新创作。新版敖光惊艳登场,一头飘逸银发搭配金色龙纹战甲,浑身散发着冷峻的王者气场。那双眼睛,锋利中藏着历经千年的沧桑,完美诠释龙族之王的底蕴。

在细节处理上,制作团队更是下足功夫。敖光战斗时,龙角还会根据情绪变化而变色,平静时呈冰蓝色,暴怒时则转为血红色;身上的铠甲运用流体动态技术,每一片鳞片的移动都如海浪般自然流畅。

配音方面,邀请到《琅琊榜》梁帝的配音演员,将龙王训子的台词演绎出 “低音炮念情诗” 的独特韵味,不少网友观影后直呼 “耳朵怀孕”。

敖光与敖丙的 “父子相” 也绝非随意为之,鬓角倾斜弧度完全一致,敖丙瞳孔泛着深海蓝,敖光的瞳色则是带着金丝的苍青,种种细节叠加,让观众由衷感叹:“果然是亲生的”。

影片中的敖光,和他的妹妹西海龙王敖顺都成功出圈,而四海龙王为何都姓敖,同样是个充满趣味的话题。

在浩瀚的华夏神话海洋中,四海龙王作为海神界的统治者,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无数民众的敬畏与祈愿。其中,东海龙王敖光,以其威严与智慧,成为四海龙王之首,其传奇故事更是流传千古,引人入胜。

不过,直到元代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沧海》中,四海龙王才首次拥有姓名: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

此后虽名字略有变动,如敖广也写成敖光,南海龙王有时名为敖明,西海龙王有时也叫敖闰,北海龙王改叫敖吉等,但敖姓始终未变。

龙族敖姓的来源,与 “鳌” 字密切相关。

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鳌,这一神秘生物,最早见于《淮南子》等古籍,被描绘为背负仙山的巨鳌,拥有无上神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鳌的形象逐渐神异化,成为了龙头、龟身、麒麟尾的神兽,象征着力量与长寿。

四海龙王,作为龙族的领袖,最初亦被称为鳌某某,但人们总觉得以鳌为姓不甚妥当,于是巧妙地去掉“鱼”字底,赋予了他们“敖”姓,寓意着龙族的高贵与不凡。

敖光,作为东海龙王,掌管着广袤无垠的东海,其宫殿——水晶宫,更是富丽堂皇,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他不仅法力无边,更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时常庇护沿海百姓,免受海难之苦。

然而,敖光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四海之内,亦不乏挑战与纷争。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海难中,东海海域突现巨浪,无数船只倾覆,百姓哀鸿遍野。敖光得知后,立即派遣虾兵蟹将前去调查,发现原来是深海妖兽作祟。

敖光大怒,亲自率领龙族精英,与妖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战斗中,敖光展现出惊人的实力与智慧,最终将妖兽制服,封印于深海之下,保住了东海的安宁。

当然,敖光的传奇故事中,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插曲,那便是与哪吒的恩怨情仇。

在有关哪吒闹海的故事中,敖光的第三子敖丙,因误会与哪吒结怨,最终导致了敖丙被哪吒抽筋的悲剧。

敖光痛失爱子,心中悲愤交加,找李靖讨公道,让他处理哪吒,否则将水淹陈塘关。最终逼哪吒自杀谢罪。后经太乙真人的帮助,哪吒才得以靠莲花化身复活。

而最新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虽然还承接这一故事梗概,但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成一个更大叙事的精美故事。

在这个影片中,敖光的形象不仅变得俊美无比,胸怀也宽广非凡,甚至在故事的后半段,彻底与哪吒及其父母达成和解,共同为了命运和正义而一起抗争。

这一事件,不仅让敖光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让他成为了智慧与宽容的化身。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王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更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

来源:读史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