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影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台词,像一把把细腻的刻刀,精准地雕琢出为人父母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无奈,痛苦与挣扎。除了最近爆火的电影哪吒那句 “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看!”,还有许多台词同样直戳父母们的痛处。
在电影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台词,像一把把细腻的刻刀,精准地雕琢出为人父母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无奈,痛苦与挣扎。除了最近爆火的电影哪吒那句 “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看!”,还有许多台词同样直戳父母们的痛处。
《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的前妻总是拉着儿子去做种种不情愿的事情,面对质疑,她的回答一律是 “我是为了孩子好” 。马皓文反问:“你对自己好,怎么不每天对着镜子骂自己两个小时。” 简简单单的对话,却道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生活中,多少父母打着 “为你好” 的旗号,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当孩子的兴趣爱好被父母的 “为你好” 无情扼杀,当孩子的梦想在父母规划的道路前渐行渐远,父母们可曾想过,这真的是对孩子好吗?这种以爱之名的绑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枷锁,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的根源,让父母们在自以为是的爱中,与孩子越走越远 。
“把自己的桥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 马皓文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从明星设计师沦为罪犯,出狱后遭受众人白眼,但他凭借自身能力和不屈精神,负担儿子生活并最终平反。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种警醒。我们总想着给孩子创造优渥的环境,却常常忽略了传递给孩子对抗世界的力量和信念。就像那个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因没见过仪器而失败,却依旧凭借努力考上清华的女生,真正支撑孩子走向成功的,是内心的坚韧。当孩子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父母若不能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又怎能期望孩子独自跨越人生的沟壑呢?这也难怪为人父母者听到这句话时,会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真正给予了他们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皮克斯动画短片《包宝宝》里,虽然没有直接的台词,但妈妈与包宝宝之间的故事,却比任何台词都更能刺痛父母的心。妈妈对包宝宝无微不至的照顾,从量身高、洗澡到买菜、买面包,就像现实中无数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可当包宝宝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想要离开家时,妈妈的控制欲爆发,甚至在绝望中 “吞掉” 包宝宝。这就如同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全方位掌控孩子的生活,却导致孩子陷入困境。父母过度的爱,有时会变成沉重的枷锁,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当父母发现自己的爱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回应,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那种失落与痛苦,是为人父母难以言说的痛。
这些电影台词,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它们提醒着我们,爱孩子需要智慧,需要把握好分寸,需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是申家大千金,一位80后的素人宝妈。
如果您有什么养娃/情感/职场的困惑或看法,欢迎留言,我们一起叽里呱啦!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