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其他的电影,发祝贺票房奇迹的海报,或者是资本市场的股价节后涨停,继续上涨,都是一些正面的利好。
原创北风
最近10天,《哪吒2魔童闹海》以任何人无法预料的票房奇迹,成为了全国最热的话题。
有许多人,许多公司都想蹭哪吒2的流量。凡是想蹭流量的,当然都希望是一些 正面新闻。
无论是其他的电影,发祝贺票房奇迹的海报,或者是资本市场的股价节后涨停,继续上涨,都是一些正面的利好。
唯有一家公司,从表面看来,最应该从哪吒2的火爆中获利的公司,偏偏摊上的是一个负面新闻,而且是大负面。
那就是哪吒汽车。
哪吒魔童系列电影,是由北京光线影业投资制作的。那么相应的北京光线影业也就申请注册了【魔童哪吒】的商标。
去年,哪吒汽车所属的公司,就向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判决光线公司的魔童哪咤的商标无效。
哪吒汽车提出的状告理由,是:光线影业明知哪吒汽车‘哪吒’系列商标仍注册争议商标,恶意明显。
就在前几天,监管部门宣商标争端了最终结果,那就是哪吒汽车的申请被商标局驳回。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哪吒汽车与哪吒魔童之间的商标斗争,会发现远不只有这一次。
哪吒汽车早在2023年就申请了【魔小童】的商标,同时还申请了【哪吒大魔童】、【哪吒小魔童】等商标。
光线影业,同样也向监管层提出申请,要求裁决这些商标无效。
目前可以查到的结果,是哪吒汽车2023年申请的【魔小童】的商标,被光线影业提出异议之后,商标局决定不予注册。
哪吒,无论是封神,还是西游,或者是咱们其他的传统神话故事中,都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神仙形象。
哪吒,并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他就和悟空是一样的。
所以有人用悟空这个名字去做顺风车,也有人用悟空这个名字去做浏览器,还可以用悟空这个名字去做黑神话游戏,甚至用悟空做互联网理财产品,他们彼此之间是不会被控告商标侵权的。
哪吒这个形象同样如此。
在多个神话体系中,哪吒一直是基于传统的反抗精神的代表。
哪吒汽车以此为突破口,其实是很好的品牌塑造。
但是魔童这个形象除外!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家将时间线拨回到2019年之前。在那个时候,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取得了50亿以上的票房,但是哪吒的魔童形象在当时依旧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它也被称为史上最丑哪吒,而恰恰是这种丑,这种魔童形象让它具备了独一无二的辨识度。
所以我们并不是因为哪吒2,在今年取得史无前例的票房成功,我们就要站哪咤魔童公司,而不站哪吒汽车公司。
以哪吒命名的其他的电影,包括有以末世风格为背景的新神话哪吒故事,在2021年也取得了6~7亿的票房,他们与哪吒魔童公司不存在任何的纠纷。
而就在2023年中秋节期间,还有一部打着我是哪吒二为名的电影,在短时间之内赚取了2000多万的票房。
虽然当时民间舆论有称为这是一场诈骗电影,因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就是哪吒魔童二的这种感觉,但实际上你只要是叫哪吒二,你的形象和魔童不沾边,魔童公司依旧无法告你侵权。
哪吒汽车如果是以传统神话中的逆天改命形象,来推动中国的新能源变革,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品牌宣传卖点的话,与哪吒魔童之间是不应该存在纠纷的。
但偏偏哪吒汽车公司要蹭的,不是传统的哪吒形象,而是2019年哪吒魔童电影创立以来的这个魔童形象,才是双方的矛盾根源点。
而这个魔童形象,是光线电影公司,是饺子团队原创的。
哪吒汽车更应该深耕科技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这种气概,去打破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龙头以及西方新能源汽车霸主的设定的天花板,那才是哪吒汽车应该主攻的方向。
结果却将他的大量精力,用来与哪咤魔童这个电影来打商标官司,来蹭魔童的流量,希望用魔童的形象来给公司逆天改命。
说实话哪吒汽车还是别针对魔童的商标,干脆连这个名字都放弃,他真的不配哪吒这个名字!
来源:东方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