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话与现实往往相互交织,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埃隆·马斯克与近期大爆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时,会惊奇地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以“魔童”之姿闯入大众视野,掀起惊涛骇浪。
神话与现实往往相互交织,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埃隆·马斯克与近期大爆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时,会惊奇地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以“魔童”之姿闯入大众视野,掀起惊涛骇浪。
马斯克与哪吒,有着极为相似的性格特征。哪吒身为魔丸转世,从出生起便被陈塘关百姓视作灾星,面临着巨大的偏见与敌意,但他却以一句掷地有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展现出了对天命的无畏挑战。马斯克同样如此,被冠上“美国保国公”之名的他,以独特的工程师思维,打破了传统政治的固有逻辑。他一系列大胆的举动,如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裁撤CIA特工,无疑是对所谓“深层政府”权威的公然叫板。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无视既有规则的行事风格,正是他们反叛权威天性的生动体现。
在公众形象方面,两者也呈现出惊人的相似。马斯克在国内社交媒体上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60%的极端正面与10%的极端负面并存。哪吒亦是如此,在电影初期,他被村民们恐惧和排斥,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可在故事的结尾,他却以自我牺牲的壮举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他们因为打破常规,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而遭受争议,但也正是这些争议,让他们成为了独特的符号,被更多人所铭记。
此外,他们的勇敢皆源于恐惧。马斯克童年时饱受欺凌,这段经历成为他内心深处的阴影,但也激发了他在成年后“在恐惧中勇敢”的斗志,推动着他在事业上不断前行,SpaceX起诉五角大楼、冒险收购推特,皆是他这种精神的体现。哪吒在面对天劫时,同样是在恐惧中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实现了自我的成长。正如《权力的游戏》中那句名言:“人惟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他们在恐惧面前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地抗争。
马斯克的现实行动,犹如神话叙事在现实政治中的投射。他率领“娃娃脸工程师团队”对联邦机构发动“闪电战”,裁撤国际开发署1万多名员工,这一行为如同哪吒大闹东海龙宫一般,以极具破坏性的手段挑战着旧有的秩序,彰显出他“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的“哪吒心态”,这种不计后果的激进,让他成为了旧秩序的颠覆者。
马斯克试图用“机器取代腐败的人”,凭借数据建模和大数据分析来改造政府效率,这种技术理想主义的思维,与哪吒试图以纯粹力量解决复杂问题的逻辑颇为相似。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人性与政治的复杂性使得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难以完全奏效。推特收购后引发的言论自由争议,就充分暴露了技术乌托邦与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堪称当代版的“逆天改命”。他宣称“除非停止反科学的‘觉醒病毒’,否则不会有星际文明”,将政治正确视为阻碍人类进步的枷锁。这一宏大的愿景,如同哪吒以混元珠之力对抗天劫,试图改写族群命运一般,展现出对既有命运的不屈反抗。
在这场现实与神话的映射中,也少不了反对者与守旧派的身影。申公豹在电影中因出身偏见背叛师门,他象征着现实中美国传统政治精英对马斯克的抵制。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称马斯克团队为“非民选影子政府”,美媒用“法治崩溃”“纳粹”等标签对其改革进行妖魔化,这些行为正如申公豹利用既有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将挑战者污名化为“威胁”。
寿星所代表的天庭旧秩序,对应着美国军工复合体、CIA等“深层政府”势力。马斯克裁撤CIA特工、削减对外援助的举措,直接触动了这些集团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反抗就如同寿星试图以天道压制哪吒,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权力分配。
而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恰似敖丙与哪吒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们在竞争中寻求共生,但由于价值观的根本差异,未来或许仍会面临冲突。
马斯克与哪吒的“魔童”叙事,为我们揭示了创新者与旧秩序之间永恒的博弈。他们的反叛精神,既为社会带来了进步的希望,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破坏的风险。申公豹、寿星等角色在现实中的映射,时刻提醒着我们,任何颠覆性的变革都必然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扑。未来,马斯克能否像哪吒一样完成“自我救赎”,关键在于他能否在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之间寻找到微妙的平衡。毕竟,神话中的哪吒需要太乙真人的引导,而现实中的马斯克,或许也需要学会与“天道”和谐共处,在不断的探索与调整中,实现真正的突破与成长。
来源:正中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