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为中国影史第一的9天发生了什么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7 19:24 2

摘要:事实上,早在春节档的开端,很少有人相信一部动画电影能达到这样的奇迹。1月29日,有人注意到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70亿,即便在豆瓣同人文化最旺盛的娱乐小组,在搬运了这条预测博之后,前六页也是一片「不可能」的声音——尤其是在这个被视作类型最

文 | 新声Pro,作者 | 赵铭、陆娜

「2025开年第一爆,真正全民参与的百亿大项目。」在《哪吒2》冲上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宝座时,一位小红书网友如此形容《哪吒2》所掀起的观影盛况。

事实上,早在春节档的开端,很少有人相信一部动画电影能达到这样的奇迹。1月29日,有人注意到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70亿,即便在豆瓣同人文化最旺盛的娱乐小组,在搬运了这条预测博之后,前六页也是一片「不可能」的声音——尤其是在这个被视作类型最丰富、竞争最激烈的春节档。

1月30日,大年初二晚,「哪吒票房目前年度第一」冲上热搜,并以豆瓣开分8.5的成绩拉开序幕;1月31日,《哪吒2》单日破6亿,预测总票房上调至67亿,「哪吒2或将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三」话题登上热搜第一;2月1日,《哪吒2》票房破20亿,逐渐与第二名拉开差距。

伴随着票房逆势增长的是群情激昂的舆论场。哪吒从一部电影变成了一场流行文化盛会,从电影本身,到创作者,再到动画产业,个体命运,以至于民族文化,围绕《哪吒2》沸腾的话题之下,是社会情绪流淌的痕迹。

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说「神话是众人的梦」,其中的英雄传奇并非遥不可及传说,而是大众心灵的隐秘投射。这个春节档,我们急需《哪吒2》成为那个英雄。

大年初一,格局已定

21岁的索菲亚是《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资深爱好者。2019年,从「魔童降世」爱上了这个系列后,今年,为了支持《哪吒2》,索菲亚专程从英国飞回家乡合肥,这个春节,她看了29遍《哪吒2》。

开放预售前,她定好闹钟,「用抢春运火车票那种速度」,点进所在城市的初一排片。然而,「点进去居然一个人没有」。

尽管预售成绩并不是春节档最高的,但《哪吒2》的口碑传播在大年初一上映之后就占据了极强的主导性。

当天四刷《哪吒2》后,索菲亚深深感受到了故事的代入感,「作为在牛津读大二英语系的唯一中国人,我非常理解申公公和丙丙作为妖在仙界立足的不易。」与此同时,她认为影片在剧情深度上也展现了极高水准,比如申公豹、海夜叉等传统反派配角的人性化表达,甚至超越了部分真人电影。

作为有前作基础的动画IP,《哪吒1》当时已经积累了像索菲亚一样的一批深度爱好者,并以同人文等方式创作大量二创。因此,在《哪吒2》上映最初两天,「藕饼」CP还一度冲上热搜,二次元爱好者们以cosplay等方式团建。

从宣发角度,《哪吒2》最先吸引的也是这一批种子用户。1月7日,《哪吒2》发布的首支预告片才真正开始引发热议。

预告片中,东海龙王敖光的真人体形象因颜值和可延展性,成功唤醒了动画电影的核心观众群体。这一群体也助力《哪吒2》迅速登上多平台累计38个热搜,在榜时间超过38小时。

这种现象源自创作者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事实上,敖光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第一部的粉丝评论——最初饺子导演曾设想「敖光为类似鳌拜那样威严深沉的形象」,但看到粉丝对敖丙颜值的高度评价后促使团队调整设计。有网友表示,「如果用鳌拜的形象,票房要少20亿」。

1月11日,「藕饼CP」哪吒、敖丙人偶在微博之夜活动的初登场,以及之后在春晚、小红书和抖音直播的亮相,进一步吸引来一波路人缘。路人对人偶形象的好感离不开近几年玲娜贝儿和labubu的成功案例,从这一细节也可以感受到彩条屋在宣发等环节上开始有更多IP思路。

但考虑到过去一年电影市场的整体表现、动画电影在春节档的历史站位、同档期其他几部影片的高讨论度,以及前作成功带来的高期望、五年间社会环境变化和观众喜好的改变,大部分人最初对《哪吒2》能否延续票房奇迹并没有多少信心。

特别是,由于此前预告片并未透露太多故事细节,制作水平也在预期之内,行业内对成片质量并不确定,很多动画行业相关从业者对《哪吒2》最初的票房预测都在20亿上下。

但现在看来,这种在宣发上的保守,反而成了一种有效的预期管理。

大年初一上午8点,一位动画从业者就走进了影院看《哪吒2》。「哭点笑点都有,感觉经费在燃烧,打戏超爽,可盲冲!!!」

不到半天时间,类似的超出预期的观影评价迅速在核心圈层中传播,成为影片口碑的有力支撑。

《哪吒2》合家欢的属性、深入国民基因的神话题材、亲情友情这类能激发大众通感的情绪体验,也成为了第一批家庭观众的首选。

与此同时,春节档其他几部备受瞩目的影片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严重,局势逐渐清晰。大年初一下午,猫眼、灯塔等第三方软件就预测《哪吒2》总票房将超50亿,位列第一。到了晚上,一些地级市城市也开始出现了影厅爆满,过道都开始坐人的盛况。

动画制片人郭银龙向我们分析道,「关键节点我认为是前两天的口碑发酵,其实哪吒的前期宣传是留下余地的,就是等到口碑散开了才开始发力。到了第三天票房开始逆跌,后面其他电影的份额就逐渐被哪吒吸走了。我们看到初三开始的大盘变化并不大,只是哪吒一直在涨,其他电影一直在降。」

观众的确没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留给电影,这让马太效应变得更明显。随着影片在大年初一上映,口碑释放,《哪吒之魔童闹海》会成为2025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就迅速写下了毫无悬念的结局。彼时的预测总票房是超50亿水平,但当天与第二名《唐探1900》还没有在票房上拉出太大差距,仅相差不到3000万。

走向大众,全民狂欢

1月31日,大年初三开始,《哪吒2》的口碑传播带动起票房的爆发,单日票房实现逆跌,并突破6亿,与第二名的《唐探1900》拉开近3亿差距。此后,从2月1日到2月4日春节假期结束,《哪吒2》连续4天单日票房破8亿。

2月1日,索菲亚从合肥来到上海,为了能在效果更好的影院看《哪吒2》。在上海,她更清晰地感觉到了「全民看哪吒」的盛况。为了更好地体验《哪吒2》的不同版本,她选择抢港汇、绿地缤纷、前滩太古里等上海市中心几家不同影院IMAX。但下午两点、四点、晚上八点这几场饭点前后的场次抢票难度很高,在合肥能包场的早八场,在上海也人满为患。

在电影院,她第一次有一种「参加春运」的感觉,「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人整整齐齐排这么长的队看电影。」

据她观察,很多人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前来,在上海影院反复观影的那几天,索菲亚看到了大量的老人和小孩群体,很多老人甚至没搞懂敖丙和哪吒为什么成为朋友,坐在身边的中年观众还向她咨询了第一部的剧情,她提到很多20后的小孩子并不认识敖丙、哪吒,但知道「那个蓝头发爸爸很帅」、「水泡泡里的人很帅」。

2月2日,「搬板凳在影厅里看《哪吒》」登上热搜,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河南郑州的一家影院给《哪吒之魔童闹海》安排了2000人的电影厅;2月3日,《哪吒2》排片供不应求,观众要求吐排片冲上热搜、王长田微博回应;当天,有网友在豆瓣「电影票房」小组发帖,称当天B站热门视频中20多个都是《哪吒2》相关。

热度在IP衍生品的销售上亦有体现:在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销量已超3万,链接已下架;今天上午,FunCrazy与《哪吒2》的官方手办众筹破1500万;集卡社《哪吒2》官方联名收藏卡宣布全渠道销售额1周内破1亿,位列收藏卡牌类目销售TOP 1。

《哪吒2》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一部热门电影的覆盖范围,而成为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讨论的流行文化。在我们听到的故事里,一位新疆的父亲曾经在提议看《哪吒2》时对自己的儿子说,「不看你开学和同学都没得聊。」

伴随更多观众的入场,社交舆论场中围绕《哪吒2》的讨论开始变得具体。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在哪吒和敖丙两位主角之外,申公豹、石矶娘娘、土拨鼠等配角也相继成为流行话题,这源于《哪吒2》对诸多配角落地且生动的描绘。

在第一部中,申公豹是所有观众同仇敌忾的反派。但在《哪吒2》成为更多人共情的对象。大年初三,网友推拿熊在微博发布了话题「我共情了小镇做题家申公豹」,称它参加了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的竞赛」,而口吃的设定,也被解读为「在天宫被欺负和霸凌」的后果。

在小红书,有网友说「石矶娘娘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她自信乐观、相信自己能够东山再起。还有很多人将自己代入为「土拨鼠」这样的「芸芸众生」,而不再仅仅将自己代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

在苏州从事媒体工作的小圆今年已经30岁,在目睹了今年位于江苏的老家县城票价涨至90元后,选择在返城第一天冲进电影院看《哪吒2》。如今看《哪吒2》的心境早已与五年前不同。「在工作几年后,早已并非当初理想的状态,明白改变世界或改变环境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要保持初心更加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的现实中,注定大部分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主角,这并不意味着配角对世界不重要。就像电影中海妖这个配角也很重要。」

在《哪吒2》相关的二创中,与其他神话故事的联动是一个鲜明的特点,从《大圣归来》到86版《西游记》,从TVB《封神演义》到上美影《哪吒闹海》再到动画《非人哉》,长期以来,中国神话故事在内容领域的复用,让大众对这一题材的讨论从来是超脱出单部作品的,也因而更能引发全民效应。

而随着观影人群的不断增加,话题也从电影内容深入到幕后的制作故事和导演饺子。

1月31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饺子提到,《哪吒2》最初曾找到国外顶级视效团队,但最终还是选择和国内团队用心打磨。这段采访成为初期被传播最广的内容之一,国产动画行业的负重前行开始在大众层面被看到。观众们开始热衷于辨别《哪吒2》当中有哪些动画团队的身影,「支持国产动画」「共同托举」的心态也在鼓励更多人走进、甚至反复走进电影院。

这一文化突围叙事不只发生在围绕《哪吒2》的讨论中,我们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整个春节舆论场的一种底色。1月29日春晚播出后,机器人扭秧歌成为被讨论和调侃最多的节目,但即使在这种全网解构下,其背后的开发者宇树科技,和其中的技术突破还是引发诸多热议。

同为「杭州四小龙」之一,1月20日,DeepSeek开源引发全球震惊,选择了与OpenAI截然不同的模型训练路线,并以高性能、低价格与开源引发硅谷恐慌的同时,也打破算力桎梏,让英伟达市值一周蒸发5520亿美元。DeepSeek成为中国新一代技术突围的代表,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1月27日深夜发文,称其为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同属春节档的《唐探1900》和《蛟龙行动》也以爱国情绪为底色。但相比《唐探1900》的被压迫,和《蛟龙行动》的强大叙事,《哪吒2》触底反弹、突围成功的故事似乎提供了更多共情和爽感。

29岁的曾宇是日漫和美漫的爱好者,实际上,在《哪吒2》之前,他几乎从没有看过任何国产动画电影,对国漫的印象还停留在《十万个冷笑话》当中。直到通过热搜看到了哪吒的票房和口碑认证,他走进了福州县城的一家电影院。在晚间最后一场,依然有上百人在等待排队,《哪吒2》的热度出乎他的意料。走出电影院,他意识到,中国动画的特效和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观众开始以此为视角解读电影文本。1月31日,B站影视解说UP主轩邈就开始用反霸权角度解读《哪吒2》这也成为日后主要的讨论方向之一。一些年轻的,观众甚至调侃,会用这个理由吸引爸妈走进电影院。

此外,导演饺子也成为话题中心。2月1日,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在小红书,这一话题也成为春节期间点击量最高的词条之一。

这段过往丰满了人们对《哪吒》创作者的认识,在感慨国漫创作者不易之外,饺子开始由具体的人,被提炼为一种精神和理念,并和其他有着相似特质的创作者相提并论。《流浪地球》系列的导演郭帆是其中之一,一方面是二人面对外国团队「不要迷信国外团队」的共同态度,大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魄力和勇气。

饺子和郭帆让一部分人看到一种可能性——他们都并非科班出身,带有「弃医从文」的背景梗,某种角度来说是原有体系的外来者。但都凭借一腔热血,打破原有的圈层壁垒,创造了新的传奇。《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和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同样被纳入这个叙事,对很多人来说,他们需要这样的「草根逆袭」的故事,这也是「习得性无助」状态弥漫下,人们想要抓住的一种希望。

此外,观众再一次借对《哪吒2》的支持,强调自己作为观众的话语权。饺子、郭帆和冯骥都被视为「尊重观众」的创作者代表,用以与「资本」作对比。2月3日,一条「资本从来不知道,把观众放第一位这么重要」的笔记在小红书获得1.4万点赞,作者将饺子、郭帆和冯骥的采访剪辑到一起。一条热评写道,「有诚意的影片,观众从来没有辜负过他们。」

冲刺百亿,与有荣焉

2月6日12时13分,上映第9天,《哪吒2》票房(含预售)超过57.75亿元,14分钟后,微博账号电影长津湖发布海报,祝贺《哪吒2》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新的记录诞生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猫眼对《哪吒2》的票房预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4亿。从67亿、74亿到82亿、94亿,《哪吒2》迅猛的票房增长下,所有人似乎对于具体的数字变化已感到稀松平常,更期待看到天花板究竟在哪里。

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亦或是抖音,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是行业的还是观众的,一种呼声和期待与登顶海报一起被广泛传播——冲刺百亿票房,冲击全球票房冠军。

动画从业者的兴奋是难以掩饰的,即使在现在的文娱创投环境下,爆款内容的出现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外部资源的倾斜。就像追溯到10年前,无论是彩条屋的成立,还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圣归来》在2015年实现的票房突破。

一位参与过《大圣归来》项目的动画人表示,「年前大家可能觉得动画电影拿到春节档冠军难以想象,但现在《哪吒2》单片票房已突破60亿,甚至有望冲击百亿。如果一个打磨五年的作品能够获得百亿收入,很多人就会更有耐心了。」

西华大学动画系教研室主任刘琥认为,文化产业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有优秀作品出现来激励行业、提振信心。像《哪吒2》之于电影行业、《黑神话·悟空》之于游戏行业一样,这些成为高峰的作品,能延续行业的发展波形,推动一浪接一浪的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接下来几年是否能有更多项目在100亿的票房提振下立项,制作的中间环节如何避免更多磨损,乃至更长期来看,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精神文化财产能带来哪些沉淀。」

经历了一整年的低潮,电影行业同样迫切希望有一个崭新的红火开场。而面对短剧、游戏等新内容体验,《哪吒2》在这个春节舆论场中展现出的碾压式的势能,再次证明了电影在大众娱乐市场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伴随着《哪吒2》票房成绩的持续走高,尤其到了接近百亿预测总票房的拐点,影院近日为其排片的占比也突破了50%。

2月5日,「国产动画全行业托举哪吒」的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观众们将片尾字幕中各制作公司的贡献,与影片中全体龙族将身上最硬的鳞片给予敖丙的「万龙甲」类比,这些公司中的很多也在参与《哪吒2》制作。比如同档期上映的《熊出没》的出品公司方特,又比如陈思诚创立的后期公司熠熠和光。与此同时,饺子在路演中感谢外包团队付出的视频在视频号和抖音传播,在大众眼中,这成为全行业毫无保留支持《哪吒2》的象征。

这种集体主义叙事在另一项中国电影行业传统中得到延续。自2015年《泰囧》发布海报祝贺《捉妖记》票房登顶后,海报接力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项传统,也成为市场良性竞争的象征。2月4日,《流浪地球2》发布祝贺海报,此后的3天时间里,包括《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在内的多部电影先后发布了祝贺海报,2月5日,《战狼2》为发祝贺海报临时注册抖音引发热议,登上各大平台热榜。

现实与影片的互文,让大众深受感动。而《哪吒2》所背负的有关行业、国家和个体命运的所有议题,共同掀起巨大的文化旋涡,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迸发出巨大的参与热情,他们甚至不再以历史见证者自居,而有着作为历史参与者,以至于创造者的与有荣焉。

彩条屋影业的小红书官方账号下,有一条评论写到:「吒儿你放心,只要你票房到9开头,大家你一票我一票,就算20刷也得给你冲上一百去」,这条留言获得了2610个点赞。

截至发稿,《哪吒2》预测总票房已突破108亿。所有人都在陪伴着哪吒,等待最后的百亿冲刺。

来源:钛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