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影史票房冠军,给餐饮人什么启示?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18:53 2

摘要:在正式上映仅仅9天后,2月6日中午12时许,《哪吒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且在当天继续“暴走”,票房突破60亿元,创造了内地新的票房纪录。根据票务平台的最新预测,《哪吒2》的票房最终将超过100亿。

1

《哪吒2》的爆火有目共睹,有句话很能说明它有多火:导演画破亿海报的手速,都赶不上票房增速了。

在正式上映仅仅9天后,2月6日中午12时许,《哪吒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且在当天继续“暴走”,票房突破60亿元,创造了内地新的票房纪录。根据票务平台的最新预测,《哪吒2》的票房最终将超过100亿。

在《哪吒2》刚刚爆红、还没有达成以上成就之前,网上有一种观点让许多人深以为然,后来被一些媒体化用了。它是这样说的:

如果《哪吒2》的票房能够过40亿,那是不是证明之前说的“影视寒冬”就根本不存在,而只是单纯地电影拍得烂,吸引不了观众?

这句话放在餐饮行业同样适用。

2

影视和餐饮一样,过去一年也是“寒冬”。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比2015年还要少15亿,观影人次同比也大幅下降22.3%。博纳影业、万达电影等上市公司“一个比一个能亏”,行业哀鸿一片。关于影视行业为何会出现“寒冬”、该如何“过冬”的分析讨论,一时间沸沸扬扬。

此情此景,跟餐饮行业何其相似。2024年,餐饮业的关店数也创了纪录,有数据显示超过200万家。还存活的餐饮店,日子也普遍不好过,不少餐厅的利润同比下降20%~30%,不少餐饮老板对未来不乐观,愁云惨淡。

就在影视寒冬之际,《哪吒2》来了。在其带动下,2025年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新高,今年中国电影票房也超越北美市场,暂列全球第一。

那么,餐饮的“哪吒”在哪呢?

其实,与影视相比,餐饮的情况要好很多,毕竟大盘还是在增长的,2024年餐饮收入达到55718亿元,增长5.3%,创历史新高。

如果连影视那么惨都能快速回暖,那餐饮又有什么理由被看衰呢?

关键在于怎么做。

3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哪吒2》导演饺子说:“观众这么期待《哪吒2》,预期拔得很高。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在2019年夏天《哪吒1》取得巨大成功后,他花了5年多的时间,才给观众呈上第二部。而一开始,他预计3年应该差不多了。

《哪吒2》的特效镜头多达1900多个,比第一部的所有镜头都多。其中被广为传播的,是影片中的重头戏之一铁锁链镜头,成千上万的妖怪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最终,光这一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后通过,用时就达一年。另外,电影结尾时两军交战,“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又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如此极致要求自己,把“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为的就是不糟蹋观众给的机会,不糊弄,不忽悠,真诚以待。而最终,观众也心甘情愿地给他以巨大的回报。

成人达己”这四个字,在饺子和他的团队身上具象化了。

反观同期的《封神2》,同样是第一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预期被拔得很高;但是第二部的反响却大不如前,甚至在路演时导演被观众“贴脸开大”,当众质问他“为什么《封神》的口碑两极分化,你想过没有?”如今,《封神2》的票房表现平平,预期票房也由最初的35亿大幅下降至15亿左右。

有没有用心去做,有没有认真对待你的顾客,结果不会说谎

4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所谓的餐饮“寒冬”,真的存在吗?是否只是单纯地自己做得不好吃、性价比不到位,甚至像张家界某饭店那样联合司机狠宰外地客,从而吸引不了顾客?

毕竟大盘还在涨,一些企业在规模或盈利上也在持续增长,也有新的明星企业在不断冒出来。就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品牌便迎来了消费热潮——

喜茶全国各地门店销量涨幅明显,众多门店环比节前销量涨幅超300%,部分门店增幅甚至超900%;从除夕到大年初六的7天里,全国海底捞火锅共计接待顾客超1000万人次;奈雪的茶多地门店销售大涨630%,实现订单量环比、同比双提升,位于泰国曼谷的5家门店业绩均创历史新高,部分门店单日营业额突破23万泰铢;甜啦啦东北三省门店销量环比增长最高超过700%,部分门店销量同比增长超500%,众多门店出现了爆单现象。

像这样一些企业,平时就在食材和服务上用心对待顾客,表现上佳,到了“春节档”再创佳绩,也就理所当然了。

5

餐饮业当前的主旋律或者说关键词,除了“性价比”,还有什么?

餐宝典分析师认为,是“回归”。

在行业层面,餐饮门店大量关闭,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市场容量该有的样子。这话听上去颇为冷酷,因为每一家店铺背后都是若干个家庭的生计。然而市场规律如此,多了要挤出去,少了需要补充,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在企业经营层面,越来越多的餐饮人开始重视自家的食物和服务,回归到餐饮生意的本质,即:给顾客提供放心的、健康的食物,给顾客提供热情的、舒服的服务,不糟蹋顾客的信任。他们意识到,除此之外,给顾客的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是细枝末节,不需要也不应该舍本逐末、主次颠倒。

其实性价比又何尝不是一种回归?它是回归到餐饮店的食物和服务该有的价格。

“回归”后的餐饮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在供应链、人力资源、门店运营、品牌营销等方面发生变化,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至于“回归”的意义和价值,那句我们常听的话早已说得明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餐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