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六姊妹》是狗屁电视剧,要求高了不好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7 17:17 2

摘要:但说到电视剧《六姊妹》,我看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算不得狗屁电视剧。譬如电视剧所反映的何常胜一家,虽然为只生闺女不生男仔而怄气,但基本上却是团结友爱、和蔼融融的。譬如所写知青生活,就一扫“公知”们的阴损,而展现得有真情味。再譬如写何家大女儿何家丽和汤家大儿子汤

最近央视一台正在播放长篇电视剧《六姊妹》。才看了前五集,就有人评论说,是“狗屁电视剧”,没意思。

是的,前段时间,一些电视台是播放了许多瞎编乱造的抗战剧,被人们骂为“狗屁抗战剧”,倒了人的胃口。

但说到电视剧《六姊妹》,我看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算不得狗屁电视剧。譬如电视剧所反映的何常胜一家,虽然为只生闺女不生男仔而怄气,但基本上却是团结友爱、和蔼融融的。譬如所写知青生活,就一扫“公知”们的阴损,而展现得有真情味。再譬如写何家大女儿何家丽和汤家大儿子汤为民的恋爱,就显得具有那时代的纯真与自然。

只是电视剧所依据的原著小说《六姊妹》的作者,是个80后,没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又长期受“公知”和恨国党们的忽悠,作品就不免带有莫言作品的痕迹,也许编剧导演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也有局限性,因而电视剧所反映的东西与时代的真实就有很大差距。我们不能指望个个作者都是晓声,部部电视剧都是《人世间》,电视剧不如人意也是很正常的。

常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六姊妹》的编剧导演不过是没把握好矛盾冲突点。说实话,那个时代,除文革三年,一个家庭内,几个家庭间,大的矛盾冲突,的确不太多(不像改开后的那些年),不好焦聚。

《六姊妹》前五集所设的第一个矛盾冲突是,何家大女儿何家丽,到新学校第一天与汤家孩子发生冲突的事情。放学回家,何家丽在路上遭四个男生拦路挑事,结果被学过武术的女生何家丽打了个落花流水,汤家大儿子汤为民头部还受了点小伤。

看到这里,过来人就不理解了。毛泽东时代的1962年,咋会有四个男生放学后欺负一个女生的事?又不是改开后一些年,学生也会耍流氓。

接下来的事,就更奇怪了,汤为民的妈居然到何家兴师问罪,说是何家丽打伤了她儿子的头,在何家耍泼放狠,何家却忍气吞声,还拿出一碗宝贵的猪油作赔;同是女人的何家丽的母亲,竟远远站着,一声不吭,让人唏嘘。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大老汤是工厂主任,何家敢顶撞?这你就错了。那个时代不是当今,更不是改开年代。毛泽东时代的基层干部,一般特注意党的影响,注意干部形象,干部家庭与普通百姓发生纠纷,多会主动退让,绝不会无理主动挑事。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居权压人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思维、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代。剧作者编导们错就在以当今的逻辑叙写过往的事。

《六姊妹》所设的第二个矛盾冲突,就是何家大闺女何家丽因发现油渣而嘴馋误吃了给她妈吃的油渣,被称偷吃。还有后来的挖野菜,贩肉票,和排队买肉引起的纠纷。

早些年恨国党和“公知”们诋毁抹黑毛泽东时代,最多最重的子弹炮弹就是“吃不饱饭”“饿肚子”问题。我在多篇文章中讲过,那时代,1959一61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是吃不饱肚子,吃糠吃野草,62年后就缓解了。之后,吃不饱肚子的现象就极少出现,但吃的质量不够好,缺油少肉,城里要用票证。吃的不好,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在当年,人们根本没把它特当回事,因为人们只记得旧社会饥寒交迫,而又没有今天的充裕比较。人们想的更多的是生产、是建设、是如何富强起来。

要说当年“吃”是个问题,或许也有冲突,也只是八个、十个问题中的一个,八个、十个冲突中的一个。可编导者们就是抓住了这八个、十个中的一个。看这“一个”,过来人就会觉得没多大意思。

第三大冲突是汤家大老汤不时的恶毒讥讽何常胜家只生女孩不生男,还搞瞎举报,破坏何常胜入党,不断的耍诡计损人。

这也让过来人不好理解。当年,象汤老大这样刁钻这样小肚鸡肠的人确实有,但这等小人在当年却几乎当不了工厂主任。工厂车间主任或其他主任,是基层干部,是干实事的,就和当年农村的生产队长一样。这样的职位,在当年必须是敢做敢当能付出的,有凝聚力的人才能胜任。象大老汤这等小肚鸡肠、一心损人、常背着手指挥别人干事的人,是当不成主任的。也不是说当年没有耍官僚作风的人,但基层干部耍不起。耍官僚作风的往往是为官多年,职位不低的人。

还有一大冲突是,1965年初,汤为民和何家丽一起钓了两只鳖,一人分一只,大老汤告何家有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挖社会主义墙角,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一情节,就似乎是在故意印证“公知”所诟病的那时代搞阶级斗争,“窝里斗”。

其实编导者是弄错了时间,65年初基本没有。后来有段时间,倒是有这类极左的东西,只是没有剧中这般荒唐。68年后,文革基本失败了,曾挨过批斗的当权派有怨气,反过来对付群众,倒是常用这一手。

也不怪有人瞧不起电视剧《六姊妹》,因为该剧(至少是前五集),既没有调动国民积极向上为国为民出力情怀的感召力,也不能促进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电视剧写了两个工人家庭,像当年的工人家庭吗?写了1960年代、1970年代的生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本色吗?恐怕差点。

电视剧《六姊妹》的不足就说到这里。

我上文说了,我们不能指望个个作家都是梁晓声,部部电视剧都是《人世间》,电视剧《六姊妹》有缺点有谬误也是正常的。何况电视剧母本小说的作者还是80后。也许五集之后的各集会好一些,因为以后的事离原小说作者近些,亦或本就是他亲眼所见。我们期待有可看好看的内容。

2025.2.6

来源:东边四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