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落下帷幕,《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最大赢家,票房一路狂飙,突破 60 亿,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嗨,大家好,我是梁先森!
春节档落下帷幕,《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最大赢家,票房一路狂飙,突破 60 亿,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 —— 导演饺子。
“医学生” 到 “动画大神” 的跨界转身
说起来,饺子的经历可太传奇了,一个学医出身的人,居然痴迷动画创作,还接连弄出两个王炸,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饺子原名杨宇,1980 年出生在四川泸州。他从小就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没事就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
小时候看《大闹天宫》,那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精彩绝伦的故事,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从那时起,一颗动画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种下了。
高考的时候,他却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学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饺子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动画的热爱,大学期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扎进动画的世界里,自学动画制作。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专业的设备,也没有老师指导,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
毕业后,饺子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可朝九晚五的生活,根本满足不了他对动画的热情。
工作没多久,他就毅然决然地辞职了,打算全身心投入到动画创作中。
这可把家里人急坏了,在他们看来,学医才是正经出路,找个安稳工作,一辈子不愁吃穿。可饺子铁了心,谁劝都没用。
逐梦起点:热爱萌芽,困境初显
大学期间,饺子过得并不轻松。一边是不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一边是热爱的动画,他常常在两者之间纠结。
每次上医学课,他都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动画里的角色和场景。
课后,别人都在复习功课、参加社团活动,他却把自己关在宿舍,对着电脑自学动画软件。
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公式,他怎么也记不住,可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方法,他却学得津津有味。
为了学好动画,饺子付出了很多努力。他没有钱去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只能在网上找一些免费的教程,一点点地摸索。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反复看教程,或者向一些懂动画的网友请教。
有时候,为了做出一个满意的动画效果,他会熬夜到凌晨,第二天还要强打着精神去上课。
在这个过程中,饺子也遭受了很多质疑和嘲笑。同学们不理解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医学专业不学,去搞一些 “不务正业” 的东西。
有人说他是在浪费时间,有人说他根本不可能成功。
面对这些质疑,饺子心里很难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他知道,自己对动画的热爱是真实的,他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的梦想。
破茧之路:坚持自我,初露锋芒
辞职后的饺子,一头扎进了动画创作中。那时候,他没有收入,只能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过得非常节俭,吃的是最简单的饭菜,穿的是旧衣服,甚至连水电费都要精打细算。
在创作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时,饺子更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没有团队,所有的工作都要他一个人完成,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到动画制作、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为了做出满意的效果,他常常熬夜到凌晨,有时候一个镜头要反复修改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在这个过程中,饺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被观众认可,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每当他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自己对动画的热爱,想起那些曾经给他带来感动的动画作品。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努力,《打,打个大西瓜》终于完成了。
这部时长只有 16 分钟的短片,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
它独特的创意、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短片在国内外斩获了 27 个专业大赛的 30 多个奖项,被誉为 “2009 年华人最牛网络原创动画短片” 。饺子也凭借这部短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众多动画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封神时刻:打磨精品,铸就辉煌
《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让饺子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动画领域发展的决心。
2015 年,饺子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工作室 —— 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为了打造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电影,饺子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剧本创作到角色设计,从动画制作到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他们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在剧本创作阶段,饺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哪吒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他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束缚,给观众呈现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哪吒。
为此,他和团队成员们反复讨论、修改,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最终才确定了剧本的内容。
在动画制作方面,饺子更是严格要求。他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有着极高的标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也不放过。
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他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制作哪吒的形象时,他们经过了上百次的修改,才最终确定了那个顶着烟熏妆、扎着丸子头、又萌又酷的哪吒形象。
在制作过程中,饺子和他的团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资金紧张,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有人说他们的想法太疯狂,不可能实现;有人说他们的作品不符合市场需求,注定会失败。
面对这些压力,饺子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出让观众满意的作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终于在 2019 年 7 月 26 日上映了。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迅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它以其精彩的剧情、鲜活的角色、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电影中的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成为了无数人的座右铭,激励着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饺子成为了中国动画界的传奇人物。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部电影也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饺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深知,观众对《哪吒 2》的期待值非常高,如果不能做出超越前作的作品,就对不起观众的信任。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饺子和他的团队在《哪吒 2》的制作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剧本创作方面,饺子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剧本进行了反复打磨。
他不仅要延续前作的故事和风格,还要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和感动。
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哪吒的故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同时,他还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让剧本更加完善。
在动画制作方面,饺子更是提出了 “顶级制作,顶级美学” 的要求。
他带领团队不断挑战特效的天花板,力求呈现出最震撼的视觉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采用了最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最终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角色塑造方面,饺子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不仅要让观众看到熟悉的哪吒、敖丙等角色,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同时,他还引入了一些新的角色,如东海龙王敖光、西海龙王敖闰等,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看点。
在设计这些角色时,饺子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性格、背景和特点,力求让每一个角色都鲜活生动,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经过五年的精心打磨,《哪吒 2》终于在 2025 年大年初一上映了。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迅速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它以其精彩的剧情、震撼的特效、鲜活的角色和深刻的内涵,再次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电影的票房也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 60 亿,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
饺子精神:死磕到底,成就非凡
饺子曾说:“以往我们所仰望的那些大山,都是死磕出来的,慢慢一步步走出来的。” 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从《打,打个大西瓜》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如今的《哪吒 2》,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是他和团队死磕到底的结果。
在《哪吒 2》的制作过程中,饺子和他的团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呈现出最震撼的视觉效果,他们不断挑战特效的天花板。
在制作 “水淹陈塘关” 的场景时,为了让海水的流动更加真实、生动,团队成员们专门学习了流体力学,对每一个水波、每一个浪花都进行了精细的模拟和制作。
这个场景的制作,耗时长达一年多,其中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
除了特效,饺子对角色的塑造也非常用心。他认为,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的灵魂和个性,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哪吒 2》中,哪吒的成长和转变是故事的核心。为了展现哪吒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饺子和团队成员们对哪吒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进行了反复的打磨。
有时候,为了一个几秒钟的镜头,他们会花费几天的时间来制作和调整。
饺子的死磕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上,还体现在他对创作的执着和坚持上。
在制作《哪吒 2》的五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每天,他都早早地来到工作室,和团队成员们一起讨论剧本、研究特效、修改画面。
有时候,为了赶进度,他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都充满了斗志和激情,大家都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饺子的死磕精神,也激励着中国动画行业的每一个人。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动画人开始注重作品的质量和内涵,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动画行业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未来可期:不忘初心,续写神话
饺子的成功,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动画界,给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带来了希望。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付出努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饺子会继续秉持着他的 “死磕” 精神,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他的动画之路,才刚刚开始。而我们,也将继续陪伴着他,见证他创造更多的辉煌。
或许,下一次,饺子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充满惊喜的动画世界。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动画大神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添上更加绚丽多彩的一笔。
写在后面的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 “大山”。
这些 “大山”,或许是外界的质疑和压力,或许是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又或许是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但只要我们像饺子一样,怀揣着梦想,拥有死磕到底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就一定能够翻越这些 “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 “哪吒”,不向命运低头,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坚持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来源:梁先森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