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人出身的刘奎龙,14岁参加区文化馆业余曲艺相声队,1973年参加市工人文化宫曲艺队,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用南京方言在曲艺舞台上为群众演出,是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也是国际奥运史上的传奇故事。
○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现已85岁高龄,被老南京人誉为“南京吆喝第一人”的刘奎龙先生。
○ 对许多老南京人来说,刘奎龙并不陌生。他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吆喝”的传承人,被誉为“南京吆喝第一人”。
○ 工人出身的刘奎龙,14岁参加区文化馆业余曲艺相声队,1973年参加市工人文化宫曲艺队,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用南京方言在曲艺舞台上为群众演出,是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 当然,关于他与几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故事,更是充满传奇……
○ 为了配合和支持中国“申奥”,刘奎龙大胆地给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写了一封信,向他介绍了我国申奥的优势,表明了中国人民是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的,并随信赠给萨翁10张南京风光照。
○ 在信中,刘奎龙还以一名普通的南京市民身份,邀请他到中国来参观旅游,并热情欢迎萨翁到他家中做客,请他进一步了解中国,助中国申办奥运会一臂之力,圆中国人民百年奥运之梦。
萨马兰奇主席与刘奎龙先生在北京会见时的合影
○ 令刘奎龙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世界奥运的“风云人物”,竟然不久就回了信,随信还寄来他本人亲笔签名的照片和名片。从此,萨翁就与这位普通中国市民交上了朋友,书信往来达12年之久。
○ 刘奎龙随信会附上一些小礼品,比如雨花石、花灯、金箔相片、书签……萨翁的回信中也都附有珍贵的纪念品。
○ 2002年7月,萨翁寄给刘奎龙一枚极其珍贵的银质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是国际奥委会为记录萨翁的21年光辉业绩而特意制作的,发行量很少,弥足珍贵。
○ 2008年8月8日,恰逢北京奥运会开幕,又是萨翁88岁华诞之年。令刘奎龙没有想到的是,萨翁特意请有关人员电话与自己联系,邀请自己于8月22日到北京与他会面。
○ “欢迎你,老朋友的到来!今天你穿的服装很漂亮,没想到在中国北京和你见面了。以后还要请你到巴塞罗那我的家乡去做客……”萨翁说道。
○ 刘奎龙回答道:“谢谢你,老朋友的盛情邀请!等到2010年老朋友您90华诞之时,如条件许可,我一定前往给您祝寿!如不能成行,我也会在我的故乡南京为您祝寿!更欢迎您到南京时,一定要到我家来做客!”
○ 随后,萨翁问刘奎龙哪天过生日,当得知刘奎龙2011年过70岁生日后,萨翁笑着说:“那好,2010年你先到巴塞罗那去旅游,2011年我再到南京去做客,同时去为你祝贺生日!”
○ 除了萨马兰奇之外,刘奎龙还与诸多国际奥运名人有着广泛交流。罗格夫人来南京时也会见了刘奎龙,并与他交谈合影。
罗格夫人与刘奎龙先生在南京会见时的合影
○ 2018年9月,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巴赫给刘奎龙寄来了一张亲笔书写的题名照片,上面写道:“赠给我的朋友刘奎龙。巴赫”,以及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
○ 另外,巴赫主席还寄赠了一件精美的带有奥运五环图案的纪念品,刘奎龙收到了这一珍贵信件与纪念品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切与奥林匹克的美好回忆,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巴赫主席赠给刘奎龙先生的签名照
○ 在刘奎龙喜闻巴赫先生再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再次致信向他表示祝贺。仅隔13天,他便收到了巴赫先生委托其办公室主任马库斯・豪森先生代笔的回信。
○ 这些年来,刘奎龙一直保持着与国际奥委会巴赫主席的通信往来,2024龙年新年时,巴赫主席又给刘奎龙先生寄来了贺卡,其办公室负责人马库斯·豪森还给刘奎龙寄来了贺信。
○ 刘奎龙表示,他将继续关心国际奥运事业,永远当好“中国奥运民间使者”。
○ 从青奥之城到体育名城,在南京,体育成为人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赛事诠释了这座城市的蓬勃精气神。
○ 2024年国际剑联女子重剑世界杯(南京站)、2024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2024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2025年射箭世界杯总决赛、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
○ 六朝古韵与现代活力在街角相遇,竞技的激情与山水的温婉并存。
○ 近年来,多项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落地南京,不仅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观赏精彩赛事的需求,更让南京通过高端体育赛事舞台,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
内容来源 | 建邺播报、南京体育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