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还没有观看《哪吒2》,没有资格对该片说三道四。但我女儿是看过的,认为不错,口碑好过《哪吒1》。这几天,大概是因为与家人讨论过《哪吒2》,所以头条就推送许多关于《哪吒2》的小片段。至少,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太乙真人,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我还没有观看《哪吒2》,没有资格对该片说三道四。但我女儿是看过的,认为不错,口碑好过《哪吒1》。这几天,大概是因为与家人讨论过《哪吒2》,所以头条就推送许多关于《哪吒2》的小片段。至少,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太乙真人,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截止目前的票房,《哪吒2》已经超过60亿大关,照目前的势头,突破90亿应无问题,稍稍努力,超过100亿也有可能。在单一市场内,单部影片票房超过百亿,无疑是电影史的一件大事,或者,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创纪录的事件。这说明,中国的电影市场,或许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这样的市场,足以让全球的电影业,应当尊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应当尊重中国人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的电影,才有可能成为票房冠军,或者,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收回投资。接下来,恐怕好莱坞的编剧和导演们,在决定反派和丑角时,会尽可能避免华人。影片中有中国人的形象时,也会改变过去他们一贯的丑化做法。
《哪吒2》的大火,说明中国人并没有远离电影,只是不想接近那些劣质的、自以为是的影片。如果电影质量过硬,即使是内地的单一市场,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在电影界,总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导演和编剧,他们居高临下,以他们的美学角度审视表演。哪怕观众不能接受,他们仍然不肯低头,反而责怪观众鉴赏水平低下,或者认为观众太过低级愚昧。主流的导演及创作者们,就这样在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喷互怼中,与市场渐行渐远。然后,不管是电影界的内部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以为,中国电影业进入萧条期。搞电影的人,以为电影业从此会一蹶不振;观众们也以为电影从此就是这样,没有救了。
由饺子(杨宇)等创作的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让人看到不一样的艺术表达与追求。令人意外的是,饺子不是科班出身,他是川大华西药学院的毕业生,典型的理工男,但热衷于动画创作。自《哪吒1》大获成功之后,他五年磨一剑,潜心打造《哪吒2》,创造了更辉煌的续集,这也是电影史上难得的盛事。
写到这里,就要点明本文的主题:为何在中国,常常是非专业的,体制外的人,做得更优秀?为什么资源、人脉和地位更好的人,常常更平庸?饺子是一例,梁文峰又是一例。那个被蔑称项中专的项立刚,对业内的判断与预测,也胜过那些坐在庙堂的权威。这样的事例很多,人们对此十分不解和困惑。草台班子胜过专业团队,在中国的当代,已经不是孤例,现在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为什么呢?
一提到民科,那些庙堂里面的院士权威们满脸尽是鄙夷之态。但中国这些年被一众教授专家声称绝不可能的突破,其中就有一部分被民科们突破了。这些人是滥竽充数,还是境外派驻中国的战忽局成员,一时间还真不好下结论。
来源:梦溪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