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被赋予极大期待的《封神2》上映后褒贬不一,票房不及预期,但唯一让人欣慰的事,饰演邓婵玉的那尔那茜火了。
朋友们,电影你们都看了吗?
2月4日,今年春节档票房已经破百亿,达到去年总票房的1/4。
原本被赋予极大期待的《封神2》上映后褒贬不一,票房不及预期,但唯一让人欣慰的事,饰演邓婵玉的那尔那茜火了。
丹凤眼、吊梢眉,一身盔甲,驰骋沙场。
预告片中,她作为女将军带领大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坦白说,那尔那茜并不属于传统的美女长相,甚至还有些“男相”。
但无论男性女性,都被那尔那茜深深吸引。
庆幸的是,近几年,随着大众审美的多元化,越来越多不同特点的美女崭露头脚。
代表着传统美的“白幼瘦”,开始走下神坛。
01
“白幼瘦”困局
很多年间,“白幼瘦”一直占据主流审美。
白得发光的皮肤,80、90斤的身材,大长腿、蚂蚁腰,仿佛成了女生的毕生追求。
很多当红女明星,也因为这些特点而被。
比如迪丽热巴、杨幂、金晨。
165cm以上的身高,常年保持着90斤左右的身材。
走红毯时,一个个都白得反光。
还有很多女主播,随便翻一个,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购物直播间的模特,基本没有超过100斤的。
殊不知,“白幼瘦”的风,并不是近几年才形成的,是一种历史传承。
在古代,人们就偏爱白皙皮肤。
从《诗经》中“肤如凝脂,手如柔荑”的优雅描绘,到古文中“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的自然赞美,无不体现了对肤白的推崇。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只要皮肤白,就不会“面朝白土背朝天”,生活不会过得那么辛苦。
另外,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柔弱的,依赖的,而“瘦”恰恰能满足这个形象定位。
在这样的审美框架下,很多媒体、广告开始将“白幼瘦”作为完美女性的形象去推广。
比如很多偶像剧的女主角,都是这样的模板。
《杉杉来了》的杉杉。
《何以笙箫默》的赵默笙。
似乎只有这个模样,才能得到“白马王子”的青睐。
还有前几年热门选秀综艺中的人气选手,像虞书欣、杨超越、吴宣仪,也都是有着白净的皮肤和纤瘦的身材。
这些流量明星庞大的粉丝群体,代表着大部分年轻人关于审美的喜好。
追求美本没有错,可是当这种追求变得极端,“白幼瘦”就变成一种暴力审美。
只要有一点不符合标准,女生就被嘲“丑、胖”。
比如以小码女装出名的“BM”,引发很多美女去拍照打卡。
能穿进这个品牌的,才能算得上“辣妹”身材。
甚至网上还晒出了“BM”女生身高体重对照表。
专家称,这个身高体重,根本就不符合健康体重的BMI标准。
这样的例子只是凤毛麟角,在“一白遮百丑,一让毁所有”这样的声音中,越来越多的女生陷入容貌焦虑。
她们开始过度减肥,一次次地去尝试“3日瘦10斤”“液断减肥”这种极端的方式。
结果很多因此患上了“进食障碍”或者“厌食症”。
很多女孩还跑去整容,结果原本灵动自然的脸变得僵硬奇怪。
无论普通人还是明星,仿佛都陷入这种焦虑中,明星更明显。
比如张檬,没整容前清纯灵动,《美人心计》一个镜头就在网上爆火。
却因为被男友pua,一时接受不了而去整容,最终导致自己无戏可拍。
还有赵露思,本来很阳光活泼的姑娘,因为网友的恶评,去疯狂减肥、整容。身体和精神备受折磨,患上抑郁症。
好在,随着人们意识觉醒,“白幼瘦”不再是美的唯一标准。
越来越多不同风格的女性涌入大众视野中,为“女性之美”带来多元色彩。
02
其他审美的崛起
比如,以花木兰为代表的“英气风”。
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英气脸出现在荧幕上。
《狂飙》中大嫂的饰演者高叶。
《玫瑰的故事》的万茜。
大表姐刘雯。
今年贺岁档影片,除了邓婵玉,也不乏“帅气能打”的女生角色。
《射雕英雄传》中庄达菲饰演的黄蓉。
张文昕饰演的华筝公主。
《蛟龙行动》中的蒋璐霞。
她们凌厉的眼神、强大的气场,散发着女性独具一格的力量。
还有,“肌肉风”。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全国上下开启健身时代。
很多女性开始健身撸铁,掌控自己的身体。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批互联网教练,像帕梅拉、Jojo、周六野……
她们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马甲线和肱二头肌,浑身上下散发着健康和活力之美。
2024年巴黎奥运会,郑钦文、张雨霏、拜尔斯等运动员的出圈,再次刷新了美的定义。
充满力量感的手部线条、移动时跳动的腿部肌肉、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那些溢出屏幕的速度与力量,自信和坚韧,都给人以美的震撼。
还有,“美黑风”。
韩国女团Mamamoo成员华莎,小麦色皮肤+蜜大腿,性感火辣,辨识感十足。
《浪姐2》中出圈的吉克隽逸,黑皮肤+高马尾+大耳环,每每出现都有一种“野性”的气质。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还有很多非典型美女。
她们用自身向我们证明,大眼睛、高鼻梁、体型苗条是美,小眼睛、塌鼻梁、体态丰腴也是美。
美,本就应该是多元的。
如果每个女生都按“白幼瘦”去塑造自我,那和流水线工厂有什么区别?
“不被定义”才应该是女性美的底色。
03
审美的背后是认知和观念
美是从来都没有标准的。
只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到太多被定义的美。
某书上各种“显脸小”“缩减中庭”的妆教。
美颜相机“磨皮”“美白”“瘦身”功能的逐渐强大。
“面部评分系统”开始量化美貌,越来越多的女性沦为审美霸权下的受害者。
但真正的美,从来都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上面提到的华莎和吉克隽逸,她们在出道初期,都曾因皮肤黑而受到质疑。
但她们都坚持自我,并用歌曲回怼恶评。
“如果自己不符合现存的审美标准,那我就变成新的标准。”
“还好我皮肤很黑,坚持我color color,谁定义无所谓。”多么庆幸又独立的发言。
还有大表姐刘雯,刚出道时被嘲讽“单眼皮不够高级”。
所有同行都在割双眼皮时,她坚持保留标志性的丹凤眼。
这个曾经被行业否定的特征,最终成为她在维密秀场的独特标识。
美,要美得有个性,更要美得健康。
清代女子为三寸金莲折断腿骨,现代女孩为A4腰节食晕厥。
悲剧总是在历史不同的阶段重演。
近几年,因为“减肥”“整容”而引发的悲剧事件屡见不鲜。
2020年,广西一女子2天内做六项整形手术,导致术后肺动脉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身亡。
2023年,一名15岁女孩“为爱减肥”,连续50天只喝水,最后不幸离世。离开时体重只有48斤。
2024年,25岁女生因做腹部抽脂手术导致卵巢萎缩,永久失去生育能力。
没有健康的身体,何来美丽可言。
你的身体,从来不该用来取悦键盘侠,而是用来好好对待你跳动的心脏。
真正的美,无需借助外力去修饰,而是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
57岁的咏梅要求在影视剧中保留所有皱纹。
“这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看似有些瑕疵的脸,恰恰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
48岁的舒淇,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超近距离自拍。
照片中,她的皱纹和毛孔都清晰可见,但她都没有刻意掩饰。
相反,她笑着面对镜头,眼神中透露出从容和自信。
61的叶童登上春晚,白发的她,依旧少年感满满。观众们大呼“被硬控10秒。”
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而恰恰是那些缺陷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你。
就像断臂维纳斯,正是那残缺的手臂,才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成为跨越千年的美学震撼。
此刻,请你离开镜子,关掉美颜相机,对自己默念:“我就是最美的!”
毕竟千篇一律的模板脸再精致,也比不过大笑时皱起的鼻翼里,散发出的灵动与光芒。
来源:贾贾娱乐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