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遥想当年董宇辉把内蒙古的烧麦称之为是“裂开的包子”,引发全网抵制。许多“潜伏”多年的大咖现身“反董”,科普烧麦。那真的是“彩旗招展,人山人海”。群情激愤之下,董宇辉不得已发出2000字道歉信,并表示“希望能亲自去内蒙古,品尝正宗的烧麦,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近日,内蒙古官媒发出视频,和张杰有关,和呼和浩特有关。
视频中张杰表示,歌曲《张三丰》是在呼和浩特举行演唱会期间所创作。妙就妙在张杰一时想不起呼和浩特的名字,竟然脱口而出“哈利波特”。
遥想当年董宇辉把内蒙古的烧麦称之为是“裂开的包子”,引发全网抵制。许多“潜伏”多年的大咖现身“反董”,科普烧麦。那真的是“彩旗招展,人山人海”。群情激愤之下,董宇辉不得已发出2000字道歉信,并表示“希望能亲自去内蒙古,品尝正宗的烧麦,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然而,一诺几个月,至今内蒙古人民还是没有等到董宇辉的真身出现。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这一回,张杰把呼和浩特更名为“哈利波特”,又引起了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人民的不乐意。
不是呼和浩特人矫情,而是几个月前的演唱会期间,张杰还对内蒙古的美食赞不绝口,这才过去了多久,就把李逵当李鬼?
可以想象一下,呼和浩特人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ye们这里是呼和浩特,这里有猫头鹰和扶弟魔,但是一定没有黑魔法和伏地魔!
好吧,可以理解张杰是路痴,脸盲,地域呆。他或许也不记得,他在呼和浩特的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接待了78.11万的游客,并为演唱会的顺利举行付出了巨大的辛苦。
呼和浩特的张杰歌迷伤心了,给出的高赞惩罚结果却是:“罚你再来内蒙古开一次演唱会”!
这种甜蜜有点齁,但是从事推介内蒙古的哥们应该从这一波互动里应该能够立刻感觉出来,又一大波流量正在赶来呼和浩特的路上。
马夫给战马少钉了一枚马钉,理查三世输掉了“玫瑰战争”;19岁的大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一声枪响,引发了世界一战。书上说,任何一个小毛病没处理好,都可能让小问题变成大事件。而内蒙古大牌要说的是,互联网时代,一个微小的切口,就很可能引发一波泼天流量。
麦琳的“熏鸡事变”,让卓资县熏鸡卖断货;撒贝宁、吴奇隆学做果丹皮,把清水河县整得天下尽知……
退一步说,或者,也许,大概,张杰正是因为看到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巨大的热情,而故意“口误”,其目的就是为了故意而为之,而增加热度。(PS:张杰,哥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耗子尾汁)
不要不把明星当流量。明星是自带流量的,明星是懂流量的。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件事,内蒙古大牌豁然开朗,忽然就感觉,张杰给呼和浩特改名的事儿,这种流量咱们能“蹭”吗?
更正一下,这种流量怎么能叫“蹭”吗?那叫“引流”。
内蒙古文旅和呼和浩特文旅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波流量池做大,并顺利引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当地。把柄都给你了,流量不靠蹭,我们光明正大。也许张杰整下偷摸乐呢!
这种流量的“引”法有很多。
正面一点的是,张杰忘记了呼和浩特的名字,我们立刻跟进,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向张杰推介呼和浩特,邀请张杰到呼和浩特采风,为张杰定制专属呼和浩特礼包等。这样的做法,上限很可能获得张杰为呼和浩特创作的一首歌曲。
反面一点的是,张杰对呼和浩特的名称发生了口误。我们要跟进,进行一系列口诛笔伐。包括但不限于与张杰面对面,要求张杰对此事件负责,要求张杰更正口误,要求张杰挽回名誉等等。但是,这样做就落了下乘。上限也就是张杰口头致歉。
打造首善之地,是呼和浩特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大大气气地鼓掌欢呼,赞美张杰把呼和浩特定义为“魔幻之书”。岂不更凸显善意?更有甚者,我们按照张杰的定义,推出一款“哈利波特”版“呼和浩特”。让张杰给呼和浩特的代言实锤,主打的就是独属于呼和浩特的一个高端大气,与人为善。
按说,都是有里有面的人,呼和浩特的投之以李,想必张杰一定会报之以桃的。这么好的素材,这么好的梗,这么大的流量,我们不接住。岂不是白瞎了张杰的一片苦心?
扯了这么多,内蒙古大牌真心想说的是,内蒙古的品牌想要走出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大投入、大宣传的推介下,更需要在细节上多打磨,在心思上打动人,借力打力,不放过任何让呼和浩特或者是内蒙古品牌出名、出圈的机会。
话说,“哈利波特”和“呼和浩特”乍一看上去,貌似还挺像哈。都是四个字,第一个字都是“口”字旁,第二个字都是利刀旁,第三个字都是三点水旁,第四个字,咦,竟然一模一样。
原来在大明星的眼里,呼和浩特的存在感也是这样的啊。莫名苦笑以及无可奈何……
来源:内蒙古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