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夕夜上年夜饭,大年初一看唐探”,熟悉的台词,熟悉的“唐探cp”终于再合体了!
“除夕夜上年夜饭,大年初一看唐探”,熟悉的台词,熟悉的“唐探cp”终于再合体了!
由陈思诚亲自操刀,历经十年的“唐探系列”又出新作——《唐探1900》,王宝强、刘昊然领衔主演,保留喜剧+悬疑的外壳,笑点、泪点齐飞。
又以7大细节揭露百年前旧金山唐人街华工的血泪史,打造整部影片最令人破防的瞬间。
细节一:历史再现,直面现实
从第一部《唐人街探案》到《唐探1900》,故事发生的地点始终为熟悉的“唐人街”,但故事发生的时间,却不再“纯属虚构”了。
《唐探1900》直接上演一波真实的“历史再现”,故事时间定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后的1900年。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根本顾不得“被战火轰炸”的底层百姓的死活。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以财富、繁华著称,成了老百姓最向往的地方。
所以哪怕路途遥远、风险巨大,也有无数人远渡重洋,抵达日思夜想的旧金山。
然而,离开了战火纷飞的中国,又跳进了旧金山这个“火坑”,上万名华人沦为了卑微的劳工,忍受着白人无休止地压榨与剥削。
偏偏,还惹得了白人劳工的强烈不满,大肆宣扬华人劳工“抢饭碗”的谣言,刻意煽动排华情绪,将华人劳工推向了更大的深渊。
发生在旧金山的血淋淋的“华工”历史,通过《唐探1900》的镜头呈现,更加引人深思。
细节二:人设转变,新旧交替
《唐人街探案》前三部,故事主人公都是“秦风、唐仁”,人设也是一个结巴、一个话痨。
但到了《唐探1900》,双男主人设竟有了全新的改编,“秦风、唐仁”变身为“秦福、阿鬼”。
秦福,一身英式风衣+猎鹿帽,1:1复刻福尔摩斯的造型,他也刚好师承福尔摩斯。
秦福的留美幼童身份,也符合上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詹天佑等120 名幼童赴美留学的事实。
阿鬼,鹰的眼睛、狼的耳朵、熊的力量、豹的速度,活生生的“印第安猎人”形象。
而他随口冒出的胳膊肘、波棱盖、胯骨轴等河北方言,又跟王宝强地道河北人身份契合,一张嘴就是包袱。
最后,秦福、阿鬼还上演了一波性格互换,秦·福尔摩斯终于成了滔滔不绝的那一个!
细节三:中西结合,破案巧思
中西结合,尽显陈思诚对“电影”制作的巧思。
秦福、阿鬼携手破案,先靠“望闻问切”寻找线索,再结合“侦探推理”实现中西合璧,配合得更加天衣无缝。
影片中多次刀枪对决、场景呈现,也加入了很多中西文化元素,比如岳云鹏手里的一把飞刀、周润发家里摆着的关公、佛像、耶稣。
细节四:排华法案,历史还原
当旧金山的“白人劳工”将“华人劳工”视作最大威胁时,一场轰动全球的“排华”运动正在崛起。
以议员候选人格兰特为代表的白左政客,正在极力推动“排华法案”的立项。
一旦“排华法案”通过,在美华人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与种族歧视,也会被强势剥夺美国公民权。
1882年格兰特推动法案立项,同年5月份美国国会正式通过这项法案,并持续到了二战结束,才得以废除。
为了反对排华运动,中国华人代表王清福亲自创办了《美华新报》,并发布了一篇名为“Chinese American”的新闻报道。
从此在美生活的华人,有了全新的称呼——美籍华人。
细节五:真实造型,复刻旧金山
影片中围绕“美国旧金山”热闹街景展开,但真实的拍摄场景并不是在旧金山。
它是陈思诚携创作团队,斥巨资在山东乐陵县1:1复刻的1900年的旧金山。
1900年的旧金山,经历了1906年的大地震后,许多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如若不是参考了众多文献资料、历史照片,真的很难做到真实还原。
还原旧金山,相当于从平地上盖起一座城,城里还能通电、通水、通行,完全符合剧本拍摄需求。
细节六:真实原型,穿越盛会
单凭双男主的戏份,不足以展现整部影片的历史厚重感,直到一个个真实历史原型闪亮登场,才真正进入了“历史人物”的穿越现场。
演员白客饰演的郑仕良,原型是近代革命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之一——“郑士良”。
“赌神”周润发饰演的白堂主白轩龄,原型为协胜堂大佬麦世荣,绰号“素鸭”,也是排华法案的亲历者之一。
而魏翔饰演的金陵福,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美签约的华人魔术师朱连魁,以传承中国传统戏法为生。
细节七:多重反转,制造悬念
作为一个成功的“悬疑IP”,陈思诚也不忘为影片设定多重反转,从而打造重重悬念。
美国少女爱丽丝离奇死亡,名侦探的助手秦福机缘巧合接手查案工作。
然而爱丽丝被杀后,又一桩如法炮制的凶杀案发生了,死者也是一名年轻少女。
通过两起案件勾连的线索,牵扯出爱丽丝死因背后的另一重原因,案件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
追查凶手案的同时,案件另一位当事人白振邦也开始发展自己的主线任务——帮好兄弟郑仕良完成革命任务。
虽然这个革命任务只是作为故事发展的辅助,但它的存在为凶杀悬案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也多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笑点。
搞笑、悬疑、推理、历史、文化,陈思诚将5大元素以“盲盒”的形式巧妙融为一体,让人猜不到下一秒会打开什么。
《唐探1900》也不再为了博观众一笑,盲目堆砌无聊、重复的笑点。
而是以民族情结+爱国情怀为主题,奠定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核心,带领观众真实感受“喜剧电影”的大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来源:文刀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