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评分9.9,这部荧幕巨作杀疯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17:46 2

摘要:今年院线的春节档热热闹闹,红蓝CP遥遥领先,唐探射雕也是紧随其后,姐妹们都看了哪些电影?

文 | 米粒妈

今年院线的春节档热热闹闹,红蓝CP遥遥领先,唐探射雕也是紧随其后,姐妹们都看了哪些电影?

电影看得差不多了,今天米粒妈要给大家按头安利一部纪录片!

以往,米粒妈要是给大家推荐自然纪录片,那一定是BBC出品。众所周知,BBC自然纪录片一向都是业内的高水准。

《地球脉动》《完美星球》,包括米粒妈前阵子刚推荐过的《亚洲》等等(戳片名可直达推文)

他们拍摄的效果就是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今天米粒妈给大家安利的这部宝藏纪录片,水准丝毫不输BBC。

B站评分高达9.9!我愿称之为最适合洗眼睛的影片,由中国国家地理和B站联合出品的自然地理片《生命奇观》。

这个系列由大家都很喜欢的“狐主任”张辰亮担纲监制并全程出镜主持,以科普的视角,简单、幽默、严谨的方式解构自然奥秘。

因为长相与高原上最红的小动物藏狐极度相似,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狐主任”,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昆虫花草,他用幽默段子和硬核科普,为大家在无形之中破除了很多谣言和伪科学。

在他的科普视频里,很多科学知识不知不觉就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脑子。

米粒妈之前就给大家推荐过他的《海错图笔记》,现如今,他直接带着观众深入各种地形,探访各种生态,完全可以给孩子大开眼界。

这一次,他担纲制作的可不是短视频了,而是一部3集的自然纪录片。

虽然相较于传统的自然纪录片,体量稍微小了一点,只有短短三集,但信息量可一点都不小。

跟随着狐主任的镜头,我们可以去到广西溶洞、马来西亚雨林、新疆荒漠等多个地区,展示了黑暗洞穴内的神奇物种、雨林中与树叶完美融合的伪装高手,以及沙漠里“三秒还阳”的沙漠苔藓等众多奇妙生物。

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前期摄影后期制作,都采用了HDR Vivid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界的真实。

是目前来说,最先进的制作技术。

纪录片里每一帧画面随手一截图,就是一幅精美的壁纸大片。

比如自然界中最摄人心魄的丁达尔效应,在纪录片的第二集雨林场景中,就充分被还原。

阳光穿透雨林,穿过层层雾气,洒落到树叶上或者地面上反射出来的光束,被处理得十分有层次感。

让人感觉自然的生机就这么扑面而来。

还有这一幕,连昆虫身体的体表光泽都还原的纤毫毕现。

这样的技术,可以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示大自然的奇妙和自然生灵的灵动和机敏可爱。

所以说,这部洗眼神作,一定要带孩子看!

作为人类曾经的庇护所,山洞,对人类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说起探洞,也许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一种极限运动,但实际上,这也是生物研究的一部分。

这里的生物原本来自外界,也许也像当初的人类一样寻求洞穴的庇护,可是却渐渐被改变了原本的样貌,变成了怪异的形态。

中国是世界上岩溶地貌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广西,更是其中的胜地。

遁入黑暗,只为去寻找和研究那些匪夷所思的生物。

狐主任跟随着洞穴昆虫学家黄老师,穿着厚厚的连体探洞服,慢慢遁入了黑暗。

刚准备进洞时,用狐主任的话说,“这洞也太小了,跟苏州园林假山里搭出来的小洞口似的。”

可随着脚步的深入,我们也跟随镜头真正感受到了“别有洞天”这个词的含义。

极其艰难地穿越狭窄的洞道之后,一行人突然来到了一个圣殿一般开阔的洞厅里。

《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在此刻突然被具象化了。

而且,洞穴里温度适宜,就像走进了夏天最舒适的空调房。

洞穴里,留存着千万年间累积而来各式各样的古生物化石和神奇动物。

比如一种神奇的菊头蝠。

它们的鼻子特别复杂,外观看起来就像一朵菊花。但其实,这就像是一台精密的超声波雷达,帮助菊头蝠控制声波的方向和频率,来维持它们的日常生存。

洞穴中,各种千奇百怪的虫子也非常多,这里米粒妈就不展开说了。

顺便,高能预警一下,如果有怕虫的姐妹们,这一集还是谨慎观看,各种细节特写还挺多的。

狐主任一边拍摄,一边实时讲解,突如其来的冷幽默经常让我和米粒笑出声。

比如发现了洞穴壁上的海百合化石,他调侃说,要是不学点古生物学知识,这又是“螺丝”又是“螺母”的,还以为古代人是开五金店的呢。

而且,在溶洞里面,你更加会感觉到人类的渺小、微不足道,在洞穴的深处,可以体验到绝对的黑暗和绝对的安静,这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洞穴中的昆虫,都长着长长的触角和腿。

最震撼我的,还是这一幕。

背景里,高耸不见顶的壮阔的溶洞,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而成,深邃又神秘。

镜头的角落里,探洞的科学家们高举着灯光,那一点光亮,象征着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勇气,即便人类的力量是如此微弱渺小,也从未放弃过对大自然的探索。

不得不让人感叹于这些科学家们的求知精神。

从洞穴离开,我们跟随着狐主任的脚步和镜头,来到了第二站,马来西亚的雨林。

还没等探访动物,狐主任自己先吃上了。

他的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榴梿:纯野生的瘦长的山芭榴梿,号称“榴梿界爱马仕”的猫山王榴梿,本地人挚爱的圆滚滚的红虾榴梿。

拍着拍着,这些“道具”就全都被他一块一块送进嘴里,边拍边说“以后这种片子要常拍。”

直接笑死。

说起真正的“榴梿杀手”,还要数红毛猩猩。

据记载,曾经有一只红毛猩猩在榴梿树上待了2天,吃掉了119个果实……

实力演绎“榴梿忘返”。

而且,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进化,红毛猩猩可以徒手开榴莲、椰子,如果不小心被砸伤,它们甚至会给自己上药。

2024年,有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只红毛猩猩会把六蕊天仙藤的汁液涂在伤口上,以加速伤口愈合。

《进化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雨林里还有许多活了上亿年的巨树,这些巨树不仅改变了果实的形态,还演化出了带翅膀的果实,就像金色飞贼一样漂亮。

这些金色飞贼一般的龙脑香果实,从树上纷纷坠落,场面真的非常壮观。

雨林中的生物为了生存,都特别的努力,它们会进化成各种奇特的样子。

比如,有些昆虫会破坏自己的身体轮廓,变成树叶的样子,甚至叶子上的虫蛀痕迹都能在昆虫身上找到;

有些昆虫甚至会变成动物的样子,比如螳蛉为了不被天敌吃掉,进化成了蜂类。

这些小东西的求生欲真的让人震撼!

而在新疆的沙漠里,生命则以更多形态被延续、不断创造奇迹。

塔里木河消失在了荒漠里,最终未曾流向大海,但,它的流向,更加壮丽。

它把自己的一点一滴,渗入地下,灌溉了树的根系。

通过一根根相连的根系,流进树根,流上一根根树干,流进一片片树叶,最后流到天上。

每一棵胡杨都是塔里木河分出的一条小河,树的形状就是河的形状……

沙漠的浪漫,就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

狐主任的解说十分带感,很多人都把他称为“中国的大卫·爱登堡”,真的是恰如其分。

而且,相比老爵爷的优雅磁性,狐主任更多了一份幽默和亲切,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每集45分钟左右的片长,对孩子们来说再适合不过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就能欣赏到一出震撼的视听盛宴,无论是画面质感还是配乐,都是上乘之作。

孩子们也能在影片中,看到科学家们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与坚持,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这样的榜样力量,也算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部片子既能看到硬核科普,又有极具人文关怀的解说,简直性价比拉满!

虽然假期余额不多,但这部纪录片一定不要错过!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