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三生有幸,能犯下他犯的那些罪行,我宁愿去死……我要做他那样的人。如果我真的没可能做成他那样的人,我现在就死。”
在炮灰团,阿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偶像。
他曾经当众如此表述他对偶像的崇拜和维护:
“如果我三生有幸,能犯下他犯的那些罪行,我宁愿去死……我要做他那样的人。如果我真的没可能做成他那样的人,我现在就死。”
但是,后来,当龙文章自爆自己为hong脑壳后,阿译却选择了背叛自己的偶像:
“他把那些我们忘却了的一五一十地都说了出来。”
阿译背叛了自己的团,背叛了自己的团长。
阿译素来不是一个左右摇摆,唯利是图的小人,他究竟为何要如此做呢?
01阿译的信仰。
阿译平日里的形象是弱柳扶风,柔弱且局促,他喜欢的物事也无不彰显着这样的特质。
比如,他喜欢在收容站默默地拾掇一棵花树;
再比如,他最喜欢的歌是靡靡之音《魂萦旧梦》。
但是,阿译的内核却是坚定的。
他是党国最忠诚的拥护者,是虞啸卿和虞师的绝对拥趸。如果能捍卫虞师的荣誉,阿译可以做到舍生忘死。
龙文章在授勋仪式上选择自爆之后,有两件事已经很明确:
一、龙文章保不住了;二、虞师必须保住。
后来,唐基之所以大费周章地搜罗龙文章的通gong证据,不是为了龙文章的“死”,而是为了虞师的“生”。
只有把龙文章打造成共dang,证明他和虞师无关。只有如此切割,才能帮虞师澄清,保全虞师。
跟随龙文章多年,阿译很了解龙文章绝不是红脑壳。但是,出于对虞师的忠诚,在龙文章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阿译选择了作伪证。
《我的团长我的团》原著里并没有描述阿译在捏造那些伪证时的神情举止,但是可以想象阿译在交代时的场景,他一定在痛哭流涕。
其实,在此之前,阿译的一个选择也证明了虞师和龙文章在他心中的分量孰轻孰重。
沙盘演练时,当龙文章与烦啦合力击败了虞啸卿之流,虞啸卿当场直接崩溃,龙文章与烦啦成为了虞师的众矢之的。
彼时“烦死啦”二人组皆身负重伤,尤其是龙文章伤势更重,直接昏迷不醒。这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我本以为阿译会毫不犹豫地陪同他们回收容站,然而,阿译并没有出现。换言之,他站到了虞啸卿与唐基那边。
而这也导致烦啦无人可帮,被张立宪、何书光等人当街羞辱。
由此可见,阿译心中虞师的分量之重。
02唐基的蛊惑。
唐基是虞师的副师长,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唐基日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毫无距离感。
在第一次见到阿译后,唐基便对阿译青睐有加。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唐基将阿译当做自己在炮灰团的耳目罢了。
但是,阿译对唐基的这份重视和赏识十分感激。
在唐基面前,阿译的脸上常常洋溢着幸福的光泽。
在龙文章出事后,毫无疑问,阿译一定是唐基第一个游说对象。
起初,在龙文章的问题上,阿译对唐基还是防范的,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团长出卖。这一点,唐基在劝告孟烦了时曾提到过。
但后来的事实是阿译最终还是倒戈了。
阿译的“背叛”与唐基蛊惑分不开。
03阿译的理想。
阿译虽然从来没有成为英雄,但是,阿译一直想要成为英雄。
他并不甘平凡。
他渴望被人尊重、重视。
他在收容站里笨拙地向众人一一展示自己的奖章,便是他渴望荣光的最好证明。
如果让阿译描绘自己的自画像,那么阿译的内心自画像一定是像龙文章那样的:
有希望,有活力,有抱负,善良,幽默,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龙文章在死之前曾留给孟烦了一句话:
“烦啦,别老烦,试试看,能不能让死了的人活在你的身上。”
烦啦也正因为听了他的话,选择了苟活。而阿译也在冥冥之中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让龙文章活在自己的身上。
他要继承龙文章的遗志,带着龙文章的理想和希望活下去。他要成为龙文章那样的英雄。
所以,阿译选择了被唐基抢出来,而被唐基抢救出来正也意味着对死啦死啦的背叛。
而这些都是阿译选择背叛自己偶像的原因。
04背叛龙文章后,阿译一直都生活在愧怍中。
他羡慕克虏伯“士为知己者死”的壮怀激烈,又敬慕烦啦为了救龙文章可以做到竭尽全力,抵死谩生。
所以,在给龙文章扶棺之后,阿译选择了离开炮灰团。
因为他已经无颜再见炮灰团老友。
05阿译再次见到炮灰团老友已经是在解放战争后期。
在节节败退的国军中,阿译的军团成为了国军不可多得的荣光。
他率领的团,兵与官官与兵,几百个姓成了一家。
他率领的团,战术一流,勇猛精进,以一敌十。
他也拥有了自己的崇拜者,他们亲切地环绕在他身边,热烈地唤他为团座。
阿译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是,阿译分外孤独。
战争的闲暇时刻,他会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一个人,用留声机播放他最爱的歌子,那首他每唱一次,龙文章和炮灰团众人便欢乐哄笑的《魂萦旧梦》。
那时的他们多欢乐啊。
他好怀念过去。
岁月流逝,阿译心中的愧怍也越积越深。
尤其是解放战争中,国军节节败退之际,他的脑海里总会飘出某人授勋仪式上说过的话:
“打不过的。老头子打不过年轻人,我说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自己或许是真的错了。
阿译如此想到。
但是,他只有挣扎地坚持下去。
见到烦啦,除却久别重逢的激动嚎啕,阿译便是询问瘦骨嶙峋的烦啦想要吃什么。
烦啦毫不犹豫地回答:白菜猪肉炖粉条。
阿译的眼神便暗淡了。
因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
当年的白菜猪肉炖粉条只剩下了猪肉和粉条……
烦啦的出现,早已经成为解放军的烦啦,击碎了阿译最后的坚持,是时候结束错误了。
07翌日,阿译做了选择。
在给属下安顿好投诚事宜后,在《魂萦旧梦》的歌声中,阿译选择了开枪自尽。
“烦啦,我好想他们……我总是做错,我不想再错了。”
恍惚间,阿译仿佛再一次看到了死啦死啦,迷龙,兽医,豆饼,蛇屁股……
他们依旧是希望的、活力的、善良的、幽默的、淳良的、宽容的……
他离开他们太久了。
“花落水流春无踪,只剩下遍地醉人东风,桃花时节露滴梧桐,那正是深闺话长情浓……”
歌声依然嘤嘤悠扬,阿译闭了眼,他终于可以坦然去见思念的他们了。
来源: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