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啃老3年、失业6年,无公司敢用他,他靠“哪吒”逆天改命:人生最大的贵人,是不认命的自己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6 15:35 2

摘要:2019年夏天,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全国。《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之巅,导演饺子(杨宇)的名字从此载入影史。

“我命由我不由天!”

2019年夏天,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爆全国。《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之巅,导演饺子(杨宇)的名字从此载入影史。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上演,好评如潮,五年的等待,饺子再一次火出圈。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这位“国漫英雄”曾是被嘲讽为“啃老族”“失业废柴”的普通人。从医学生到动画鬼才,从蜗居啃老到一战封神,他的故事藏着每个普通人“改命”的终极答案。

从医学生转行动画,从失业啃老到一战封神,他如何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一、蛰伏:3年啃老,1600天“黑暗里的长征”

2002年,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的优等生杨宇,在毕业前夜对母亲说:“我要做动画。”

母亲的手抖了一下。她知道儿子从小痴迷画画,但放弃医学铁饭碗去搞“不务正业”的动画?邻居的闲言碎语、亲戚的质疑眼神如潮水般涌来。

最终,母亲只说了一句:“你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辞职后,他蜗居成都家中,啃老三年半,靠母亲1000元退休金生活,他每天伙食费不超过10元,一箱泡面吃半个月。

一台电脑、一箱泡面、一套盗版动画软件,每天16小时“闭关”做短片。

邻居议论:“老杨家儿子不务正业,在家啃老!”

辞职后的杨宇,改名“饺子”,把自己关进成都老宅。

他买不起正版软件,他翻烂教程自学盗版Maya;没有团队,他一人包揽编剧、分镜、建模、特效。

亲戚当面讥讽“名牌大学生在家啃老”,邻居背后议论“老杨家养了个精神病儿子”。

破局之作《打,打个大西瓜》:黑暗中凿出一线光

2008年,这部16分钟的反战动画横空出世,横扫30多个国际奖项。

网友惊叹:“中国居然有这种神人!”

但现实却是:无公司敢用他。

国产动画行业寒冬,投资人甩话:“做动画?不如去开火锅店!”

二、从医学生到“逆天改命”:打破偏见有多难?

偏见1:半路出家=不专业?

非科班出身,他硬啃《动画师生存手册》,一帧帧临摹迪士尼经典。

“别人画10遍,我画100遍,总能追上。”

偏见2:国漫没市场?

《哪吒》立项时,投资方要求“删掉丑哪吒,改萌系人设”。

他咬牙坚持:“魔童的反叛

三、破局:6年失业,把“耻辱”炼成铠甲

为养活梦想,饺子开始接外包:

- 给儿童科普片画插画,每张30元;

- 替游戏公司做特效,日夜颠倒赶工;

- 最窘迫时,连500元的婚庆视频剪辑都接。

但他始终留出时间打磨原创剧本,“就像《肖申克》里的安迪,每天挖一点地道”。

四、偏见突围战:非科班导演的“三记重拳”

第一拳:打碎“半路出家”的质疑

医学课本被换成《动画师生存手册》,他每天临摹迪士尼原画100张,笔记写满20本。“别人说我没天赋,我就把《大闹天宫》分镜扒下来,一帧帧画到吐。”

第二拳:逆袭“国漫必死”的魔咒

2015年,《哪吒》立项遭遇资本围剿:

- “哪吒必须萌!丑小孩谁看?”

- “神话IP早过时了,要做就做低幼向。”

饺子攥紧拳头:“中国孩子不缺乖宝宝,缺的是敢对命运喊‘不’的精神图腾。”

第三拳:终结“五毛特效”的嘲讽

申公豹变身镜头的毛发特效,逼疯两家外包公司。特效师崩溃辞职,饺子把自己关进机房:

- 测试178版毛发渲染参数;

- 调整340次光影角度;

- 连续48小时不合眼。

最终,那只豹子每一根毛发都在咆哮:“中国特效不是垃圾!”

结语:从医学生到国漫标杆,饺子用了17年验证一个真理:这世上没有天生的“魔丸”,所谓逆天改命,不过是凡人把眼泪咽下去,把拳头攥出血,在至暗时刻依然相信——

“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他如哪吒一般,自己的命的自己说了算。

来源:敦煌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