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两年后的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碾压级”表现击碎所有质疑:上映仅9天票房突破58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猫眼、灯塔等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将超90亿,甚至可能突破百亿大关。
2023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一场行业论坛上放出豪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目标70亿!”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2023年光线老总王长田就对哪吒2信心满满
彼时,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寒冬——2022年总票房同比下滑超30%,观众观影习惯转向线上,业内普遍悲观认为“50亿票房已是天花板”。
202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只有2018年的一半
然而,两年后的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碾压级”表现击碎所有质疑:上映仅9天票房突破58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猫眼、灯塔等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将超90亿,甚至可能突破百亿大关。
猫眼对哪吒2的最终票房预测
逆势预言:70亿豪言背后的争议与压力
2023年,王长田的“70亿宣言”被业内视为“痴人说梦”。彼时,电影市场正经历多重冲击:疫情后观影人次持续低迷,2023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封神第一部》仅收26亿,动画电影天花板《哪吒1》的50亿纪录更被视作难以逾越的高峰。多位分析师公开质疑:“国产动画IP续作普遍疲软,市场环境也不支持如此庞大的票房目标。”甚至有影评人直言:“光线孤注一掷押宝《哪吒2》,风险远超收益。”
光线老总王长田
然而,王长田的自信源于对内容的极致追求。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哪吒2》的制作周期长达5年,投入成本超5亿元,特效镜头数量是前作的3倍以上,单独的角色设计超300个,世界观在前作的基础上全面升级。面对外界质疑,他坚定表示:“中国观众需要的是工业化水准与情感共鸣兼具的作品,而《哪吒2》正是这样的产品。”
哪吒导演饺子
票房神话:9天刷新影史,虹吸效应改写市场格局
2025年1月29日(大年初一),《哪吒2》以首日4.87亿票房开启“屠榜”模式,较前作《哪吒1》首日增长252%。此后,影片凭借豆瓣8.5分的高口碑持续逆跌:上映第3天破10亿、第4天破20亿、第5天破30亿……截至2月6日,票房达58亿,超越《长津湖》(57.75亿)登顶影史冠军,观影人次突破1.1亿,剑指《战狼2》的1.6亿人次纪录。
上映9天已经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更惊人的是,《哪吒2》以“虹吸效应”重塑春节档格局:
票房占比超70%:单片贡献春节档总票房(截至2月5日超100亿)的52%,排片率一度突破50%。拉动低频观众回归:灯塔数据显示,30-39岁观众占比达38%,多人结伴观影比例超30%,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影片。海外市场蓄势待发:影片已启动北美、东南亚等地的发行计划,衍生品众筹超额5867%,手办预售秒罄。光线“押宝”大获全胜:股价涨停、利润翻倍、行业地位重塑
《哪吒2》的成功,直接转化为光线传媒的业绩爆发:
票房分成超10亿:截至2月4日,光线确认营收9.5亿-10.1亿元,最终分账利润或达28亿(按预测90亿票房计算)。股价暴涨56亿:2月5日,光线传媒20%涨停,市值单日增长56亿元;2月6日再度大涨14%,年内累计涨幅超80%。衍生品收入井喷:联名手办、潮玩等销售额预估超5亿,IP授权收入尚未完全释放。东吴证券测算,《哪吒2》将为光线2025年一季度贡献8-10亿元净利润,占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70%以上。中金公司更将光线全年净利润预测上调54%至16亿元,直言“动画电影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行业启示:内容为王时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哪吒2》的逆袭,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与市场韧性的证明:
工业化标准升级:导演饺子透露,影片90%特效由本土团队完成,拒绝“依赖国际外包”,推动国产动画技术跃升。档期选择精准:春节档消费力强劲,家庭观影需求与动画题材高度契合,档期总票房突破94亿创历史新高。口碑驱动长尾效应:观众审美提升倒逼内容质量,排片率从上映首日34%飙升至50%,仅需1天即可完成口碑传导。正如《长津湖》官方在贺词中所言:“有信念,有决心,就能改变世界。”王长田对哪吒2的这一次“豪赌”,不仅让光线传媒市值翻倍大获商业成功,更为出于风雨飘摇中的中国电影注入一剂强心针——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唯有坚持精品化与工业化,方能穿越周期,缔造奇迹。
从“痴人说梦”到“票房神话”,《哪吒2》的传奇印证了王长田的前瞻眼光,也宣告中国电影市场步入“百亿单片”新时代。当猫眼预测的94亿目标逐步逼近,所有人都在期待:这只“魔童”还能飞多高?答案或许正如影片主题所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来源:莫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