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刚刚,《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越了战狼 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的电影。
应该下午就能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一开始预测 47 亿的,很多人说咋可能这么高,后来跳到 62 亿、76 亿,昨天白天还是 87 亿,结果晚上就变成 94.2 亿元了。
可以说是一路超预期。
春节前,有人想过这电影会火,但绝对没有人能想到这电影能有这么爆。
当时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关于哪吒 2 能有多少票房,激进派认为能超越前作,达到 60 亿,影史第一。
保守派认为激进派太保守了,至少 80 亿。
现在真的出来了,才发现全都是保守派,这分明是冲着一百亿就去了。
就算没到 100 亿,按照 94 亿来算,这个票房元有多吓人呢。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中国所有电影票房加起来,一共只有 425 亿元,也就 4 部哪吒的量多一点。
哪吒已经没法在国内比了,得去全世界比。
本来今年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是迪士尼的狮子王,它全世界票房加起来也就 6.53 亿美元。而 94 亿元等于 13 亿美元,是它的两倍多。
就算把哪吒 2 放到影史上来看,也是能达到第 23 名,正好把钢铁侠 3 挤下去,排在《冰雪奇缘》后面。
算单一市场的话,那哪吒就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此前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是星球大战 7,北美票房 9.3 亿美元。而魔童哪吒作为电影实力一番男主,也以仅仅两部作品,跻身百亿影人之流,票房上仅次于成龙,应该很快就要超过成龙大哥了。
然后是春节档纪录。
今年春节档是 2025 年 1 月 29 日到 2025 年 2 月 4 日,一共七天。就在这七天里,哪吒一共拿下 48.39 亿元的票房,再看上面那张表,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进入中国影史前五。
具体看这七天票房,基本是一天比一天高。
他们为了说明这个现象,发明了一个词叫 " 逆跌 "。
有人说这不就是上涨吗,但其实还不太一样。
因为一般来说,这种春节档的电影都是一天比一天低的。只有口碑很好的电影,才会一天比一天高。至于哪吒这样,每天都比前一天更高,只能说是个奇迹。
2025 年春节档总票房达到了 95 亿元,成为史上最强的一届春节档,而且大幅刷新了历史纪录。
大年初一这天,中国总票房达到了 18 亿元,总人数、总场次都创了新高:
可以说今年不止是哪吒 2 强,整体都很不错。
最后,哪吒 2 的超强表现,在现在这个经济状况下,更显可贵。
先说说电影行业 :
要知道去年的电影行业极其惨淡,一整年的总票房只有 425 亿,整个行业哀鸿遍野。
平安夜那天,这张图刷屏了,那会儿挺多人看衰春节档,表示春节也不会太好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电影行业完了。
" 不是电影行业不行了,而是之前那些作品不行。"
另一方面,现在国内电影行业的格局确实变了。你看最近几年大火的电影,很少是靠什么大明星带起来的,还都是电影本身受欢迎。
说难听点。
之前电影院都是些什么臭鱼烂虾,观众当然不想买单。而当真的有好作品出来的时候,观众还是愿意消费的。
让企业意识到,中国电影市场还没死,其实还是有赚钱机会的,只要作品够好。
也让消费者意识到,中国还是有好电影的,电影院还是偶尔可以去去的。
希望哪吒 2 的爆火,能让观众重新拾起进电影院的习惯。大屏幕带来的沉浸享受,肯定还是手机上的短剧无法比拟的。
再说说中国经济 :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尤其是服务文化类的消费不足,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通缩。
消费不足让企业不敢扩大生产,不敢雇人,于是普通人的收入下降。
普通人收入下降让他们不敢消费,于是企业利润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通缩螺旋。
去年我们经济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外出口,而在特朗普上台给我们加关税后,出口也会受到冲击。提振内需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前提下,哪吒 2 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毕竟光喊口号是提振不了内需的,得让人有赚钱的机会。如果能赚钱根本不需要喊口号,大家都抢着去做。
说了几年的报复性消费,最后在两个现象级文化作品上体现出来了。
一个是《黑神话悟空》,去年销量最好的单机游戏,没有之一,登顶绝大多数国家 STEAM 畅销榜首,绝对的大热门。
堪称报复性玩游戏。
还有一个就是《哪吒 2》,直接把中国影史纪录翻了近一倍,形成全民观影热潮,一票难求。
不知道其他行业的 " 报复性 " 啥时候到来啊。
最后,再次推荐《哪吒 2》。
来源:江之岛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