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过去,当初卖猪肉被嘲笑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如今打脸众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1-27 12:02 7

摘要:21年前,一位名叫陆步轩的北大毕业生,却在毕业后操起了杀猪刀,干起了卖猪肉的营生。

人们常常说,读书改变命运。

21年前,一位名叫陆步轩的北大毕业生,却在毕业后操起了杀猪刀,干起了卖猪肉的营生。

消息一出,社会上满是哗然,质疑声、嘲笑声瞬间将他淹没。

网友甚至指责,北大的金字招牌算是被他砸了,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

然而,21年后的今天,陆步轩的现状却让当初那些嘲笑他的人惊掉了下巴。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当初又为何在毕业后选择卖猪肉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陆步轩,1966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的一个贫寒农家。

在陆步轩的记忆中,母亲早逝,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父亲的肩头。

家中的食物总是匮乏,每天的两顿饭,几乎成了生活的一种重复与煎熬。

早上喝玉米粥,中午喝玉米粥加面条,晚上则只能饿着肚子睡觉。

上中学后,住校的他为了节省开支,每周都会带上家里烘干的馒头。

陆步轩母亲早逝

这些馒头,便是他一周的主食。

夏天,炎热的天气让馒头很快就发馊长霉。

但陆步轩舍不得丢掉,只能强忍着异味,用开水泡开,将就着吃下。

冬天,馒头变得冰冷坚硬,倒是不容易发霉,只是变得咬不动了。

然而,正是这样的贫困生活,磨砺出了陆步轩坚韧不拔的性格。

发霉的馒头

他深知,唯有读书,才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

于是,在同学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常常独自一人,拿着手电筒,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凭着努力与天赋,陆步轩逐渐在学校崭露头角。

高中时,他的成绩在各班名列前茅,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同学们心中的榜样。

1984年,陆步轩第一次参加高考,便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安师专。

西安师专

这本是一个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的成就。

但陆步轩的心中,却有着更高的追求,于是他毅然决定复读。

复读的日子里,陆步轩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5年的高考,他考出了531分的傲人成绩。

他以长安县文科状元、陕西省文科第十四名的身份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陆步轩的名字,在那个小小的县城里,瞬间传扬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文曲星下凡”。

一向节俭低调的父亲,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自豪,在村里摆起了酒席。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

信息来源于湖南日报2019年12月1日发布

北京大学

临到毕业,陆步轩原本以为能够凭借北大毕业生的身份留京施展才华。

但他却被分配回了老家西安,进入了一家濒临破产的配件厂。

这对陆步轩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落差。

他望着破败的工厂,心中满是迷茫与不甘。

1992年,在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陆步轩,毅然投身商海,试图寻找新出路。

陆步轩毕业证

商场如战场,对于习惯握笔的他而言,一切都如此陌生。

陆步轩先后涉足药材生意、装修行业,甚至冒险挖金矿,却屡屡碰壁。

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生活的重压接踵而至,相伴多年的妻子也因为失望离他而去。

事业崩塌,家庭破碎,陆步轩的世界瞬间陷入黑暗。

陆步轩创业

那段日子,陆步轩意志消沉,每日借酒消愁,用打牌麻痹自己。

直到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她如一束光照进了陆步轩黑暗的世界。

当时,县里的猪肉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卖猪肉的铺子不多。

而且猪肉佬们总是缺斤短两,信誉不佳。

陆步轩陷入迷茫

陆步轩起初是抗拒的,他毕竟是北大毕业的才子,难道要去卖猪肉?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

但在妻子的耐心开导下,陆步轩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了。

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他必须放下身段,去尝试一些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于是,他终于鼓起勇气,开了一家名为“眼镜肉店”的猪肉铺。

刚开始卖猪肉的时候,陆步轩的内心是矛盾而又挣扎的。

他每天起早贪黑,跟着猪贩子去挑选生猪。

那嘈杂的猪圈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他强忍着内心的不适,仔细地挑选着每一头猪。

回到店里,又要忙着杀猪、分割猪肉。

陆步轩与眼镜肉店

那锋利的杀猪刀,在陆步轩的手中,显得有些笨拙。

陆步轩的手上,常常被划破伤口,但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一下,又继续忙碌着。

他的穿着,也从曾经的整洁得体,变成了现在的五分短裤、背心和汲着拖鞋。

完全一副典型的卖肉老板形象。

然而,陆步轩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陆步轩气质不同

顾客们看到老板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都感到有些好奇。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于是,便以“眼镜”作为他的代号。

陆步轩听到这个称呼,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卖猪肉的小商贩。

但陆步轩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卖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诚信经营。

卖猪肉的陆步轩

他严格挑选的健康大活猪,卖肉时,从不缺斤少两,甚至有时候还会多给顾客一些。

渐渐地,“眼镜肉店”的人气越来越旺,市民们都喜欢到他的店里买猪肉。

陆步轩的生意,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通过卖猪肉,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买了车和房,一家人过上了相对安稳的小日子。

信息来源于新京报2017年6月12日发布

陆步轩切猪肉

陆步轩原本以为人生就这样平平淡淡地与猪肉相伴下去。

2003年,一篇《北大才子街头卖肉》的报道却瞬间将陆步轩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曾经默默卖肉的他,一夜之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有人对他嗤之以鼻,认为他是北大之耻,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有人则表示不解,为何一个寒门贵子、北大高材生,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陆步轩被采访

各种声音如潮水般涌来,让陆步轩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在这舆论的重压之下,当地政府部门为他提供了一个编纂县志的工作机会。

38岁的陆步轩选择了妥协,进入了长安县的档案馆。

他将猪肉店交给妻子打理,希望能在新的岗位上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进入长安区档案局后,陆步轩全身心投入到县志编纂工作中。

陆步轩档案室工作

他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文字功底,力求将县志编写得尽善尽美。

他查阅大量资料,走访无数老人,只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陆步轩的努力下,编纂的县志获得了广泛好评,甚至还荣获了国家级奖项。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北大才子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发光发热,做出卓越的成绩。

2008年,陆步轩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机。

他结识了同为北大毕业的陈生。

陈生有着丰富的商业经历,他以土鸡事业起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猪肉行业,并且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连锁肉店。

当他得知陆步轩的故事后,他看到了陆步轩身上的潜力和价值。

信息来源于北京晚报2013年4月16日发布

陈生与陆步轩

他认为,陆步轩的北大背景和他卖猪肉的经验相结合,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陆步轩被陈生的热情与决心所打动,他看到了实现自己更大价值的机会。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办屠夫学校。

陆步轩负责编写教材、指导课程,陈生则负责资金投入与市场拓展。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屠夫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培养猪肉行业专业人才的摇篮。

陆步轩与陈生

学校不仅传授猪肉分割、销售等实用技能,还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与商业素养。

一批又一批学员从这里毕业,走向全国各地的猪肉市场。

与此同时,他们打造的猪肉品牌也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陆步轩内心的纠结与矛盾也逐渐消散。

他不再为自己卖猪肉的身份而自卑,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骄傲与自豪。

陆步轩合影

或许,我们都和起初的陆步轩一样,身上贴着读书人的标签。

这个标签象征着虚荣、自尊、与所谓的体面。

因为对这个标签的执念,我们常常难以放下身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最终,就会像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一样。

所以,有时候学会适时地放下身段,摘下所谓的光环,是我们实现自我救赎与重生的关键。

陆步轩回北京大学演讲

如今,陆步轩已成为猪肉行业的传奇人物。他与陈生共同经营的连锁店遍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从养殖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产量高达18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北大才子卖猪肉的偏见与质疑,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励志偶像。

【参考文献】

湖南日报-2019-12-01——《身价18亿?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十六年后“翻盘”,靠的还是卖猪肉》

新京报-2017-06-12——《“北大屠夫”陆步轩,用了三十年与“北大”和解》

北京晚报-2013-04-16——《陆步轩:从北大才子、卖肉佬、公务员到"屠夫学校"老师【2】》

来源:青琰纪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