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琼瑶平鑫涛的事情,琼派和平派,各说各有理,甚至争吵不休。到底谁是巨额财产的创造者,到底是谁对皇冠功劳最大,看看《俗世奇人》就能找到答案。
关于琼瑶平鑫涛的事情,琼派和平派,各说各有理,甚至争吵不休。到底谁是巨额财产的创造者,到底是谁对皇冠功劳最大,看看《俗世奇人》就能找到答案。
《俗世奇人》里有文一篇,题目为《好嘴杨巴》(也有版本叫《茶汤》)。讲天津卫有一街头小吃——杨家茶汤。杨七手艺好,有两手绝活,负责闷头制作。杨巴不会做,但是口才好,专管外场照应。
杨七杨巴两人虽无亲无故,却互相配合,把小生意干得红红火火。
有一次,李鸿章来到天津,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巴结,选中了“杨家茶汤”伺候中堂李大人。杨七精心制作,将茶汤捧上,谁知李鸿章刚刚碰到茶碗,忽然勃然大怒把碗都摔了。
在场的大小官员和杨七顿时傻了眼,不知道中堂大人为什么这么大火气。只有杨巴立刻猜出其中端倪。中堂大人一定没有喝过茶汤,把汤表面的焦糊芝麻屑当成了脏土。其实,这一层碎芝麻屑,正是“杨家茶汤”的与众不同之处。
若不及时解释,就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土,恐怕饭碗子要被砸了,以后生计都成问题。
可是若是解释这不是脏土,又等于耻笑中堂大人孤陋寡闻,连芝麻屑都不认识。
杨巴脑子飞速运转,知道一定要抢在李鸿章说那是脏土之前赶紧进行解释。大家请看精彩的原文:
杨巴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屑,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一次吧。”说完又是一阵响头。
李鸿章这才明白过来,刚才的黄渣渣不是脏东西。他对机敏过人心灵手巧的杨巴心生欢喜,转怒为喜,当场赏银一百两。
自此,“杨家茶汤”在天津卫威名大振,远近闻名,甚至被大家改名为“杨巴茶汤”,成为津门名小吃。
琼瑶和平鑫涛,对号入座即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的功劳更大?皇冠的财产谁应该分得更多?谁能算得清?
只是,平鑫涛写遗嘱时,不该那么自以为是,不知会琼瑶一声。
来源:小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