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淑勤有什么故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5 18:10 2

摘要:自己在这个行当已经三十年了,自己觉得粤剧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就是流淌在我身上的血液,如果失去了粤剧、自己就好像失去了生命一样。数不清多少回珠环翠绕、道不尽多少重粉墨胭脂,转寰处摇头掩袖、凝眸时宛转清啼,纤纤玉手、凌凌微步,这才成就了一个粤剧的正印花旦,她、就

李淑勤老师,有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粤剧名伶。

自己在这个行当已经三十年了,自己觉得粤剧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就是流淌在我身上的血液,如果失去了粤剧、自己就好像失去了生命一样。数不清多少回珠环翠绕、道不尽多少重粉墨胭脂,转寰处摇头掩袖、凝眸时宛转清啼,纤纤玉手、凌凌微步,这才成就了一个粤剧的正印花旦,她、就是李淑勤。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上海戏剧白玉兰奖的双料得主,李淑勤是佛山这块粤剧发祥地的一颗明珠,坐稳了剧团多年正印花旦的位置,她还有一个掌门人身份、那就是佛山市粤剧院院长。当铅华洗尽、素颜以对时,李淑勤不过是一位平常清秀文静的女子,她柔弱的双肩何以承载这份重担呢。每一次演出的后台,大抵如此,演员们清一色着水衣子,每人一个妆台、从从容容扮起来,李淑勤却不是今晚的主角,今晚的主角是李淑勤的母亲、广东粤剧界大名鼎鼎的子喉骨子腔演唱家黎佩仪,李淑勤及一众粤剧大老倌专为她从艺50周年演唱会助兴而来。习惯了在昏暗的上场门看着那流光溢彩的舞台、见惯了后台勒头扎靠的粤剧名伶们,这便是李淑勤自幼耳濡目染的梨园行,李淑勤的父亲已过世,生前也是广州市粤剧团的乐团主胡、负责音乐设计,生来梨园行、似乎就是李淑勤最自然而然的命运了。母亲说:“小时候,三岁、自己就让她进全托,我们需要离开家、去下乡演出,她就寄托在姑姐、叔叔或者公公婆婆家里,所以她就习惯个性比较独立、比较强。”彭炽权说:“她对艺术上的要求一般那样、死做滥做,不是,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思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12岁那年,李淑勤进入广东粤剧学校、专攻闺门旦,6年戏校时光的打磨、李淑勤出落得光彩照人,加之一副天生清丽而富磁性的嗓音、谁都看到这是一块璞玉。当时她还没毕业,红豆剧团在戏校里发现她是尖子,红线女老师就叫她过去,派角色粤剧《家》里面鸣凤,度身做衫,想着已经要过去那边了。但是此时的李淑勤已经心有所属,就在家对面的平安大戏院常常有佛山青年粤剧团在那里演出,时不时从戏院里传出来的优美唱腔、让李淑勤心生出一种向往。彭炽权讲:“有一次自己去粤剧学校,在门房和人聊天,她就走出来,叫自己一声、彭哥,自己说怎么啦、毕业了哦,她说、是呀,我去你那里好不好,自己说、欢迎啊,那个时候我们团就没有花旦,那个时候哪个师妹来都好,只要你肯做、我都接受。”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移民加拿大,芳华十八的李淑勤就这样只身从广州来到了佛山青年粤剧团。佛山,乃粤剧之乡、琼花会馆、红船子弟、祖庙万福台,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厚重的戏曲文化积淀,而佛山青年粤剧团行当齐全、名角荟萃,在岭南乃至东南亚享有盛誉,那时候每年演出场次达260场之多,演出遍及美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地,风头一时无两。很怀念刚进团那会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少女的一种情怀在那时候,从来没出过国,自己记得那个时候去新加坡,哇、一个很漂亮的城市,很干净的一个城市,我们就开心地把鞋脱了,手里拿着鞋,光着脚在大街上跑啊、玩啊,什么压力都没有,女孩的年轻的天性释放的非常淋漓尽致。一切从低做起,无论角色大小、戏份多少,老旦小旦娃娃生、李淑勤从来不挑不拣、全力以赴。频繁的演出、多种角色的淬炼,使她逐渐领悟了表演贵在动情 动心 千人千面的戏理,站在龙套里的李淑勤分明有角儿样。有一次团里要去香港演出,原来香港的班主订了一个香港的演员,后来可能档期不合适、女演员就没法出演了。台已经定好了,新光戏院十几场,南昌戏院一个礼拜,一共就18场戏。然后班主就急了,那怎么办呢,也我们团长彭炽权。彭炽权言:“那个班主说,不如这样,你启用你的师妹啦、阿勤啊这些,你敢不敢啊。”团长就问自己,你够胆吗,自己说老板都不担心,团长、你放心,我为什么不敢啊,那时的李淑勤刚过19岁、进团才一年多,从接戏到正式演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十来套大戏,至少有6个剧目是全新的,为此、李淑勤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那段时间练功是非常非常累的,人家一天三班、自己是一天五班六班,一早就是把闹钟调到四点来钟起来背剧本,在学校的时候自己的毯子功、翻跟头自己是最弱的,经常不及格,那么居然出来以后、《白蛇传》还得翻高难度的《盗仙草》钓鱼,还有踢枪,自己记得打靠背旗、用背旗挑枪踢枪,确实对自己来说很大很大的挑战,自己那时候可能思想没杂念,很简单、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只要有水给我、我就吸,有水给我、我就吸,所以自己就是很短时间把所有戏背下来。彭炽权说:“自己有时要去新加坡演出,交代剧本给她,你四天看完它、回来就要跟你做,从新加坡回来、同她排,她真的行。”甭管演的好不好,起码我能演、我上了舞台我能唱,好不好、就不说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担纲演出,李淑勤就在香港一炮而红,青春靓丽的她扮相优美脱俗、唱腔圆润悦耳,加上又能文能武、可谓声色艺俱全,香港媒体盛赞来自广东的李淑勤是粤剧界的又一奇葩,新加坡的媒体则把她誉为“踢枪皇后”。武行内的话,你是不是这个位置的人、上舞台就知道了。19岁的李淑勤当之无愧的成了佛青的正印花旦,随后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李淑勤常常是一连演十几个晚上不在话下,不过这样的日子持续没几年、佛青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一场霜降,李淑勤身在其中。戏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可考的历史、昆曲600年,京剧200年,粤剧400年。无论是作为祭祀和祈福的仪式,还是平常节庆和娱乐的手段,戏曲在中国受到了数百年的追捧,但是随着90年代经济大潮的来临,电影、电视、流行歌曲、歌舞厅等多种娱乐方式出现,一直中兴的粤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佛青来说打击更大的是、一直坐镇的大老倌彭炽权因病离去,没有了文武生,当家花旦又才二十出头,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佛青一落千丈。其实自己是一直见证着200多场、到一年可能才几十场,心里是挺难受的,就看着整个队伍演出少、收入少,那时候我们团为了生存、也组织一些小分队,人家夜总会除了川剧的变脸,然后我们在里面就是踢枪,《白色传 水漫金山》里的踢枪、我们那些刀马旦的演员,还有那些龙虎武师、抛枪那些就在里面表演。市道的低迷、人才的流失、收入的不景气,粤剧演员在社会上不受尊重,纷纷下海,这都是李淑勤身在其中能感受到的切肤之痛,还是自幼对粤剧的那份钟情、李淑勤坚持了下来。珠海、深圳、广州几个大的粤剧团也不失时机地向她抛来橄榄枝。省粤剧院是叫了自己两次的,应该有一次不敢去,另外一次是不能去、因为是在团里最艰难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候、你不能离开,你离开的时候就是雪上加霜啊。1995年,因为没有文武生,佛青排出了双旦戏《丽人怨》,这在戏行是极少见的情况,李淑勤凭此戏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等奖,第五届广东国际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拿奖、可以提升剧团知名度,可以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款项,但是、拿奖并不等于有市场,青春、想法、力气、演技,李淑勤应有尽有,但是市场的出口在哪里呢。市场上对你的不认可,因为还是年轻嘛、得想办法突围啊,出位啊,那时候想到一个可能自己能力不够,那你得借力啊。1997年,李淑勤大胆地在广州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专场,跟她配戏的是罗家宝、冯刚毅、梁耀安和来自香港的阮兆辉,跟这些粤剧的大老倌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她没有丝毫的怯场。四个不一样的男演员,都很棒很牛的前辈伴着自己,一天一场、一天一场 五天晚上不一样的戏,那个时候我们首本的戏演了一遍,然后引起了很大轰动,市场上奠定了这是一个花旦。带着整个剧团倾情演出的五个足本戏,李淑勤个人专场也成了对佛青一个最好的推广,在这次演出之后、剧团明显订单多了,戏金高了,佛青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李淑勤的时代。不论是那时候的佛青、还是今天的佛山粤剧院,自己都不后悔我当初的选择,粤剧的兴盛和衰落、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感同身受,人是有感情的、自己想我永远都不会离开它,如果真的有一天要离开、也应该是它最鼎盛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它最好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梅花奖,涵盖了59个剧种,30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是中国戏剧界优秀演员的最高奖项,是所有演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李淑勤自然也不例外。百磨焕彩、百炼成钢,入行二十多年来的积累、李淑勤在艺术上日臻成熟。2002年,她以《佛山黄飞鸿之奇情记》勇夺第八届广东艺术节八个奖项,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冲击梅花奖。我们的领导、文化局的领导,他也觉得到时候了,这个时候你该去争取这些东西了,你争取这些东西不是为了你个人、你也是为了一个团体,你的成绩就是这个团体的成绩。2004年,李淑勤凭粤剧《小周后》里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在这部从《南唐李后主》提炼出来的戏中,李淑勤扮演了一个成就了中国第一词人李煜的奇女子、小周后,一句唱、一段白、一个笑、一声叹,李淑勤塑造的形象悲凉而不哀怨、痛惜而无遗憾。对自己来说也是自己的一个里程吧,就是有了一个真正自己塑造的作品,而不是看录像、看别人演出,学别人的,这个戏应该是自己塑造、自己开山、自己表演。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佛山青年粤剧团和佛山话剧团合并、成立了佛山市粤剧院,又名佛山粤剧传习所,李淑勤出任院长,貌似一帆风顺的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坎坷,引进文武生失败让她非常沮丧,也曾遭遇过临阵换戏的波折,行政工作很分心,配合市场她又要落力演出,剧团处于上升时期、李淑勤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其实剧团好多琐碎的事情,好像刚才说的、有人同自己来讲,剧团排练场、演出场地的基建问题,这个场地有3年多了,现在才开始动工,希望能在将来不久就可以投入使用,你看明年有大奖赛。其实有的时候做院长确实是有压力的,在乎一个安全,举一个例子、那次就把自己吓死了,因为我们一直是租车的,那车的性能不是很好,全车人在路上的时候、车子开始冒烟了,烧起来了,因为自己不在啊、自己在另外一辆车里面,他们还笑着跟自己说、勤姐,没事的,你看我们都是练过功的,第一时间、没到十秒钟,一转头、整车人没了,通过这件事情、自己就说,不行,得解决我们自己的大巴,在不断地请求请求、才很不容易在社会上拉到一个大巴赞助我们,有了我们自己的第一辆大巴,那件事以后、确实的给自己深深上了一课,不能只关注演戏、谋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来源: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