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声E评 | 春晚里的幸福中国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2-05 20:42 2

摘要:此一宵,胜人间百宵。今年总台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纪录创近年新高。据初步统计,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春晚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春晚社交媒体互动量达6.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

此一宵,胜人间百宵。今年总台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纪录创近年新高。据初步统计,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春晚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春晚社交媒体互动量达6.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75%。从1983年到2025年,春晚已经走过四十余载,在辞旧迎新的除夕看春晚,依旧是万千中国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春晚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贺岁方式,无论是节目主题、服饰还是舞美,处处都透着和谐之美。在这个合家欢的大舞台上,我们看到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听到了那一句齐声的“扎西德勒”;我们张开双臂,向全球发出一起来“China Fun”的盛情邀约;我们看到基层工作者、中国军人、各行各业劳动者携手登台;我们品味《幽兰》《太平有象》等节目传达出的万物和谐共生理念……除此之外,春晚的风还吹到了异国他乡,总台CGTN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发起“蛇年fun舞挑战”新媒体互动活动,收获海外广大网友热情参与,中国真正从各个角度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画卷。

中国传统文化灿如星河、皎胜明月,拥有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从李子柒的闪亮开场到运河上的古诗吟唱,从五谷五色的美好寓意到刺绣陶瓷的精品工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白蛇传》《红楼梦》的经典人物穿越重现,还是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对榫卯结构、中轴线等建筑文化的精彩演绎;无论是舞龙舞狮的活灵活现,还是打铁花的惊鸿一瞥;无论是琵琶、古筝、古琴、二胡的抑扬顿挫,还是戏曲评弹的余音绕梁,都让观众“眼前一亮又一亮”。春晚里的“中国年”,始终舒展着东方神韵。时代日新月异,但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依然生机勃勃,焕发着新的活力、魅力、吸引力。

如今,各种智能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看春晚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便捷。今年“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达4.96亿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8.09%,直播用户人数达2.86亿人,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4.4%。与此同时,蛇年春晚在视觉呈现上也是科技感满满,各种3D技术、特效、转场的使用让直播晚会恍若电影镜头,无人机、直升机的腾空而上映照出美丽夜空,屏幕上的新能源汽车风驰电掣……科技已经悄然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秧BOT》中机器人与秧歌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传统与现代、现实和虚拟、科技与文化的精彩交织。在科技赋能之下,古今交融,虚实相生,一幅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缓缓铺展开来,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春晚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科技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生动写照。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愿新的一年,全体人民继续携手奋斗,共同绘就一幅更加绚烂多彩的“幸福中国”画卷。

来源:洪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