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专打烂片的脸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20:24 2

摘要:猫眼上的票房预测,哪吒2直接冲到87亿,中国电影票房历史的断层级第一,比遥遥领先还要领先。

《哪吒2》专打烂片的脸

朋友们,《哪吒2》已经不能用疯狂来形容。

说它是个疯批都不为过。

猫眼上的票房预测,哪吒2直接冲到87亿,中国电影票房历史的断层级第一,比遥遥领先还要领先。

记得这两年,很多导演总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不愿意进电影院。

仿佛中国电影市场要完犊子了。

结果《哪吒2》上映8天票房破52亿,最后有望87亿,直接骑脸输出。

哪里是年轻人不看电影?

有没有可能是烂片不配让年轻人掏钱?

//

现在的导演和专家总爱拿短视频冲击当遮羞布。

孩子学习差怪短视频。

年轻人宅怪短视频。

老人上当受骗怪短视频。

后来电影票房数据不佳也怪短视频。

虽然短视频该骂,但人家也不是生来背锅侠。

实事证明,中国缺的不是电影受众。

缺的是能让人心甘情愿放下手机、冒着被熊孩子踹椅背风险去电影院的好片。

//

我们烂片的操作四件套:

流量明星面瘫演技+五毛特效+强行煽情+粉丝控评。

最后还要买热搜吹[演技炸裂]。

哭不出来叫[隐忍式哭戏]。

咱是不是太隐忍了,都没看出来是在哭在笑?

自己拍几个动作戏叫[亲自上阵拒绝替身]。

拍戏不亲自上阵,你是要搞虚拟人直播吗?

拍戏擦破点皮,叫[硬汉]。

真的好硬汉,再不送医院就自愈了呢。

这类工业垃圾,连短视频平台的土味短剧都打不过——人家至少诚实,不假装自己是艺术。

就这些烂片谁爱看?

//

这届年轻人不是难伺候,而是会算账。

他们可能是中国史上最精明的消费者:

买奶茶要算热量,追星要算性价比,看电影?

那得先看豆瓣评分、刷完电影博主的评价、对比IMAX和杜比厅差价,最后还要在朋友圈问一圈。

他们对烂片的容忍度,比P2P暴雷后的投资人还低。

《哪吒2》为什么能赢?

因为它精准踩中年轻人三大G点:

特效砸钱不手软,神仙打架堪比漫威DC神仙局,年轻人要的是颅内高潮,不是PPT武侠片;

价值观不爹味,哪吒反抗天命、打破偏见的主题,比[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老套路更戳Z世代;

玩梗玩到飞起,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魔丸闹海],梗密度比《脱口秀大会》还高,看完能产出一吨表情包。

反观某些烂片:

剧情漏洞比编剧的发际线还显眼。

价值观要么爹味要么油腻。

年轻人不指着导演鼻子骂全怪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教得太好。

//

希望中国电影从业者明白几个道理。

第一个是:

观众用脚投票的时代,烂片连呼吸权都不配拥有。

第二个是:

与其抱怨大环境不好,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不如反思自己为什么拍不出《哪吒2》。

对吧,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第三个是:

市场从不辜负诚意,但专治各种不服。

《哪吒2》就是例子。

//

所有烂片导演,下次再想甩锅给[年轻人不看电影]时,建议先做三件事:

1. 打开购票软件,看看《哪吒2》49.7%的排片率;

2. 摸摸良心,问自己拍的是电影还是大型诈骗现场;

3. 实在不行,去电影院后排蹲着,听听观众是哭是笑还是用丰富的词汇问候导演问候演员。

记得哈。

观众从来不会抛弃好故事,只会抛弃不会讲故事的傲慢者。

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属于那些尊重观众智商、敬畏市场规律的手艺人,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念经倚老卖老的[老艺术家]。

最后送所有电影从业者一句话:

与其研究怎么让年轻人[重新爱上电影],不如研究怎么让自己[开始尊重观众]。

观众又不傻。

来源:烂番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