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一个俏皮古怪的哪吒形象站上银幕,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无数观众为之沸腾。如今,《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剧情、特效、人物形象、情感深度、精神内核等方面,实现自我超越,正如导演饺子所要求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2025年春节档,“哪吒”回来了。一上映,《哪吒之魔童闹海》就形成“碾压”之势,爆火出圈,打破“续集不如上一集”的魔咒。
2019年,一个俏皮古怪的哪吒形象站上银幕,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无数观众为之沸腾。如今,《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剧情、特效、人物形象、情感深度、精神内核等方面,实现自我超越,正如导演饺子所要求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好作品从来都是用心磨出来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无数次“死磕”中诞生。1900多个特效镜头、1万多个特效元素,为观众献上一场质量上乘的视觉盛宴。比如,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乱中有序也要具有美感,光这一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电影结尾部分,“两军对垒”画面的呈现也实现视效技术上的突破,从平面二维的战斗变成三维立体的战斗,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团队不断打磨、兜底,一次次精益求精,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
近年来,国漫创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国内本土题材,创新表现形式,一次次登上银幕,点燃大众热情。如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出圈,更是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化IP觉醒、崛起的无限可能。国漫是深度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中国动画要打动世界,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不能靠外包。《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不仅在于技术特效,也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精神等核心内容。太乙真人一口地道的“川普”、“土拨鼠结界兽”的搞笑、哪吒与敖丙的热血……作为观众,不仅会被本土文化特色所吸引,也会被一些人物经历触动,产生共情,这部国漫因此得以直抵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哪吒之魔童闹海》又打了一场漂亮仗,票房激动人心,更令人振奋的是国漫原创产品的爆发。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电影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国内的文化工业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动画为例,动画跟电影电视不一样,主要靠视觉特效,而这个领域,国内的集中度不够,在关键技术领域也没有完全实现中国制造。国漫可以说是一场科技、美学、故事、文化的“多方奔赴”,需要新兴技术不断变革,也需要根植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观点价值、情绪价值和视觉冲击力的多元融合,打动观众、赢得市场,“扭转乾坤”。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