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背后的历史: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权力情仇,三郎的对手从来不是宁王,而是一个女人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5 18:54 2

摘要:宁王的历史原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宪,他虽然位居嫡长,也曾在父亲李旦初次登基时被封为太子。但当十几年后,父亲再次成为皇帝,为立储为难之际,他主动表示,请父亲立有大功的三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己甘心退让。

看《国色芳华》,除了何惟芳与蒋长扬的爱情成长线之外,“圣人”三郎和宁王之前的权力较量也十分精彩生动。

宁王的历史原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李宪,他虽然位居嫡长,也曾在父亲李旦初次登基时被封为太子。但当十几年后,父亲再次成为皇帝,为立储为难之际,他主动表示,请父亲立有大功的三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己甘心退让。

当弟弟李三郎登基之后,他也毫无权势之念,并且表现出喜好声色、身边美姬环绕的情形(如剧中花鸟使蒋长扬的模样),以示胸无大志,无意争权。也因此,李宪得以平安善终,并在死后得到了皇帝弟弟给予的高规格葬礼——追封皇帝。

所以,历史上,在李隆基登基之初,与之有过惊心动魄权力较量的并不是宁王,而另外一个人,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是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的女儿、李三郎的亲姑姑。

这一家子的事情有点复杂,得从李三郎的奶奶讲起。

三郎的奶奶武则天与丈夫、唐高宗李治生了4个儿子和1个女儿。

4个儿子中,老大和老二都是有能力有本事的,只可惜,他们都斗不过更加厉害的母亲,在武则天称帝之前,都早早离世(据说是被亲妈害死的)。

剩下的两个儿子老三李显和老四李旦,先后被母亲推上皇帝宝座,又先后被母亲拉下来、又贬到外地......在母亲杀伐狠辣的阴影下,这俩兄弟全都胆小懦弱,毫无野心。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惊恐万状、如履薄冰地活下来。

终于,当女皇无可挽回地衰老后,念及亲情与继承人问题,他们才重新回到长安。

神龙政变后,三子李显被推上帝位,但他能力有限、也没兴趣当皇帝,便将权力交给了患难与共的妻子韦后。

韦后也想学习婆婆当女皇,她和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害死了李显;于是,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母女,将此时最有资格当皇帝的李旦推上皇帝宝座。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她也和母亲一样野心勃勃、权势欲很强。但她的女性身份让她无法名正言顺地成为继承人——所有大臣都反对啊!所以,她只能学母亲武则天,一边暗自培植自己的势力,一边掌握更大权力,以期水到渠成时再称帝。

李旦登基后,也没比哥哥李显强多少,他也对当皇帝没兴趣,差不多将权力平分给强势的妹妹和厉害的儿子。而面对这两个他最亲的人之间的争权夺利,更是十分烦恼,后来干脆将退位当了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李三郎。

李三郎成为“圣人”的前两年,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明争暗斗越加激烈,终于再一次演变成流血冲突。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先发制人,派亲信部队诛杀了太平公主的全部党羽。而对于太平公主本人,李三郎拒绝了父亲太上皇李旦的求情免死,赐她自尽——算是给了姑姑最后的体面。

这就是“先天政变”,这个帝王家族绵延了三代的权力情仇和流血冲突至此终于划上了句号。

将全部权力收归己手的李三郎,第二年便改元“开元”,从此心无旁骛地开始治理国家,成就了“开元盛世”这一历史伟业。

《国色芳华》中,将与李三郎争权的对象改为“宁王”,大约是可以将县主与刘畅、何惟芳与蒋长扬之间的爱恨情仇更好地编织在故事中,让他们在朝堂权谋的较量中更充分展现人性的丰富与复杂。当然,宁王肯定失败,刘畅和县主这一对,无论是否相爱,也必然是悲剧的命运......

来源: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