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开播当天,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达到了3.3668%,宛如一道彩虹惊艳了沉寂已久的电视剧市场,然而观众的风评却是两极分化严重。
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六姊妹》开播当天,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达到了3.3668%,宛如一道彩虹惊艳了沉寂已久的电视剧市场,然而观众的风评却是两极分化严重。
有人吐槽每晚两集播放间隔时间太长,亦有人吐槽某些演员在角色的塑造上不过关,甚至有人还挑出了各种不符合时代属性的问题,比如用猪皮熬油,再比如到水库钓鳖被说成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有布景与南方的地域特色格格不入,乃至小孩子个个珠圆玉润和当时生活极其匮乏相差悬殊等等。
眼下《六姊妹》我已看完5集,整体观感可谓良好,该剧以其娓娓道来脉络清晰的叙事,呈现了一幕幕中国女性成长史的过程与蜕变,按理说足以令很多观众看到曾经的自己,还能让年轻人从中窥见家里长辈所经历的不同时代,继而令日渐式微的情感再次获得升华,多好的价值引导,怎么就被吐槽成了这样呢?
说句公道话,该剧的播放形式确实不怎么友好,这一点我倒是认同。但接下来的诸般吐槽,我却要进行一番反驳。现在的人肯定是不会拿猪皮熬油的,都是用猪肥膘和猪板油了,然而当时可没这个条件,再者我觉得应该不是在用猪皮熬油,而是在用猪皮弄油滋啦,目的就是为了给刚生产完的刘美心补身体。
后来被汤老婆子拿走的那碗猪油,应该是经过多次熬炼油滋啦,一点点才积攒出来的。肥猪肉在肚子里普遍缺油水的年代可是紧俏的很,有钱都未必能抢到,为此用猪皮代替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何家丽因为到水库里钓鳖,后来被汤老婆子举报,继而被市场管理人员找上门,说成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戏剧冲突的设置,我同样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两个小屁孩肯定不是在野外河道里钓鳖,若是没人管的野外真能轻轻松松钓上两只那么大的鳖,别人为何都不去钓呢?肯定是公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再说下布景不符合现实和小孩子都长得珠圆玉润这两个所谓的槽点。南方地区真的到处都是小桥流水么?老何家住的那片赶巧没有河道呢,市区内也不可能到处都有小桥流水吧,毕竟淮南不是什么水上威尼斯。其实老何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而言还算不错的,要知道何常胜可是在外贸局工作,大小还是个坐办公室的,刘美心也是酿造厂的正式职工,那个年代能吃上饭饿不着,足以说明了老何家的生活状态。吐槽小孩子个个珠圆玉润更是扯犊子,脸蛋胖乎乎分人,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脸盘大爱长肉,这跟吃的好坏无关,甚至有人喝凉水都爱长肉,这纯属吹毛求疵了。
看到还有不少人在吐槽邬君梅的演技,说是她塑造的刘美心,眼睛里没有母爱光辉,尤其是对待长女何家丽时,总会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刘美心在小说里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狭隘的女人,何家丽打出生那天起就被刘美心嫌弃,这也是何家丽跟奶奶生活在老家的缘故。何家丽实则是刘美心的第二个女儿,真正的大女儿夭折了。算命先生说,刘美心的第二胎本应是个男孩,因为何家丽的命硬抢了投胎的机会,为此刘美心才一直看不上何家丽。
刘美心在小说里共计怀过九胎,她是不想要这么多孩子的,都是何常胜偏要生。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匮乏,本来吃的就不够,再生下一大堆,刘美心就更觉得自己被亏待了,所以她才会对自己的孩子一直都冷冰冰,这也是后来刘美心要把老五送人的原因。感觉剧里改编的幅度确实不少,生下老五后是因为何常胜有怨气,最后刘美心迫不得已才想要把孩子送人,而原著里却是刘美心想要把孩子直接丢掉,心狠至此又怎会对子女好呢。
刘美心比较贪嘴,每次生产完家里的好东西都得让给她,剧里何家丽也曾挑明过。当时的何家丽还是个孩子,因为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偷吃了奶奶熬的油滋啦,这东西当时是留给刘美心补身子用的,所以在刘美心得知油滋啦都被大女儿偷吃后,她才会表现出满脸的不痛快。
最初的老何家,只有何老太太对何家丽好,就连作为父亲的何常胜,同样是不怎么待见这个大女儿,但后来看到何家丽处处护着他,这才逐渐转变了态度,而刘美心直到最后依旧是本性不改。有处镜头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何老太太曾带着何家丽上山挖了些野菜,回家后和了些高梁面做成饼子,当时大家吃的都很香,只有刘美心咽不下去,这就是吃独食吃惯了造成的毛病,对此又有观众吐槽邬君梅的吃戏不过关,殊不知是压根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邬君梅的演技同样是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演员与角色的年龄差确实有点大了,以近60岁的状态出演不到40岁的角色,乍一看有些不适应那是肯定的。何家丽刚出来时也就10岁左右,刘美心最多不会超过40岁。演员与角色的不匹配,的确容易令人看着出戏,但这又是没办法的事情,像《六姊妹》时间跨度这么大的电视剧作品不多见,该替换的演员也都替换了,我们不能苛求让真正的主演只是去收个尾吧,关键是收视还得大牌演员来扛,青年演员想要一镜到底同样不现实,你说是不是?
何常胜的扮演者刘钧比邬君梅小6岁,他看上去就能好一些,而等到梅婷、陆毅、李晨这些演员出场后,观众势必还要继续适应一段时间,毕竟都是快50岁的年纪出演未婚青年男女,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些违和感的。
总之,该剧最大的问题并非上述的那些杂七杂八的,而是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明显差了些,这是年代剧里最常见的弊端,只能靠剧情的发展逐渐去适应了,再无他法。最后顺便问一下,《六姊妹》大家看了没,感觉如何呢?不妨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吧!
来源:正向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