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档票房大战即将落下帷幕。《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53.68亿元总票房(截至发稿时数据)稳居冠军宝座,成为无可争议的“最强王者”。
2025年春节档票房大战即将落下帷幕。《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53.68亿元总票房(截至发稿时数据)稳居冠军宝座,成为无可争议的“最强王者”。
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上,影视院线板块行情出现两极分化,除《哪吒2》的主投方、发行方光线传媒20cm涨停外,板块其余个股均表现平平,甚至不尽人意。
光线传媒成春节档最大赢家
今年春节档影片参与者中,A股上市公司含量极高。除《熊出没·重启未来》为华强方特主导外,其余5部影片,均由相关上市公司主导。
《哪吒2》的主投方、发行方是光线传媒。《唐探1900》背后则站着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猫眼微影、上海电影等公司;《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由北京文化、阿里巴巴影业出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中国电影、横店影业出品;《蛟龙行动》由博纳影业出品;《熊出没·重启未来》由华强方特、中国电影、横店影业等出品。
作为《哪吒2》的主投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无疑是2025年春节档的最大受益者。截至记者发稿时,《哪吒2》票房已达到52.97亿元,位居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榜第4位。
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曾创下50亿元票房佳绩,助推光线传媒迎来业绩高光。
光线传媒全资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参与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1》,于2019年7月26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公司公告,截至2019年7月29日,光线传媒来源于《哪吒1》的营业收入(票房收入)区间约为2.03亿元-2.43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亿元。
如今,《哪吒2》延续前作热度,业内认为,光线传媒或可能因此再度迎来业绩的爆发性增长。浙商证券分析称,《哪吒2》的主投方为光线传媒,一般主投方投资占比约40%以上,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哪吒》出品方有5家,其中四家为公司本身或参投公司,因此按70%估算,扣除院线票房分成等,若最终票房为70亿元,则公司有望获得19.3亿元营收,考虑部分制作成本前期已摊销,2025年一季度的利润水平有望大幅提升,但又考虑到宣发费用等在当季产生,结合前作《哪吒1》的情况,预计2025年一季度公司利润水平有望超12亿元。
黑马不多,《封神2》《蛟龙行动》翻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春节档整体票房表现亮眼,但并非所有参投的影视上市公司都能乘风而上。其中,北京文化和博纳影业的两部续作《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和《蛟龙行动》就未达到市场预期。
此前,《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后,累计票房超过26亿元,《红海行动》也曾以36亿票房成为当年内地电影票冠。然而,今年春节档《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票房为10.15亿元,仅达到上部作品票房的40%;而《蛟龙行动》则以3亿元的票房位列第六位,票房还不足上部作品的10%。
市场低迷背后,这两家上市公司业绩压力尽显。
从北京文化2024年三季报来看,公司业绩表现堪忧:营收仅0.99亿元,同比下降28.06%;归母净利润亏损0.4亿元,连续多个季度亏损。
此外,博纳影业的成绩也不容乐观。2024年三季报显示,博纳影业营业收入9.6亿元,同比下降27.35%;归母净利润亏损3.54亿元。
而在二级市场方面,市场资金对票房未达预期的影片投资方,毫不留情地用抛售表达了失望。
2月5日,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除光线传媒20cm涨停外,北京文化、横店影视、博纳影业10cm跌停,中国电影大跌近9%,万达电影则高开低走,最终收跌超3%。
不过,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定格在95.10亿,大幅超过去年春节档的80.16亿,刷新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以及多项细分类目纪录。有券商表示,优质供给驱动下,2025年观影需求和电影票房有望修复,建议关注2025年贺岁、春节档重点影片的出品方以及院线、票务公司。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展望2025年春节档,作为全年中最重要的档期之一,春节档具备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票房的潜力,2025年春节档期内影片供给充足,叠加国家政策层面,多地的观影补贴能够覆盖春节档,有助于进一步刺激观众重回影院,释放电影消费潜力,票房有望迎来强劲表现。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