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张艺谋,人们总会想起巩俐、章子怡这些“谋女郎”,却鲜少有人记得,在他寂寂无名的岁月里,曾有一个女人,用她的青春和才华,为他铺就了通往电影殿堂的第一块基石。她,就是肖华。
本文作者 | 老A
责任编辑 | 蓝橙
策划 | 蓝橙
提到张艺谋,人们总会想起巩俐、章子怡这些“谋女郎”,却鲜少有人记得,在他寂寂无名的岁月里,曾有一个女人,用她的青春和才华,为他铺就了通往电影殿堂的第一块基石。她,就是肖华。
故事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的肖华,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北京女孩,因为家庭的变迁,她来到了西安,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中学生。
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人——张艺谋。
这个才华横溢却家境贫寒的青年,他的才华和坚韧吸引了肖华。
两人因为经常一起出黑板报、参加文艺活动而渐渐产生了情愫。
那时的爱情,简单而纯粹,没有物质的诱惑,只有心灵的碰撞。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有情人。当张艺谋被安排下乡插队时,肖华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她本可以留在城里,享受安逸的生活,但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随张艺谋,一起踏上了艰苦的下乡之路。
在下乡的日子里,肖华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她帮张艺谋补袜子、洗衣服,甚至在张艺谋生病时,亲自学着为他打针、做饭。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深深地打动了张艺谋的心。
他也用同样的深情回应着肖华,两人在艰苦的岁月里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
然而,当张艺谋在肖华姐夫的帮助下,破格进入了北电的摄影系后,两人的命运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肖华为了张艺谋,放弃了三次上大学的机会,她以为自己可以就这样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白头偕老。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张艺谋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
而肖华,却依然是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1983年,肖华生下了女儿张末。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幸福的开始,却没想到,这却是她婚姻破裂的预兆。
在张艺谋拍摄电影期间,肖华从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女人的情书。
那封信,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进了肖华的心。
那个女人,就是巩俐。张艺谋和巩俐因戏生情,他们的爱情如火如荼,完全不顾及肖华的感受。
肖华曾试图挽回这段婚姻,但张艺谋却冷冷地说:“我的感情已经回不来了,我想和她在一起,过另外一种生活。”
面对张艺谋的绝情,肖华的心死了。她同意离婚,两人就这样在西安办理了离婚手续。
肖华感觉自己的人生塌了半边天,她需要倾诉,需要把往事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与过往做彻底的告别。
于是,肖华开始撰写自传《往事悠悠》。她用最真挚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与张艺谋的点点滴滴。
从相识、相爱到离婚,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这本书,不仅是对她过去生活的回顾,更是对她内心伤痛的宣泄。
肖华的自传《往事悠悠》写得非常艰难。她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照顾女儿,只能在女儿睡着后,才能静下心来写作。
回忆往事对肖华是残忍的,她不得不一次次撕开心灵的伤口,经常一边写一边哭。
然而,当肖华的自传即将出版时,却遭到了张艺谋的阻挠。他认为这本书不具备文学价值,并且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面对张艺谋的施压,出版社将书稿从印刷厂调回来,再次进行严格的审查。
但肖华很坚强,她不再软弱。她坚决要出版这本书,让世人知道她和张艺谋之间的真实故事。
最终,出版社顶住压力,于1992年将《往事悠悠》出版了。
这本书上市后,被读者抢购一空,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张艺谋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是媒体的炒作给他带来了压力。
他以为肖华在贬损他,其实肖华在书里写的是他的奋斗、他的成长、他的喜怒哀乐。
肖华的文字是克制的,没有刺伤张艺谋,她将感情的巨浪隐藏在心底。
离婚后,肖华孑然一身,再也不谈感情。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陪伴她成长。
她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天。
如今的肖华,已经走出了婚变的阴影,她活得通透而清醒。
她住在北京的一个小区里,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
而张艺谋呢?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大导演。
他和巩俐的爱情故事也曾经轰动一时,但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
后来,他遇到了陈婷,一个比他小31岁的女孩。两人相差悬殊,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陈婷为张艺谋生了三个孩子,成为了他的最终伴侣。一家五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在张艺谋功成名就的背后,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
是否还记得那段纯真而美好的初恋时光?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首这段往事时,或许会为肖华的坚强和乐观而感动,或许会为张艺谋的决绝和背叛而愤慨。
但无论如何,这段往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而肖华和张艺谋,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他们或许不会再有交集,但那段爱恨交织的往事,却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页。
来源:健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