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90亿!小哪吒赢麻了,可一些糟糕的事,也在国内电影圈发生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6:20 2

摘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北北

春节档历来是电影界“神仙打架”的时刻。

今年也不例外。

从官宣定档的那一刻起,2025年的春节档就注定不凡。

《射雕》《唐探》《封神》《蛟龙行动》。

喜剧、武侠、神话、情怀,要啥有啥。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这些“大片”却全都输给了动画片《哪吒》。

而随着小哪吒的爆火,电影界的“遮羞布”也被纷纷扯下。

傲慢、自大、没文化、弄虚作假。

电影界这些糟糕的事情,是时候改变了。

要说起今年的春节档。

小哪吒可以说是“最大赢家”。

截止到2025年2月0时。

电影《哪吒》两部的票房顺利破百亿。

成功进入了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四。

而正在热映的第二部《哪吒2》也以8.5分的超高评分。

位居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榜首。

谁也没想到,在徐克、陈思成、乌尔善等大导演的包围圈中。

会是一部动画片杀出重围。

不仅口碑票房爆棚,甚至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名场面。

不少已经濒临倒闭的影院,都因为哪吒重新“活了过来”。

河南郑州、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

甚至为哪吒开了千人礼堂放映

网上甚至有影院自称。

一天时间就排了99场哪吒,几乎场场爆满。

网络上对《哪吒2》的讨论度,更是一度突破上亿浏览量。

《哪吒2》上映首日的票房就破了4亿。

上映一周以来,连续5天实现了票房逆跌。

单片排片量占据了市场总额的35%。

单片票房直接占据了整个春节档票房的50%以上。

这个成绩,不仅在今年的春节档一骑绝尘。

在整个春节档影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去年春节档的票房榜首是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

即便有着贾玲怒减100斤的噱头。

《热辣滚烫》春节期间的总票房也只有27.47亿。

后来延长下映之后,总票房也只有34亿。

可哪吒上映一周,单片票房就超过了50亿。

直接是《热辣滚烫》的两倍。

一部动画片能有这样的成绩,简直堪称奇迹。

而但凡看过《哪吒2》的网友几乎清一色都是好评。

不论是从制作、剧情、立意还是态度上。

这部动画片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2020年《哪吒1》上映时,就曾经在网上引起过一次热议。

当时国内的动画电影正在起步时期。

《哪吒》和它同期的《大圣归来》可以说是给国漫注入了强心剂。

光是画面和特效就足够引人注目。

更不用说,这部动画还是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

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最火的时候。

哪吒的知名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甚至成为了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

也正是因为有了《哪吒1》的成功。

《哪吒2》没上映的时候,就直接把观众的预期拉满了。

要知道,续集做不好很有可能会变成“狗尾续貂”。

但《哪吒2》的制作团队却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

《哪吒2》和第一部相比不仅画面更加精致了。

故事情节也更加流畅,不仅有搞笑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的哲理。

哪吒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和敖丙之间的友情都令人动容。

申公豹表面“反派”,实则为国为民的形象,更是让无数人印象深刻。

究竟什么是魔、什么是仙、什么是神的问题贯穿全片。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台词振聋发聩。

不仅一句话说清了《哪吒2》的立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整个“电影圈”的现状。

让电影圈的那些“糟糕事”在哪吒的衬托下无处遁形。

《哪吒2》的爆红不同。

今年春节档的其他几部影片不论是从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堪称“惨淡”。

唯一比较拿得出手的,只有陈思成导演的《唐探1900》。

唐探本身就是陈思成一首创建起来的大IP。

这次又在探案之余加入了华人劳工、排华法案等家国情怀。

总体上无功无过,算是合格的商业片。

而与之相对应的。

《封神》《射雕》《蛟龙行动》等知名大导、超级IP的陨落。

同样是多年磨一剑的神话题材。

同样是第一部广受好评的续集之作。

《封神》和《哪吒》的口碑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边《哪吒》一片好评,不少人都喊着赶紧出第三部。

那边《封神》却在电影路演现场被观众“贴脸开大”当众批评。

《封神》的观影评论区几乎清一色都是“失望”。

殷郊阿凡达一样的“法天象地”更是成为了全网的笑柄。

和《封神》有着一样处境的电影还有《射雕》。

《射雕》本身就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自带流量。

导演还是“武侠老怪”徐克。

所以没上映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

可真到了上映的那一天。

观众们却纷纷直呼失望,评价顷刻之间两极分化了。

剧情单薄、选角迷惑、特效夸张。

灰头土脸的黄蓉、手无缚鸡之力的郭靖。

整部电影根本不像武侠,倒像是仙侠或者奇幻。

即便有流量小生肖战领衔。

也还是免不了票房扑街的命运。

同样票房惨淡的还有《蛟龙行动》。

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

《蛟龙行动》也属于自带流量的那种片子。

军事动作题材,又有家国情怀。

怎么算应该都不至于扑成这样。

可坏就坏在这部电影的营销太过。

自称台词涉密,却又大肆宣传。

上映前多次发视频强调女演员蒋露霞为了电影的付出。

号称要在动作电影中展现女性力量。

可结果蒋露霞在剧组拍了一百多天,戏份却只有几分钟。

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牺牲”了。

这些事情都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大IP纷纷扑街。

反倒是《熊出没》和《哪吒》等没什么宣传的动画片杀出重围。

今年的春节档票房现状堪称“魔幻”。

不过比这更加“魔幻”的,是这些所谓电影人的态度。

面对动画片的反超和网友的批评。

这些所谓知名“大导”们的反应也非常值得细品。

2025年1月。

春节档的五部影片都派出了主创参加了微博之夜的宣传活动。

在介绍作品时,五部电影的站位引起了观众的热议。

站在舞台正中间的是徐克执导的《射雕》剧组。

紧挨着《射雕》两边的分别是《封神》和《唐探》。

动画片《哪吒》和《熊出没》只能站在舞台边边。

可真到了上映的时候。

却反倒是这两部只能站在舞台边角的动画片杀出了重围。

究其原因,还是观众已经不再迷信所谓的“流量”“名导”和“情怀”。

观众真正想看的是用心、不糊弄人的作品。

而《哪吒2》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

导演饺子虽说年轻。

但却比徐克、林超贤、陈思成、乌尔善等导演多了一份努力和谦逊。

这一点,从他的采访中就能看出。

同样是要花费重金做特效。

饺子不迷信外国权威。

带着国内的制作团队一点一点抠细节。

同样是以特效好著称。

乌尔善却用几亿的投资,做出了令人贻笑大方的“蓝精灵”殷郊。

同样是中国神话题材。

哪吒集合了古今的价值观,在剧情燃爆的同时,还给了观众很多思考。

乌尔善却因为“丑化”原始天尊、通天教主而被全网痛批。

同样是被网友批评、玩梗。

饺子能结合网友对第一部“哪吒太丑”的意见。

在第二部中创作出了“灵珠版哪吒”。

乌尔善却在观众当面痛批《封神》时选择侧身逃避。

同样是自带流量的大IP。

哪吒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全靠网友口口相传的“自来水”。

《射雕》却被爆出疑似有粉丝刷票、锁场等行为。

《蛟龙行动》也是因为不当营销败光了观众的好感。

更关键的是,有网友发现。

2025年1月28日。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发微博包场春节档的六部电影。

但只有《哪吒》《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的官微回应了他。

一直到网友把这个尴尬的情况发到网上之后。

《唐探》《蛟龙行动》才后知后觉的在三天以后补上了感谢。

《射雕》和《封神》的官微到现在都没动静。

这么一对比,主创的格局高下立现。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发现。

过去春节档的电影都会进行梦幻联动。

一旦某一部电影的票房超过了另一部。

被超的电影都会做海报恭喜后来者

这种互相交流、互相恭喜的状态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可如今的春节档却处处都是竞争和傲慢,观众自然不愿买账。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众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主创是否真诚、用心,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在这里也要奉劝影视从业者。

与其挖空心思搞营销,不如多花时间打磨剧本和制作。

那些打着“情怀”“流量”的旗号圈钱的作品观众是真的不会买账了。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哪吒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4.光明网.2025-02-05

一影院给《哪吒2》开2000人大厅?官方回应.光明网.2025-02-04

全平台口碑断层第一!终于懂了为什么“哪吒2”用了5年.扬子晚报.2025-01-30

《封神2》路演现场观众情绪失控,质问导演乌尔善.极目新闻.2025-02-05

来源:今娱良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