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想就在一个月前,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可以说是愁云惨雾,各种唱衰的声音纷至沓来,中国电影的声誉几乎与中国足球接近,任谁都来骂一嘴踩一脚。
倘若只用三个字来概括今年春节档的神迹,自然就是:
给我破!破纪录的破!
作者 | 连城易脆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95亿+!宛若神迹一般的2025年春节档就此诞生!
事实证明观众并没有抛弃电影和电影院!这场事关中国电影市场生死存亡的保卫战不仅赢了!而且赢得相当漂亮!
想想就在一个月前,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可以说是愁云惨雾,各种唱衰的声音纷至沓来,中国电影的声誉几乎与中国足球接近,任谁都来骂一嘴踩一脚。
而此刻,破纪录如同砍瓜切菜的2025春节档可以说一扫此前的阴霾,给电影市场注入了可以说是以吨计的信心!倘若只用三个字来概括今年春节档的神迹,自然就是:给我破!破纪录的破!
01
大片带动观众扩容 市场迎来全新拐点
2025年春节档所有打破的纪录中最值得欣慰的是各种人次纪录的提升!
这几年,虽然各种票房屡创新高,但是主要还是依赖于票价的大幅提升,实际的观影人次其实始终处在一个瓶颈期,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出现明显的萎缩。这给电影市场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从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单片近4000万人次到2017年《战狼2》1.59亿人次,再到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可能创造的新的单片观影人次纪录,而整个档期的观影人次体量也达到了2亿级别。相较票房而言,人次的增长才是电影市场最核心的指标!
而这次除了单片,单日大盘、整体档期的观影人次都得到了史诗级的拔高,意味着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平时不怎么看电影的路人群体入场,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了一波新鲜血液,不仅给当下,也为未来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空间,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扩容!
而今年春节档另外一个值得欣喜的点在于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顶级动画电影再次带领中国电影的制作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不要迷信国外的制作团队,外国团队因为傲慢与偏见并不会给中国大片匹配一流的制作人员,而且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就会导致额外的沟通成本。
最后还是选择国内的公司来完成制作,哪怕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死磕,但是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呈现更好的效果。
而类似的,《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什么叫产业升级,这就叫产业升级,靠着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电影不断突破中国电影技术的边界!
由此,2025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必然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开启一个新的阶段。
接下来,单片100亿、春节档100亿,将会成为新的野望,同时观众对于电影的口味也会因为这一部部大片的出现而被大幅度地提高审美阈值,必然需要更大规模、更加精良、更切中时代情绪的电影才能满足相应的口味!
02
春节档期马太效应 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春节档虽然总能制造各种票房神话,能上牌桌的玩家都有机会一夜暴富,但是同时他的马太效应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半赢家一半输家也已成为一种常态。
于冬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承载了中国第一部潜艇电影期待,也担负着博纳扭亏为盈重任的《蛟龙行动》,这次的市场表现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倒数垫底的票房和杯水车薪的排片与电影的巨大投资和超大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也让出品方博纳的老板于冬难掩心中的愤懑,先后发了2条朋友圈,洋洋洒洒痛陈自己对电影遭受不公的无奈和为了给市场供给大片的坚持,可谓"椎心泣血,字字有痛”。
而这样的表述的确换来了一些从业者的理解和支持,单日票房和上座率也有所回暖,后续还是有一定走长线的机会。
同时面对这样的陈词,更无需冷嘲热讽、落井下石,毕竟于冬提及的粉圈互黑乱象和工业大片的匮乏的确是行业命门所在,是值得重视的。
曾几何时,于冬的博纳凭借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胜利三部曲(《长津湖》《中国医生》《无名》)等主旋律电影大杀四方,奈何时也命也。
如今也只能以“绝不撤档”的方式站着死!不可谓不壮烈!
王长田:我有一个70亿的梦想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其实光线的出品发行战绩从来都不太稳定!
在2023年5月份,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在北电影视金融班的课堂上给《哪吒之魔童闹海》许下了70亿票房的宏愿!在当时看来,这个数字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被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种丧失理智的期待。
且在此后的一年里,虽然《第二十条》取得了春节档票房季军的佳绩,但是也连续撤档了3部电影,《透明侠侣》《她的小梨涡》《小倩》等三部由光线主控的电影,其点映表现均不佳,也让市场对其后续其他项目的发行不免产生担忧。
不过这次哪吒相当争气!王长田70亿的梦想即将实现!甚至可能还会继续加码,根据灯塔专业版AI的最新票房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落点已经上调到了惊人的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光线,最近7年未曾缺席春节档的另一大玩家则是猫眼,可谓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春节档7战7捷,未尝败绩。今年主发的《唐探1900》是唯一抵挡得住《哪吒2》猛烈攻势的电影。
而光线正是猫眼的最大股东,王长田同时也是猫眼娱乐的董事长!可谓今年春节档最大赢家!不得不说,成立彩条屋、控股猫眼都是非常成功的战略投资。
影院救星千年老二陈思诚
产品经理的含金量还在继续上升。
导演陈思诚曾经也因为影评人对其“产品经理”这样的称呼而感到内心委屈,毕竟这个名词更多意味着算计、精明。而如今他似乎也可以更加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叫法,特别是在众多影院人心里,他的名字已经等同于票房等同于救市了,这在亟待市场复苏的当下,稳稳地产出票房是难能可贵的。
《唐探1900》依然没有辜负影院经理,这个系列第三次拿到春节档票房亚军!同时在2025年2月1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个票房破100亿的电影系列!
而且《唐探1900》虽然评分不算突出,但是其整体口碑明显回暖,再加上其出色的票房表现,使得“产品经理”的头衔也逐步化贬为褒,甚至不少影评人和从业者呼吁,中国需要更多的产品经理式的导演。
香港导演尚能饭否
强如徐克这次擎起武侠电影的旗帜似乎也有点儿力不从心。
原本金庸+徐克的招牌还是让人颇为期待的,奈何这次《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发挥确实跟观众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当然电影对于各种神功的可视化呈现还是颇有亮点的,以及在一些戏码中还是可以感知到徐氏武侠电影的独特味道,只是武侠电影的中兴可能得留给后来者去完成了,这次也算是一次积极宝贵的尝试!
另外你也会发现香港导演确实已经不再是票房灵药了,经过统计,近2年香港导演在内地最高的票房都未曾达到7亿。
他们的确深谙各种商业类型片的技巧,而且出活儿也很快,但是他们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对于电影技术的突破、对时代情绪的把握方面可能还有需要提高的空间。
成也乌尔善败也乌尔善
路演已然卷出天际,
《封神第一部:朝哥风云》成功的路演被业界奉为绝佳的宣发案例,于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依葫芦画瓢,并超级加倍!开创了用放映前作来宣传续作的路演先例,寄希望于复刻第一部的自来水热潮。
可惜事与愿违,由于魔家四将和三头殷郊的特效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以及部分剧情设置观众存在不同的意见,再加上性别议题的干扰,使得第二部出现了一定的口碑分化,当初第一部观众有多爱之深,在第二部就有多责之切。
或许导演乌尔善也觉得心中纳闷,为何两部电影的市场走向可以如此截然相反?
其实客观来看,《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整体特效水平是优于第一部的,且剧情更加集中流畅,只是一片一命,当观众的焦点都集中在电影的不足上,就自然会显得力不从心。当然,后续依然还有一定的市场释放空间,需要顶住压力继续努力!
如今只能希望导演乌尔善可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看看《封神第三部》能不能重新一战封神!
走过一轮生肖的熊出没
春节档钉子户·名作之壁——熊出没系列终于走完一整轮生肖!
这次虽然受《哪吒2》的市场挤压,导致《熊出没·重启未来》的票房远不如前三年,但是想必这部电影依然可以取得盈利,不愧是院线动画电影最长寿的IP。只是在故事内容的创新和IP进一步的衍生开发方面可能需要再努力突破一下。
而今迈步从头越,结束了科幻五部曲的熊出没系列也将开启新的旅程,期待下一轮生肖光头强和熊大、熊二可以带来新的惊喜和表现吧。
03
无序竞争需要警惕 繁荣市场下的隐忧
危机危机,危险与机会总是并存。
虽然2025年的春节档以仅仅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1/5的票房任务,让人惊呼咋舌!但是在繁荣的背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无序竞争带来的市场乱象,是值得警惕的,否则就会成为定时炸弹,早晚会给中国电影带来不可逆的严重伤害。
比如这次由于春节档的火爆,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竟然有一些个别影城明目张胆地出售手写票、无座票、台阶票,这绝对属于违规行为,且很大概率会出现偷票房的情况。并且这样的操作也严重伤害到观众的权益,影响到观影体验。
比如各大片方为了“撕排片”,纷纷以停密钥作为威胁手段,部分发行人员跟影城之间甚至恶言相向,确实有点儿“刺刀见红”的意思。
虽然这的确可以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排片产出,但是也显得以邻为壑,可能伤害到彼此作为合作伙伴的长久关系,需要探索更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排片博弈方式。
除此之外,像粉圈带来的各种乱象依然严峻,缺少更具广泛认同的电影评价体系也始终困扰着行业。
电影从业者依然要抱着“常怀千岁忧”的状态去不断夯实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居安思危,特别是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的“关于中国电影的六个知道”值得反复咀嚼复习,只有把这6个问题进行根本性的解决,才能真正让中国电影市场脱胎换骨、完成跃升!
04
情人节档双片接棒 电影大年呼唤大片
按照往年惯例,每每春节档结束,都会遭遇一个显著的片荒期,从而造成巨大的票房塌陷,抵消了一部春节期间创造的产出。
因此如何延续2025年春节档观影热度的重任,接下来就落到了即将在情人节上映的《美国队长4》和《花样年华》的身上。
前者也利用春节期间的超高流量,在不少地标性影城投放了颇为喜庆的立牌来进行宣传,但是近几年漫威电影的颓势,也让不少人为这部续作捏一把汗。
而王家卫的这部艺术电影则是25周年导演特别版,号称全球最长,还特意发行制作了像IMAX、杜比影院等巨幕厅版本,老片能否焕发新春值得关注!
除此之外,台湾恐怖电影《诡才知道》、斩获金球奖入围奥斯卡的《猫猫的奇幻漂流》、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的《想飞的女孩》也都已定档。
当然光这几部是远远不够的,市场呼唤更多的大片和佳片,除了重大档期外,只有把日常周末档期也能运营得当,培养更多的人形成观影习惯才能让市场的繁荣持续下去。这也对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产能和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跳票了不少电影,所以2025年那些库存项目、已经杀青的电影希望都可以顺利上映。
而今年也适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因此2025年全年电影市场值得一个更加漂亮的数字和成绩!也祝愿大家蛇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看到更多值得你铭记终生的好电影!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
”
我
来源:四味毒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