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陪女儿去看《哪吒2》的时候,说实话,我一看到出场不多,但很出彩的石矶娘娘形象时,有点意外。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陪女儿去看《哪吒2》的时候,说实话,我一看到出场不多,但很出彩的石矶娘娘形象时,有点意外。
这和我之前看过的石矶娘娘,完全是两个人?
印象中的石矶娘娘,是这样的:
可《哪吒2》版本,是这样的。
刚开始还以为是导演故意丑化她,可看完她的片段,我才知道,导演这个人物建模的深意。
她实在是可爱、有魅力,精神内核强大,自信绝不内耗。
明明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白幼瘦美女,可她偏不,就喜欢胖嘟嘟壮壮的感觉。
对着魔镜一个劲地问“谁最美丽”,哪怕收到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肯定答案,她也不盲目自信,说“我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理,你给老娘认真点”。
听到魔镜说比她美,她终于有点小傲娇,假装生气地说“你比我美在哪里,你哪里比我美”。
啊这,的确没什么可比性!
当哪吒找上门,要降伏她,她被胖揍了一顿,却还是宠溺地问“我认识你吗?我惹到你了吗”,一看就无心恋战。
最后落败打算逃跑,她变成几块小石头,还不忘随地捡起两片小叶子戴头上装饰下自己。
那模样,实在有趣极了。
难怪哪吒2版的石矶娘娘,出场短短几分钟,却圈粉无数,被无数网友奉为“春节档最有魅力的女人”,收获无数人心。
这个不漂亮、不温柔、不符合"好女人"标准的女妖,愣是活成了自己的女王。
她让我明白:养女儿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她活成别人眼里的仙女,而是让她敢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养女儿,应当让她有石矶娘娘的心态:
1、理直气壮做自己。
现在满大街的广告都在告诉女孩:"瘦到80斤才好看""双眼皮才是美女"。
这些标准像把尺子,量得小姑娘们缩手缩脚。
石矶娘娘浑身青灰、膀大腰圆,照样在自己的领土上称王称霸,她早看透了:别人定的规矩,都是框不住真本事的纸笼子。
有些父母怕女儿"不像女孩"被指指点点,从小就教她小声说话、让着男孩。
可你发现没有?
那些被夸"乖巧懂事"的姑娘,上班后最容易吃哑巴亏。
反倒是小时候敢爬树、敢顶嘴的"野丫头",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
少说“女孩要有女孩样”,多夸“你这么做真有主意”。
孩子穿脏运动鞋比穿水晶鞋更值得鼓掌。
2、把嘲笑当耳边风。
我见过太多小姑娘,被说句"腿粗"就再也不穿短裙,被笑"男人婆"就憋着不敢大笑。
这些玻璃心是怎么养出来的?
就是因为总被外界提醒:"别人说你你就改"。
石矶娘娘被欺负,反手就变成超级巨山,拼命对抗,这份果断和决绝,就是在说:对付恶言恶语,越躲越疼,越扛越强。
就像你家闺女被说"黑得像煤球",与其买美白霜,不如带她去踢场足球赛,晒得更黑但进球时——你看谁还在意肤色?
别教孩子“别人说你你就忍着”,要教她顶回去:“关你啥事?”
平时多陪孩子看女运动员、女科学家的故事,比看公主强百倍。
3、野心比眼泪值钱。
过年走亲戚时发现个怪现象:男孩摔跤了,长辈说"自己爬起来";女孩摔倒了,全家围着哄。
这么养出来的姑娘,遇到事第一反应就是哭——因为从小被暗示"眼泪能解决问题"。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但会抢的孩子才能吃饱饭。
这不是教孩子霸道,是让她明白:好东西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得自己伸手够。
孩子抢不到玩具别骂“没出息”,要说“下回怎么抢赢”;考试输了别哄“没事”,要问“下次怎么翻盘”。
写在结尾:
养女儿就像种果树,别总惦记修成别人院里的盆景。
而是让她在野地里疯长,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鸟来啄食就当请客,暴雨来了就喝个饱。
现在满大街都是打扮精致的瓷娃娃,咱就养个扛得动米袋、镇得住场子的石矶娘娘。
等哪天风雨来了你看着——瓷娃娃碎一地,咱家闺女拎着米袋子,还能给你扛出个避风港。
提醒女儿,别在乎外界的恶言恶语,人终其一生,就得活成自己的靠山。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来源:哎呀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