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哪吒2》有话说,能最终救赎我们是什么?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2-05 09:38 2

摘要:今年过年在北京,跟全家人沉浸式过年:地坛逛庙会,檀谷坐大滑梯,北京坊看《山海经》展,提督吃烤鸭,初六在家躲春,初七去了泡泡玛特乐园。

二刷《哪吒2》有话说,能最终救赎我们是什么?

大家好,年过完了,也要恢复日常更新了。

今年过年在北京,跟全家人沉浸式过年:地坛逛庙会,檀谷坐大滑梯,北京坊看《山海经》展,提督吃烤鸭,初六在家躲春,初七去了泡泡玛特乐园。

以及,刷了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

《哪吒之魔童闹海》一定会冲击影史票冠的。

因为本质上来说,它和《好东西》一样,是上一代电影人陌生的逻辑。

它是长在创作者自己人生经历骨肉里的逻辑,是对未来社会的精神描摹。

(截止2025年2月4日18点07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46亿,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五榜,5小时后,票房突破了50亿)

我特别想说的第一点是,这其实不是神话里的哪吒,是属于导演自身的哪吒。

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本科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医学院)。大三时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后,他毅然决定自学动画。

毕业后直接辞职,闭门三年半创作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那三年半,他依靠母亲每月1000元退休金生活,几乎与社会隔绝,每日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那应该是他被“旧的陈塘关”(现实世界)遗忘和放弃的时刻。

饺子多次提及母亲在他“啃老”期间的无条件支持,这种情感被他融入电影。

李靖夫妇对哪吒的包容与牺牲,正是饺子对家庭关系的理想化投射。

他谈起母亲,口吻里都是感激感慨:“如果我成了父母,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属于饺子自己的“封神榜”。

跟传统故事几乎没什么关系了。

传统故事里,李靖对哪吒的叛逆行为严厉压制,因哪吒惹祸毫不留情与之决裂,导致了哪吒“剔肉还骨,互不相欠”。

电影改编里,李靖化身“沉默的慈父”,第一部不惜以命换命保护哪吒,第二部含泪“你以为靠你自杀换父母的命,我们还能心安理得活着吗?”

传统故事里,敖丙(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抽筋剥皮,双方是死敌。

电影改编里,双方是“双生”设定,共同对抗天命,敖丙满眼星星地对哪吒的欣赏追随,是网友嘴里的“我老公好帅”。

传统故事里,龙族是作恶的反派,被哪吒镇压。

电影改编里,第一部设定是,龙族因镇压妖兽被天庭囚禁,敖丙悲剧性地背负全族希望。

在续集里,饺子更进一步了:一切都是权势的戏码,“善恶”“仙魔”都是为了统治异族的借口。

一切都完全被重写了。

饺子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理工男,但他内心是极度先锋大胆的。

中国人最崇尚的“福禄寿禧”,结果他直接让寿星佬(电影里的“无量仙翁”)黑化。

就为了讲清楚“真正拥有强权冷酷之人,表面越会慈眉善目”。

他本人就像哪吒一样挑战着禁忌。

他在做一件事——

“用当代人喜欢的方式,讲一个最古老的故事,映射时代。”

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故事里,哪吒再也不是一个符号,一个浮于表面的扁平设定。

他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和你我一般,纠结、反复、叛逆又自卑,出尔又反尔。

这部分“人格感”,饺子是这么解释的。

“哪吒被设定有很强的容貌焦虑。因为真实人性是复杂的,哪怕都说你是错的,说了一百遍,你就会自我怀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一切的内核都是现代的、新的、颠覆的、时代感强烈的。

一口川普、嗜酒粗心的胖神仙,消解了传统权威形象的严肃性,不仅有喜剧效果,他甚至因为喝多搞错了灵珠魔丸的设定——神仙也会犯错。

体现的是“即便仙,也无完仙”的现代观念。

哪吒妈妈,武艺高强,但同时护子心切,既参与斩妖除魔,又努力陪伴哪吒成长,这就是今天职场妈妈的写实。

敖丙的矛盾性格映射现代社会对“完美孩子”的过度期待,哪吒相反,他表面叛逆不羁,实则内心比别人更渴望认同。

它隐藏了很多尖锐的发问。

如果二刷你就会发现,土拨鼠只是在吃饭,申公豹爹在教学,就连石矶娘娘也只是在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然后,莫名其妙都被仙人端了。

那么可爱的“反派”究竟做错了什么?

世间万物是非黑白,到底拿什么来定义?

哪吒在今天不需要反对父权,80后受过一定教育的爸爸,基本都懂得了“要平等要陪伴要民主”。

这个女性崛起的社会,很多时候,父权的能力也就如此,威力自然也不过尔尔。

今天的哪吒,最需要的,是在规则变得太快的世界,“自我接纳”。

所以,他不用剔肉还骨,但他需要明白——

“去你的破仙,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哪吒之魔童闹海》红了一个真顶流,敖光。

龙爸亮相那一瞬间,社交媒体集体打出了“天庭全责”。

但电影里的好爸爸,何止敖光?

一个小问题:申公豹爸爸申正道,为什么在和哪吒实力悬殊不大的前提下,自断一臂?

他是典型的“严父”,坚信通过刻苦修行才能摆脱妖族身份,获得仙界认可。

他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申公豹,是导致后者陷入身份认同困境的主要原因。

他和哪吒的对打里明明占上风,但他意识到,对方的“后台”是天庭捕妖队的时候,他基因里那种“矮人一等的妖性”又出现了。

“自断一臂”不是实力悬殊,而是自我献祭。

他用这个方式换天庭保全自己的儿子申公豹,不影响他的升迁。

而最后的最后,他唯一牵挂的,是对着小儿子申小豹大喊:“跑啊!”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揭示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

家人都不完美,“爱”本身就是有局限的。

是在目睹敖丙几乎魂飞魄散的挣扎后,敖光才懂了道歉并放手,允许儿子走出既定的命运框架。

他主动解除对敖丙的束缚,支持他与哪吒共同反抗规则,这是艰难的,从控制到尊重的转变。

是哪吒留下遗愿“如果有下辈子,希望爸爸陪我踢毽子”。

李靖才意识到单向的牺牲(哪怕愿意为孩子去死),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孩子需要的是爸爸的对话、沟通、情感陪伴,而非单方面的保护。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真正的合家欢电影,因为这里面除了高高在上的“阐教仙人”,不管人或妖,他们依赖生存的内核,就是家人。

申公豹会说出:“家人已逝,我了无牵挂。”

哪吒妈妈化丹那一幕,我看一次哭惨一次。

哪吒:“妈妈,我没用,也想成为你的骄傲,可是都是我害了你们。”

妈妈:“我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很开心,我从不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儿。妈妈永远爱你。”

我总觉得,《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被推崇到这个位置,本质因为它像一个对未来世界的隐喻。

我们已经来到“水瓶时代”,我们将见证,曾经的宏大叙事,唯一答案和服从,都会逐步瓦解。

也会有很多曾经打造过于高尚完美的人设,德不配位,全面坍塌。

大家会见识到《黑悟空》里说的:“满嘴的情怀大义,一心的世俗名利。唱什么命不由天,却笃信自己,才是天命之选。”

《哪吒之魔童闹海》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么多清修戒律之后,玉虚宫又怎样成全了信徒呢?

它只是让捕妖队沦为没有思想的工具人,让鹿童鹤童为改变命运甘当鹰犬,让仙翁为了所谓的“阐教永恒”失去所有敬畏。

人最后要皈依的,只能是自己。

你未来的路,你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一步一步走。

而那些真正需要你去珍视的,能给你救赎和托底的——

是不管你走到哪一步,都平等视你、宠溺你、无条件无理由深爱你,因为你要上路迎考,做很多好吃的给你,追着你一路奔跑,不舍地喊“照顾好自己”的人。

是即便只是一个魂魄但用力攥紧拳头,急切又笨拙地说“虽然你仪态懒散,但意志坚定。虽然你个头矮小,但内心强大,虽然你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虽然你眼眶发黑鼻孔朝天牙还缺了一颗,但我觉得你就是很好很好啊”的人。

这些人一直就在你身边,请认出他们,抓住他们,别放掉他们。

好好和他们过人生的每一天。

足够了。

来源:烂番茄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