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兰英6岁拜师学艺,11岁因家贫被卖到到太原戏班(艺名十一生)苦学3年晋剧,主演“靠轴戏”《火焰驹》而成名。因山西名角要想走向京津沪,必须先要到张家口演红。郭兰英14岁(1943年冬)来到察哈尔省张家口市,先后在南营坊“同德剧院”、新新戏院等演出,首场戏饰演《
张家口风云人物之“人民艺术家”郭兰英。郭兰英(1930年12月31日—)山西省平遥县香乐村人,成长于张家口,参加革命于张家口,视张家口为第二故乡,就读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曾在今张家口第十中学办学)。
人民艺术家 郭兰英
郭兰英6岁拜师学艺,11岁因家贫被卖到到太原戏班(艺名十一生)苦学3年晋剧,主演“靠轴戏”《火焰驹》而成名。因山西名角要想走向京津沪,必须先要到张家口演红。郭兰英14岁(1943年冬)来到察哈尔省张家口市,先后在南营坊“同德剧院”、新新戏院等演出,首场戏饰演《算粮登殿》中的王宝钏,夺得同德戏院魁首,闻名张垣,被称为“晋剧里的梅兰芳”。当时戏迷都说“宁卖二斗红高粱,也要听郭兰英唱一唱”,“误了相亲坐席,别误了看郭兰英演戏”。1945年秋,张家口解放,郭兰英获得自由。1946年1月,郭兰英在张家口市人民剧院观看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王昆主演的新歌剧《白毛女》时深受震撼,由此决定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国军进占张家口前夕,17岁的郭兰英毅然放弃晋剧名角光环,随我抗敌剧社撒出张市,辗转察南根据地。1947年11月,郭兰英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从事新歌剧事业,成为一名文艺兵,后正式出演《白毛女》中喜儿一角,获得成功。1969年—1972年,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同事们被发配到张家口蔚县北洗冀村和柳子疃村进行脱胎换骨的“劳动改造”。郭兰英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待人热情,每天与老乡一起参加种水稻等农业劳动,有机会还会为老乡唱歌。1983年4月10日,郭兰英重返张家口“探亲”,和师叔、师姐妹重逢,4月17日在桥东区庆丰剧场公演晋剧《金水桥》六场,场场座无虚席。(那是郭兰英四十年代多次登台的剧场)。29日应宣化人民强烈要求,她又赴宣演出四场。期间参观了人民剧院,并重游南营坊等,5月7日返京。1984年12月29日,郭兰英为《张家口市报》创刊,题写了诗歌《第二故乡张家口》。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张垣人民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来源:黎夏婧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