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岳飞是我国宋代文武双全的奇才,身边也有不少并肩作战的过命朋友,就是在这种情况的,岳飞还写出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句子。可见,我们今天了解的岳飞并不完整,最完整的岳飞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岳飞能在封建社会时期就组建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让金军
岳飞在《小重山》中写道: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是我国宋代文武双全的奇才,身边也有不少并肩作战的过命朋友,就是在这种情况的,岳飞还写出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句子。可见,我们今天了解的岳飞并不完整,最完整的岳飞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岳飞能在封建社会时期就组建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让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很像今天的人民子弟兵。岳飞一定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才能在一千年前就组建成这样的军队。只是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思想罢了。
伯牙绝弦的故事,已经讲得太多了。
人类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的成果,但是真能探索大师巨匠心灵深处的人又有几个?寻章摘句地流于表面形式的学习和模仿又有什么意义呢?也有人说:“只有天才会理解天才。”这种看法就会把天才人物与普通人隔开,造成了隔膜。如何在天才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平凡人的心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呢?
从岳飞的这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中,或许能得到启发。既然知音难觅,我们就培养知音。先从听歌曲入手,培养“知音金耳朵”。
培养和发现“知音金耳朵”的方法并不难,就是在学校、电视台、网络平台上多举办比赛。参赛者不是唱歌的歌手,而是听歌的听众,考的是对听歌之后的理解。歌手现场演唱一首歌曲,参赛选手以文字方式把听歌的感受写下来,交给评委,评委现场宣读,通过观众打分和评委打分计算出选手得分,分数高者胜出。
这种比赛也很像评选美食家,美食家可以不会做菜,只要舌头味觉灵敏,能用语言表达出品尝之后的感觉就可以了。既然品尝食物都可以有美食家,听音乐当然也可以有“美音家”,我们就给“美音家”起个名字叫“知音金耳朵”。
这种活动会大大提高人们听歌曲的积极性,会听歌也将是一种荣耀,没准还能成为听歌曲的大师,名利双收。认真听歌曲的人越来越多,对音乐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神奇的作用,带来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及审美会得到重视,还会得到广泛的传播。
当人们以比赛的心态认真听歌者的心声的时候,歌唱家还会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吗?听众得到了尊重,优秀的歌者就更加珍贵。
那些哗众取宠的低俗歌曲在“知音金耳朵”比赛中,一定会被打回原形。因为作品水平差的话,参赛选手就是想破脑袋也无法说出溢美之词,如果硬说就会显得浅薄无知和谄媚。真正优秀的作品则会让选手有广阔的解读空间。
通过听歌曲来理解作者的心声只是一个开始。通过听音乐比赛练出了“知音金耳朵”,懂得了“听心术”,就有条件以虔诚之心面对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再练出“读心术”。读小说、剧作、诗歌、理论著作的时候,也会真诚地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了“听心术”和“读心术”,平凡与伟大之间的阻碍就可能被打通,人类文明将整体步入快车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艺复兴,会不会从培养“知音金耳朵”开始呢?
来源:田边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