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这部电影预测总票房在11亿左右,对比第一部的27亿差了很多,这电影其实除了它的特效问题(特效只有压轴的法想烂了),它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剧本烂了,尤其是下半段剧情烂了,本来第一部铺垫,观众期待的《封神2》神话史试。
文|令狐伯光
今天来写写《封神2》吧,其实我早早就看了这部电影,但是因为比较忙碌一直没有写。
现在这部电影预测总票房在11亿左右,对比第一部的27亿差了很多,这电影其实除了它的特效问题(特效只有压轴的法想烂了),它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剧本烂了,尤其是下半段剧情烂了,本来第一部铺垫,观众期待的《封神2》神话史试。
它既没有神仙大战,也没有人类史诗,整了个急转直下,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很多网友应该没有看过电影,我个人看的IMAX,国产神话题材电影当中,这个特效好的只有《刺杀小说家》,最好的就是赤发鬼,另外重要数字生物特效就那个红骑士,郭京飞赤发上人,以及中间那场攻城战,其它基本就没了。
《封神2》偏偏是压轴的殷郊法相拉了,其他魔家四将(电影里压迫感十足),数字生物特效花狐貂、雷震子(双头到尾),中间男女主角杀野猪,最后打的墨麒麟。这个法宝特效混元伞,青云剑,还有大场面中间那场追逐战,把大量质子变成蛊兵,金鳌岛等等。这个特效无论数量,质量,还是规模都超过《刺杀小说家》。
注意,这个主要指的是国内古装神话题材特效,其它类似电影像周星驰《西游记》两部,徐克的《狄仁杰》后两部无论是数量,质量和规模,包括审美都是不如的《封神2》的。
不信的话,你回想一下《伏妖篇》里面的朋克哪吒,《狄仁杰3》在屋顶跳连瓦片都不掉一片的巨猿,还有同样西方魔怪的那个幻觉,这个还真不如《封神2》特效。
而说到审美问题,《封神2》最大争议就是最后出场的通天教主,但它只有这个形象有点太西方,其它整体还是很好的,之前郑保瑞版《西游记》,还有那时期张艺谋《长城》等审美,更加西化和不中不洋。
本来应该是压轴的让观众震惊的法相,它给拉胯了。现在观众也震惊了,结果是搞笑的震惊,然后这一个特效把其它所有特效的功劳全给抹杀了,并且那个法相特效迅速出圈,导致提到这电影特效都成了笑话。
同时对比《封神第一部》,第二部整体武戏比重上升, 基本聚焦朝歌对战西岐,文戏侧重守护“家”,所以文戏反而更和缓 ,在戏剧冲突上没有像第一部那样每幕戏都呈现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张力,整体反而以个人对战和两军攻防的武戏作为剧情推进重点,紧张氛围体现在抵御战上。
演员打戏还是挺好的,武戏没有太大的问题,双方对战牌面战力情况也清晰,战争烈度也是递进的。从开始的伏击对久经沙场的朝歌军队无效,体现双方战力差距,邓婵玉和姬发的个人肉搏战,再到第一次钓鱼事件,战略思维差距,然后第一次攻城,殷郊出现绝杀魔将。
我认为《封神2》前半段其实不错,并没有比第一部差多少,甚至你仔细想想。开始男主角担心打不过让百姓撤到岐山,自己去阻止,结果打不过邓婵玉他们,尤其是魔家四将第一将只出青云剑就打得他们骑兵丢盔弃甲,做出让百姓撤退命令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意外接到了姜子牙,姜子牙献计,他们除掉其中一将,邓婵玉又没有上当。
这段剧情既体现出姜子牙作为军师的作用,又体现出邓婵玉确实有将军才能,又除掉魔家一将惹得剩下三将愤怒值拉满,接下来第一次正式攻城就是前半段高潮戏,三将的混元伞,琵琶法术齐出,直接打得男主和西岐骑兵丢盔弃甲,连雷震子都差点打趴了。
(这一段其实也是法术战斗了,你要说这段特效差,没有气势,我是绝对不同意的)
这个最后一将放出花狐貂出场轻而易举攻破城门,眼看城破在即,殷郊的出场时机刚刚好(花狐貂被拖出去还挺燃),然后应该是电影前半场神仙大战的名场面(尼马偏偏用来压轴的殷郊法相的特效给拉了,甚至成了笑话非常出出圈)。
我觉得特效拉了都还有救,但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男主角明明在姜子牙嘴炮下,决定和百姓守城,结果看到攻城火炮齐射PTSD犯了(第一部他们用相同方式灭了冀州),你抓了敌军将军不想着威胁敌军,主动让邓婵玉绑住自己搞投降主义,先不说逻辑问题,这种处理观众对于男主角还有好感吗?
后面剧情阴寿用一个儿戏的激将法,闻仲用了一个很儿戏的反间计,这些其实也都还行。女主救出男主,然后明明大军在外面,百姓在西岐载歌载舞了。闻仲开始十绝阵,朝歌那边喝了药不会被收魂魄,西岐一方,人和神被照到都会被收魂魄,唯一破解办法是找到闻仲的法阵,杀了他阵法就破了。
这个最后剧情就是十绝阵在照,西岐老百姓到处逃命,西岐大军和杨戬,哪吒到处在护送百姓去躲避,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根本问题在哪里没有?
《封神2》前半段真不差,后半段问题真的太大了,它是神话史诗,现在什么情况?
这个后半段既没有神仙大战,又没有人类战争史诗,它就剩下朝歌大军追着老百姓砍,西岐神仙,大军在躲避十绝阵铜镜光芒护送百姓,谁他妈想看这种东西。
《封神1》因为导演言论一直有很大争议,但当时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期待《封神2》?
第一部因为资金链断裂,特效有很大问题,而且为了排片把最后“黄河决战”都删了,导致电影叙事上面缺乏最后情绪爆发,但它故事还是完整的,角色塑造得不错,而且神话史诗世界观的铺垫得不错,再到彩蛋闻太师和魔家四将回朝,一副神仙大战和人类古装战争的情绪扑面而来。
结果呢?
《封神2》既没有神仙大战,也没有人类战争史诗,反而是男女主角腻腻歪歪和篝火晚会,包括闻太师,杨戬,哪吒一堆角色一个都没有树立起来,甚至连第一部讨喜的男主角人设都崩了。
我们期待的真的是中国神话史诗,你现在拍的是什么鬼?
有网友爆料是第二部剧情改编不少东西,比如说第二部最后结局应该是大战蛊兵,似乎又没做特效移到第三部(先不管是不是,也不洗也不会让你期待第三部什么的),反正第二部真的他巴子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下面是我改编的剧情。
殷郊出场前半段高潮戏,即使法相特效拉了,也不应该让殷郊一个人杀掉剩下三将,应该只杀一个,起码让两将给活下来。姬发掉到水里也救了邓婵玉,但因为之前剧情姜子牙和老百姓的铺垫,姬发意识已经非常坚定(搞什么投降主义)。
姬发应该是把她抓回西岐打算威胁敌军,结果看到神仙一方回来实力大涨(这时正好闻太闻带主要大军过来了)。姜子牙就说,虽然现在杨戬、哪吒和殷郊这些大战力。但闻太师不能小觑,而且还有魔家两将,他们仍然没有太大胜算。
这时候,姜子牙发挥人类军师的才能,让姬发以西岐名义给各个诸侯讨伐殷寿的天下檄文,号召天下诸侯看能否帮忙(其实没指望帮忙,而是政治宣言)。
殷寿杀父弑兄失德昭告天下,也就是我西岐被逼反了。
《封神2》也有树林里姬发和邓婵玉对峙说殷寿杀父弑兄,邓婵玉不信的剧情。这一段就让姜子牙告诉邓婵玉,他是寻找天下共主,殷寿失德不是了,他要屠西岐是为了封神榜,邓婵玉还是不相信,但是她犹豫了。
然后一定要把篝火晚会删多点,顶多留点邓婵玉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如果觉得土行孙配邓婵玉不行,让闻太师派土行孙当个间谍,或者传递信息那类异能人士(闻太师说给邓婵玉将功补过机会,让她喝下那个药物)。
最后是结尾的大战,这个闻太师率领朝哥主力大军开始攻打西岐(现在电影里大军动都没动就开十绝阵,这种会自我毁灭的大阵,难道不是逼到绝境才会用吗)。剩下魔家两将(再增加一个法术将领配合)。
这个就是人类古装战争史诗和神仙大战史诗两条线:前者你按《投名状》,或者《指环王2》圣盔谷之战那么拍。后者神仙大战其实按中段拍就行,魔家二将对付殷郊法相,杨戬,哪吒各分一个配合,朝歌那边也来一两个配合打野的神仙大战。
(甚至不用配一个角色,不让花狐貂中间死就是一个厉害生物角色)。
人类攻城这边因为殷商大军人数更多,更加精锐一些,西岐这边军人经过一番厮杀根本打不过(毕竟几百年没打过仗了),眼看人类这边要破城了。而神仙那边殷郊,杨戬和哪吒战斗力更强,剩下魔家二将啥的神仙都狗带了。
闻太师眼看神仙要去帮人类忙了,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这才被迫开启后手“十绝阵”。
(姜子牙因为没有法力,这中间让他排兵布阵担当人类军师。神仙大战当中就塑造好杨戬,哪吒的法术和性格之类的,甚至给魔家二将整点高光场面)。
最后剧情按照现在电影这么弄基本就没问题了,因为这个阵法实在确实太厉害了,让军队和神仙退场救人,主角和女主角最后杀了闻太师,最后像现在电影这样结束,把男女主角有点腻歪的戏份必须删了,再给一点其它诸侯收到西岐信息的非常犹豫(第一部被弑父有的诸侯动摇,但有争论情节),结尾西岐获胜便有诸侯代表赶过来,另一边申公豹带领大量的蛊兵赶过来,把闻太师也练成蛊兵。
这个时候电影结束,再放什么几个什么彩蛋。
我请问如果是这样大家觉得《封神2》票房还会崩吗?你们是否又会期待第三部全面升级的人类战争史诗和封神大战呢?
最后,很多人说看到元始天尊被吸干,通天教主的形象是解构道教什么的。我认为这两个设定是中性的,就像第一部妲己等角色的改编一样,如果剧情好,还是有观众不会接受,但至少不会像现在争议这么大。
当然,从已经电影透露出的资料来看,我个人脑补的剧情他们压根没拍过,那就按照现在的剧情,那个概念图里有杨戬,哪吒联手打魔家四将的戏份,为什么要删除这个呢?不要删除神仙打架,加上他们的打架,就按照现在的剧情把中间篝火晚会删掉,直接上蛊兵大战压轴(现在不知道他怎么拍的,什么呈现)。
你一部神话史诗,既没有神话,又没有史诗,一帮人追着一帮人砍,谁想看这个?
最后,《封神》因为主创问题,网友很爱戴帽子骂。我个人谈不上多喜欢第一部,但中国迄今为止是没有一部质量上乘的神话史诗系列电影的,而且很多所谓文化层面的问题都是网友戴的帽子,没有什么道理(有的审美确实不行,比如通天教主形象)。
我当初支持《封神1》并且期待第二部,是看了第一部真的觉得它虽有缺陷,但如果二三部节节攀升,它有机会成为中国首个神话史诗系列电影的潜力,因为在《战狼2》过后,这几年是没有《西游记》《长城》那类神话题材电影项目的。
如果《封神三部曲》扑了,这十年可能就没有了,它又有机会封神,所以才会支持。
结果呢,523那帮沙比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第一部难道不是因为质量观众给救起来的?为什么救起来心理没点b数吗?现在拍成这个样子扑得是真活该。
这下中国神话流行文化作品可能只能靠动画和游戏了,但那毕竟不是真人影视剧,而且也不是史诗,是真的有些生气。
来源:令狐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