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蛟龙行动》作为春节档电影之一,是继《红海行动》后,又一部把中国海军推向银幕的军旅大片。
人物故事
春节期间,除了看春晚,看电影亦是不可或缺的视觉盛宴。
《蛟龙行动》作为春节档电影之一,是继《红海行动》后,又一部把中国海军推向银幕的军旅大片。
它还是6部春节档电影中,唯一接受点映的电影。
演员张涵予曾发帖称:“片子真硬,才敢这么干。”
一看演员阵容,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段奕宏。
在官方晒出的花絮中,他身着海军制服,一脸严肃地看着镜头,正为拍摄定妆照做好准备。
纵观段奕宏的影视作品,军旅片让人记忆犹新。
2006年,他在《士兵突击》中饰演A大队中的队长“袁朗”;2009年,他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饰演团长“龙文章”。
编剧兰晓龙曾评价:“因为看了段奕宏饰演的袁朗,我才放心写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龙文章。”
段奕宏精湛的演技常被人称赞,夸他是天生的演员。
他也许不是最有天赋的演员,但他是个敢拼命的演员。
正是抱着“戏疯子”的态度,他三获影帝,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演员。
01
考入中戏,把热爱做出了成绩
在演戏上,段奕宏一直怀揣着一股狠劲儿。
他戏称自己是个自虐型演员,甘愿成为戏奴。
2010年,在拍摄电影《西风烈》时,有一场戏需要他在疾驰的两辆车之间纵身跳跃。
这个动作对专业的武行演员来说都颇有难度,稍不注意就会被卷入车底。
导演建议他用替身,他却选择亲自呈现这段“跳车大戏”。
段奕宏连续跳了两次,身上已经渗血淤青,但他还嫌不够。
“刚才两车距离太近,没有危险度,我们得保证镜头的价值。”
为了几秒钟的镜头,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演戏,惊得网友直呼他为“戏妖”。
与他合作过的导演陈正道曾感慨:“他让导演们的压力很大。”
听到有关他“难搞”的传闻,段奕宏的回应一如既往地犀利:“不是我难搞,是创作本身就难搞。”
“只有置身于近乎绝望的境地,我才能逼自己迸发出一个新的气质。”
回望他走过的路,这种为戏执着的性格,与他的家庭紧密相连。
1973年,段奕宏出生于新疆伊犁的一个工人家庭。
小时候,他常被父母带着一起看电影。
渐渐地,他开始向往荧幕里的生活,一向调皮的他,只有在看电影时才能安静下来。
他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正直善良,而且从来不服老。
路遇坏掉的井盖,父亲顶着腰伤,也要搬起青石板盖在井上。
这种精神,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段奕宏。
段奕宏的追梦之路,始于在学校表演的一个小品。
那次演出,正好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位教授看到了。
他托话剧团团长给段奕宏带话,鼓励他去考艺术院校的表演系。
一席话宛如一颗火种,燃起了他心中的演员梦。
他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车,来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的第一年,他就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但他黝黑的皮肤、木讷的眼神、一副憨憨的模样,实在不招评委老师的喜欢。
20分钟的面试,以一句“不够高,不够帅,文化课一塌糊涂”宣告了他的落榜。
第二年,段奕宏的学校来了一位中戏老师,他幻想着能遇到第二位伯乐,但他错了。
对方看完他的表演后,直言不讳:“孩子,退一万步,你也考不上中戏,别考了。”
果然,第二次考中戏,他依然落榜了。
段奕宏开始怀疑自己不是演戏的料。
但他没有放弃,选择了最笨的办法——努力学习。
他不信命,第三年还要报考中央戏剧学院。那段时间,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把全部精力花在备考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他成功了。
1994年,段奕宏以西北片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戏表演系。
02
渴望被爱,却不敢将暗恋宣之于口
迈进梦中的学府,段奕宏很快意识到,自己只是拿到了进场的门票,远远谈不上融入中戏。
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大城市,见惯了新事物。
反观他一身土气,说话带着口音,显得呆呆的。
当别人探讨某部电影时,段奕宏只能站在一旁,一句话都插不上。
他害怕被同学看不起,总是装作不在乎,容忍着对方的打趣。
有次活动,大家坐在一起,畅想未来的戏路。当时,彼此都很客气,夸对方能走偶像派路线。
唯独到他这儿,师哥师姐却调侃道:“这孩子以后适合走农村路线。”
大一那年,是段奕宏最自卑的一年,他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
他觉得学校的一切都与他格格不入,仿佛阳光都不愿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
在他最无助的时刻,热情开朗的陶虹走进了他的世界。
陶虹形容那时的段奕宏:“就像一根绷紧的绳子,随时可能会断掉的样子。”
出于对他的关心,陶虹给段奕宏带了芒果。
他先前从未吃过芒果,不知道要剥皮去核,直接一口咬上去,硌了牙。
令他感到温暖的是,陶虹并没有笑话他。
相反,她耐心地为他剥皮,一步步教会他如何吃芒果。
陶虹在剥开芒果皮的同时,也剥去了段奕宏自卑的外衣,他久违地感知到,原来有人是在乎自己的。
芒果事件发生后,紧随其后的年夜饭事件,更是令他感动不已。
因为要省车费,大学4年段奕宏没回过一次家。
陶虹知道后,硬是把他拉回家一起吃年夜饭。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令段奕宏难以忘怀,一颗暗恋的种子也就此种下。
但面对国家运动员出身的陶虹,他还是胆怯了,没能及时说出那3个字。
20多年后,在某个颁奖后台,段奕宏开玩笑地在镜头前告白:“我暗恋的人在后面,我们班的陶虹。”
也许是不想让已为人妻的陶虹难堪,他马上找补说:“那个时候青春懵懂,见到优秀、漂亮的女孩,就会有暗恋的情愫产生,很正常!”
这让网友顿时嗑起了“段忆虹”的糖。
不过正如段奕宏所说:“一件事如果没有成全它的胸怀,最后一样也得不到。”
错过的感情固然可惜,但他依旧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真爱。
毕业后,他入职了中国国家话剧院。
这期间他曾谈过一段长达7年半的恋情。
可惜的是,他的精力一直在事业上,偏偏又是个不懂浪漫的人,两颗心越走越远。
那段时间,因迟迟等不到新的话剧演出,段奕宏还面临着揭不开锅的困境。
迫于生计,他开始拍影视剧,却未料到,竟有一朵新的爱情之花,在他眼前悄然盛开。
03
因戏生情,13年丁克恩爱如初
告别了7年的恋爱后,段奕宏的内心无疑是痛苦的。
在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他:“经历七年之痛后,你还相信爱情吗?”
段奕宏坚定地回应:“我相信。”
2002年,在拍摄《记忆的证明》时,他认识了女演员王瑾。
王瑾出生于内蒙古,初中曾去国外留学。
2001年,她回国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就读表演系。
论资排辈,王瑾还得喊段奕宏一声“师哥”。
在遇到王瑾前,段奕宏一直认为自己不会讨女孩的欢心。
直到遇见了王瑾,他才仿佛开窍了。
有一次,他给王瑾打电话,谎称自己在外地拍戏,请她帮忙取个包裹。
结果,到了取包裹的地点后,王瑾见到了段奕宏。
历经了9年的恋爱长跑,两人在2011年6月12日,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王瑾的父亲上台致辞时,毫不掩饰对女婿的赞赏:“我感觉段奕宏这个孩子做事有毅力、认真、不怕吃苦,对王瑾很好、很专一。”
段奕宏更是难掩激动:“有你们在,有心情、有韧性、有动力、有意义。长相守,我们能!”
仪式结束后,二人拥吻下台,将一时的牵手化作一世的牵心。
有媒体曾问他,是否享受当下的婚姻生活。
段奕宏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我一直很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自从嫁给段奕宏后,王瑾就回归了家庭,很长时间不曾拍过戏。
一直到2021年,段奕宏作为主演兼监制,才再度与王瑾合体出演《双探》。
网络上,王瑾高调晒出夫妻恩爱合影,积极为段奕宏宣传新剧。
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两人何时要孩子也是家人朋友颇为关心的点。
2015年,主持人曾问段奕宏什么时候生孩子,他只是笑着回了一句:“正在努力。”
后来,有知情人爆料,段奕宏迟迟未要孩子,是因疼惜妻子所致。
原来,王瑾对生育之痛有较深的恐惧,两人深思熟虑后,打算不要孩子,做丁克一族。
当被问道:“没有孩子维系婚姻,老了不怕寂寞吗?”
段奕宏毫不在意,称他有爱妻,二人一起变老才是最浪漫的事。
是啊,幸福的婚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保持知足,生活才能更接近幸福。
04
拥抱家庭,与自我和解
前半生追求生命深度的段奕宏,后半生逐渐关心起生命的温度。
2020年10月,他在接受采访时,深入谈起对家的感受。
曾经他拼命想要逃离的故乡,如今每回去一次,就喜悦一次。
自从父亲去世后,他更加重视母亲的身体健康,生活重心也从事业上逐渐往家庭上靠。
他反思自己,以前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没能肩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但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如何用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和妻子,是他一生的必修课。
随着他花在家庭上的时间变多,近年来,有关夫妇俩恩爱出行的镜头也越来越多。
2022年11月23日,有媒体拍到段奕宏陪伴爱妻在商场购物。
王瑾负责在货区挑货,段奕宏则静静守在一旁,配合妻子挑选款式。
2024年11月17日,电影《风流一代》的首映礼在线下开启,段奕宏带着王瑾一同现身。
他将手搭在妻子手上的细节,让粉丝狠狠磕了一波糖。
不得不说,虽然两人很少在公众面前刻意秀恩爱,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感情不浓烈。
段奕宏结婚至今,绯闻为零的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拼搏半生,这个为演戏奔波一生的男人,开始放慢脚步,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
他早已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不再为长相而自卑。
与其让观众觉得长得漂亮,他更愿意让观众觉得演得漂亮。
也许正如他结婚时所说,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便是生命的意义。(一仞/婚姻与家庭杂志)
参考资料:
1.南方人物周刊:段奕宏 无所顾忌
2.三联生活周刊:破墙者 段奕宏
3.新京报:段奕宏 别逼我走那条喧闹的路
4.人物:段奕宏 站在水中央
5.新天地:封面人物段奕宏:是我们离不开父母
来源:星途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