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年长假期,本来想刷一些新剧,但每一部都看不太进去,虽然服化道也算跟得上,但总觉得少些真诚,多了浮夸,还是看回我的《人世间》吧!
文|筱羊
过年长假期,本来想刷一些新剧,但每一部都看不太进去,虽然服化道也算跟得上,但总觉得少些真诚,多了浮夸,还是看回我的《人世间》吧!
我是爱极了《人世间》这部剧,真有种“看君一部剧,胜读十年书”之感。
它对人性的剖析,对命运的参悟、对现实的展现、对时代变迁带给普通人的阵痛,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生命启迪。
还是让我们一起回到遥远的东北,回到那个虽破败却充满人情味的“光子片”,看一看周姓人家的故事吧!
周秉昆娶了带着孩子的“小寡妇”郑娟,街坊邻居们闲言碎语不断:
周家最没出息的就是小儿子周秉昆了,虽然由工人变成了杂志社吃事业饭的人,却也不过是耍嘴皮子伺候人,身份还不如工人受尊敬。
娶个老婆,好看是好看,像小民窑烧出的白瓷廉价瓶,说精不精,说傻不傻的,有点二。
可人家小两口不是过得整天乐呵呵的吗?
不正是这个没太大出息的小儿子让父母得了不少济吗?
还有人说,谁家的儿子如果能像周秉昆那样,才算没白生白养,儿女好不好,还是要看父母沾没沾上光……
这些话都是春燕告诉秉昆的,她听她妈说的。
春燕以为秉昆会爱听,其实秉昆听了非常火大。
他讨厌街坊四邻议论自己家,更讨厌他们对郑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剧版《人世间》中,年轻貌美的孙小宁爱上了周秉昆,秉昆被郑娟误会。
郑娟觉得自己年老色衰,只是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而秉昆则事业得意,充满了中年男人的魅力。
为了消除郑娟的顾虑,也为了让孙小宁“知难而退”,周秉昆对给他送“温暖”的孙小宁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嫂子郑娟,就是老天派到咱们家的。谁家有这种人,那真是蓬荜生辉,大人孩子都跟着好。
虽然不一定是咱们家的开心果,但是咱家里一盏永不灭的提神香。
几句话让孙小宁彻底“哑火”,也让躲在暗处的郑娟感动得落下泪来。
孙小宁对郑娟说:“嫂子,你命真好!”
这恐怕是唯一一个对郑娟说她命好的人了。可面对着把她当作“手心宝”的秉昆,郑娟何尝不是一个被爱和信任包围,幸福又满足的女人呢!
在没有遇到周秉昆以前,郑娟可以说没有过过一天太平日子。
她和年迈的老母、瞎眼的弟弟住在光子片都不如的“太平胡同”。
为了照顾老母幼弟,她不肯“上山下乡”,成了“城市盲流”,东躲西藏。
为了挣钱养家,她出门卖冰棍,却遭到坏小子的纠缠和调戏。
就在她差点被坏小子欺负时,涂志强救了她。
他为她大打出手,凶狠极了,正所谓不好惹的怕不要命的,结果涂志强以少胜多。
那件事并不是一场戏,他真得是见义勇为。
或许是涂志强的狠劲,让无依无靠的郑娟感受到安全感,也或许是得知涂志强竟然是木材厂的正式工,一个月有二十几元的稳定收入,让郑娟觉得此人可托付。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反正两个人好上了,郑娟成了涂志强的未婚妻。
当郑娟对未来充满期待之时,却不知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她。
郑娟渐渐觉出涂志强的不对劲,他对女人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和瘸子水自流的关系暧昧,水自流恋他像古代的佳人恋如意郎君。
郑娟曾一度想摆脱涂志强,却又怕失去依靠,就在她犹豫不觉时,涂志强的“兄弟”骆士宾强行奸 污了她。
仅仅一次,郑娟便怀孕了。
涂志强知道此事后,既悲愤又羞愧,常常借酒浇愁。
一次酒后,涂志强误杀致人死亡,他被判了死刑,就这样,郑娟稀里糊涂成了怀着“野 种”的小寡妇。
就在郑娟走投无路之时,她的“拯救者”——周秉昆出现了。
我们必须要承认,任何人都无法抵御命运的大手。
郑娟在跌入深渊,将要窒息之时,一个年轻的、壮硕的、有着无限生命力的男人,在她生命里出现了,救她与水火,也和她共度与余生。
我不愿用“接盘”这个词,因为在我看来,郑娟与秉昆的结合,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
在没有遇到郑娟之前,周秉昆处于迷茫和不知所措的青春无处释放阶段。他一直被家人无视,是可有可无的小透明。
从木材厂的出料工到酱油厂的出渣工,周而复始的劳作让秉昆感受到生命的无望和无奈,他迫切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郑娟的突然闯入,让周秉昆内心的情感洪流被打开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他产生了一种狂野的难以克制的冲动,那就是想把她扑倒在床上的疯狂。
当两个人终于捅破窗户纸,有了肌肤之亲后,周秉昆才发觉自己站在了“河中央”——河的对岸是郑娟,他为她下水,却不敢贸然向前;又不甘心退回去,因为身后的岸上没有让他感到幸福的事物。
因为郑娟在彼岸,彼岸对于秉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能让他对幸福产生丰富的想象。
郑娟在秉昆眼里是什么的样的女人?
她不像春燕,春燕有心机;也不像吴倩,吴倩小心眼;更不像于虹,于虹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生怕被人算计了。
可郑娟,对谁都没有防范心,从不藏着掖着,处处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宁肯自己做出种种牺牲。
后面的事情,也证明秉昆对郑娟的判断没有错。
周蓉出事,致使周母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五岁的玥玥也被送到周家,急需人照顾。
周秉昆几乎一夜白头。
郑娟得知后,带着弟弟和儿子,不顾邻居们的嘲笑和窥探的眼神,住进了周家。
为了让周母康复,她学会了按摩,累得手都变形了,直到周母苏醒。
秉昆出事,连老街坊乔大妈都避之不及,生怕被牵连,是郑娟义无反顾承担起周家之责,等秉昆回家。
她甚至不肯花秉昆留下的钱,把自己的私房钱都贴了进去,弟弟光明不理解,郑娟对光明说:
妈不是教育过咱们吗,人在做,天在看。有些事,不能以钱来论的。
郑娟的善良,郑娟的纯粹、郑娟的美好,打动着秉昆,也打动了每一个人。
秉昆出来后,抱着郑娟不撒手,他说:“我欠你的大恩大德,以后怎么才能报答啊!我一定要娶你!”
秉昆的老友们一致认为,周家特别是周秉昆,今后一定要对得起郑娟,否则他们都不答应;秉昆有眼光,在周家最困难的时刻选对了一个值得托付的帮手。
郑娟看似柔弱,内心却十分坚韧,只要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不畏惧任何流言蜚语。
光子片的人们再见到她时,发现她脸上竟然焕发着一种无法解释的光彩。她泰然自若,对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做出不卑不亢的反应。别人对她微小,她也会报以矜持的微微一笑。
婚后的幸福让郑娟更头脑简单了,她这个周家的功臣非但没居功自傲,还处处按好儿媳的标准要求自己。
郑娟没有文化,被很多人说“二”,可她却从来没把这些当回事,一如既往地以诚待人。
周蓉看不起郑娟,觉得弟弟娶了这样一个“小寡妇”,委屈了。
她对冬梅私下说:“我以为把我弟迷得不管不顾、破釜沉舟的小寡妇,肯定有点像观音呢,却原来是个弥勒佛。真不知当初秉昆怎么想的。”
实际上,周蓉、冬梅,包括秉义,都和郑娟没什么话说,不是歧视她,而是难以发自内心的喜欢。
但郑娟却几乎为他们分担了所有责任:周蓉要上大学,带不了玥玥,郑娟就毫不犹豫地把玥玥带在身边;秉义要照顾岳父母,郑娟就把孝敬周父周母的责任都揽上了身。
直到后来,周母谁都不认识了,只认准郑娟;周父也把郑娟视为周家的功臣,临终前只有郑娟理解他的心思,爸要抽烟、爸想回家。
周父周母去世后,周蓉和秉义为自己的不孝深感愧疚,也终于认识到郑娟为周家的付出和牺牲。
从那以后,周蓉每次回家,都要拥抱一下郑娟;
秉义调侃冬梅:“你还想和人家郑娟比!”
光字片的人也把郑娟当作“解语花”,谁家有了矛盾,都找郑娟调解;谁要是受了委屈,也找郑娟倒苦水。
她俨然就成了周母那样在光子片举足轻重的人。
郑娟的通透和明理,让她成为了生活中的“大赢家”,她看似‘二'和“傻”,却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怪不得周母会说:“都说我是得了小儿子的济,其实我哪是得了他的济,我是得了我小儿媳妇的济啊!”
秉昆挣钱买了房,不料没住多长时间却因为手续问题,房子被收回了,还欠了外债。
摊上这样的“糟心事”,十之八九的妻子,都难免责备丈夫办事不周。
郑娟却百般安慰秉昆,只说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郑娟身上的贤惠善良、天真喜乐,感染着秉昆也感染着身边人。
她总是自觉地以自己目前的生活去比照在太平胡同的生活,所以丝毫不会产生不幸福的理由。
秉昆也经常因为有郑娟这样一个老婆而感激命运之神的恩赐,甚至对涂志强也产生不无敬畏的迷信心理——好像他是按冥冥之中神明的指示做他该做的事,促使郑娟有些故事色彩地成为他老婆。
和秉昆组成家庭后,带给郑娟最大的打击莫过于秉昆入狱和周楠的去世。
秉昆入狱后,郑娟努力撑起一个家,她成了去看守所最勤的人,连管教都认识她了。
秉昆出狱,周楠回国,全家人马上就要迎来十二年后的大团聚,但噩耗就在这时传来,周楠为救他人而牺牲了。
周秉昆喷出一口鲜血,昏死过去。
郑娟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在周楠的追思会上,周蓉想代替她发言,郑娟拒绝了,她说儿子是她的骄傲,她不能给楠楠丢脸。
郑娟在美国的表现令亲人们刮目相看,也获得了许多美国人的尊敬。
等到商谈赔偿时,郑娟却拒绝了十万美金的善款,她对不理解的周蓉和冬梅说:“姐、嫂子,我想好了,我是来接楠楠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点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个态度。”
正因为郑娟在美国表现得那么坚强、那么高大,当她回国后依偎在秉昆怀里,像小女孩般哭泣时,亲人们真有点错愕。
实际上,如果秉昆不在身边,郑娟自己面对任何不幸之事,必定是坚强而有主见的,秉昆一在身边,郑娟却脆弱的一塌糊涂。
他们都使对方热爱生活和人生,也都因为依恋对方而消耗掉了一些自我。
郑娟是个极其普通的女人,命运坎坷、一生劳累,但她却把平平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她是个知足乐观且永远保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儿子周聪谈了个刁蛮的女朋友,秉昆不愿意,郑娟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女孩子,我都能处得来,只要孩子愿意,我就愿意!
冬梅在秉义去世后三个月便再婚了,秉昆很忧伤,郑娟乐呵呵地说:“我还经常替嫂子这么想呢,好事啊,她改嫁了也照样是咱们的亲人!”
看着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二”的妻子,秉昆感觉自己是穷人堆里的幸运儿,郑娟的乐观带给他以及周家多少欢欣和鼓舞啊!
郑娟这样的女人,到哪里都是手中宝啊!
来源:黎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