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也许是因为他作为中国籍作家第一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因为莫言作品自带招骂体质,也许是人性之中难以抹平的嫉妒心,也许是刺痛了部分读者的玻璃心以及内心朴素的正义感或者淳朴的爱国意识?
写文章不骂莫言是不是就得挨骂?
从目前情况看,恐怕还真差不多是这样。
为什么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也许是因为他作为中国籍作家第一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因为莫言作品自带招骂体质,也许是人性之中难以抹平的嫉妒心,也许是刺痛了部分读者的玻璃心以及内心朴素的正义感或者淳朴的爱国意识?
看惯了正能量与主旋律,听惯了颂歌与掌声,直言、真话和批评肯定就格外刺耳,尤其他那尖锐的文字在“样板戏”一类文艺作品背景衬托下就有了恶意的抹黑、丑化甚至反动的嫌疑。
莫言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莫言挨骂在某种逻辑上是合理的,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十多年过去了,12生肖也已经骂过了一圈,骂人的话似乎也没有翻出新意,但有趣的是骂声不仅没消失反倒有逐浪日高的趋势,也许这就是莫言作品的魅力?
谩骂也是一种反向宣传。也难怪有人自嘲说什么“挨骂也是一种生产力”。自嘲总有些无奈,否则我有理由认为说这话的人患上受虐症。
但那话确实有道理。我真正开始读莫言小说就是偶然接触到网络上的批评、指责和谩骂才引起强烈兴趣——既然大家都这么骂,我倒要看看莫言写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得多丑多黑多反动才讨得西方评奖委员会欢心然后包藏险恶祸心把证书赏赐给他。
我读书不多且属于后知后觉类型,平时读书热衷古典或者早经时间验证了的文史类作品,也正因如此莫言获奖十多年过去,他的长篇我竟然一直没有读过一部,从这意义来说我得感谢这骂声,这些声音引导我走向一片更广阔的欣赏领域。
但我读书慢,到现在为止真正读完的只有《红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劳》,他的散文也读过四五篇,而这几篇也大都是被骂声当作黑材料反复出现才去网络搜索阅读的。
正是阅读过程中有所感慨便围绕莫言写了几篇杂评:《莫言该不该挨骂》《莫言一旦真“莫言”谁之悲哀》《莫言是否真的美化侵略者》《莫言更像一头驴》和《他骂莫言我为什么理解》。
刘公岛
我不是“莫粉”,但更不是“莫黑”。我佩服并震撼于他的想象、架构及天才的语言表现力,但也不否认自己对他作品中的若干章节或者话语也有强烈的不适。
我也没想到第一篇《莫言该不该挨骂》发在公号后被广大读者热议,说热议不如说“热骂”更合乎事实,有些留言者光留言可能觉得不过瘾又不断发私信,你想屏蔽都不可能,想回击又没渠道因为人家发完私信后就取消了关注让你无法回击,直至最后平台发来通知因留言中有违规被关闭了此文的留言功能。
就因为我在文中没有骂莫言?就因为我说了句批评不应该无序扩大要有边界感?就因为我文字中流露出对“谩骂不是批评”的不认同?
如果真的只因为没有骂莫言就被骂,那这骂人的岂非“党同伐异”显得没风度没格局?
是,我到现在也坚持且将始终坚持:批评有分寸,说话讲素质,交流显涵养,可以批评但不能谩骂更不能搞人身攻击!
谩骂不是批评更何况是辱骂,鲁迅当年似乎也说过”辱骂绝不是战斗“类似的话语,批评讲理据逻辑,谩骂则毫无逻辑,没据也没理只有污言污语和各种无端的大帽子。
说实话,我能理解读者朋友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我不能理解的是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为什么如此粗糙、低俗、空洞而毫不讲逻辑……
海日
到现在我还是强调最初的观点,莫言当然可以批评可以骂——假如你认为他该骂,骂就是。但在骂之前咱是不是给自己画个圈子定个下限或上限,让文学的归于文学也止于文学,不要无限扩大生拉硬扯甚至上纲上线往骇人的敏感区域?难道历史上这样的悲剧还少吗?
于是我又写了后面四篇文字,有人说我蹭流量,有人说我闲得蛋疼吃饱了撑的。
客观上写这样的文章确实蹭了名家流量,但我主观上并不接受这样的非议:莫言是名家不错,但作为存在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写他就是蹭流量,就像大家都和名人一个天空下呼吸一样的空气,难道就因为他们呼吸你就不能跟着呼吸?归根结底我觉得这是一种自轻自贱和自卑!
读完《红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劳》后,我从这两部书得出一个简单而笼统的结论:莫言作品风格也许有很多争议,莫言语言表达形式也许会让人不适,作品框架和转换方式也许会令很多人一头雾水,莫言故事背后隐藏的内涵也许让很多人感觉不妥甚至难接受……但整体上没什么大问题,更没有什么所谓“刻意丑化诋毁共产党八路军或者武工队”“美化日本侵略者”骨子里“抹黑中国人歪曲矮化中国人讨西方主子满意”……
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可不光是认字,好的小说绝对不只是文字积木游戏。不是有句老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么,听书看戏咱不能光瞧个热闹就完事儿,你总得咂磨一下这书或戏到底想表达什么东西。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批评指责甚至骂声在等着,如果有机会我可以逐条写出自己的理解,对与不对是另一回事,真诚交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却是必须。
限于时间今天只围绕《生死疲劳》说一件事儿。
有人说莫言借西门闹的遭遇替地主喊冤抱屈所以主观上否定党的政策攻击土地改革为恶霸地主翻案。
是这样吗?
不是,绝对不是。
那他想表达什么?
很简单,从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他批评在当时环境下的粗暴和武断的工作作风,批评一种热情指导下不进行调查不结合实际而盲目迎合所谓指示的偏激行为。
西门闹是地主当然不错,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主啊?他是恶霸地主吗?他的发家史是不是从毛孔里都是剥削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不是。那这样的地主是否应该被枪毙?从我党政策看肯定不会被枪毙,但“好好的经被和尚念歪了”的事有没有?当然有,不光那时候有,现在甚至将来还会有!
你说是工作失误只讲热情求积极进步也好,你说主观上谄媚拿别人生命当儿戏搭建自己上升的台阶也好,从更深层次上说这都是人性的东西。
伟大不意味着没有缺点,有缺点也并不意味着不伟大:这应该是极其清楚的逻辑。不懂得这个逻辑属于“蠢”,明知道却故意反逻辑挑唆怂恿则是“坏”!
莫言也许真有替西门闹这样的地主抱屈的成分,但你要说他借这个人主观上否定甚至恶毒攻击就有点不厚道不正义上纲上线打棍子嫌疑。
在成长过程中,不论个人还是团体都有曲折和犯错的可能,正视这个可能或者事实并不丢人,不能接受这种正视或批评才丢人,讳疾忌医的最终结果是悲剧,刮骨疗毒虽然会疼痛一时却可以保持健康的肌体。
最后提一条忠告: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是今天伟大的时代和国家赋予每个人的神圣的权利,谁都可以赞或者批,但每个人必须严守自己的人格底线:批评有分寸,说话讲素质,交流显涵养,可批评但不能谩骂更不能搞人身攻击!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尊严,在人格这个庄严的意义上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却没有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充当别人教师爷的资格,尊重彼此,尊重差异……
来源:唐风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