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9年,19岁的饺子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怀揣着对动画的热爱来到北京。在最初的十年里,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居住在北京郊区的地下室,靠着每月3000元的工资艰难度日。但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过对动画的追求。
从籍籍无名的动画师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总导演,饺子用了近20年的时间。这位80后导演的成功,源于他对动画事业近乎偏执的专注与坚持。
1999年,19岁的饺子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怀揣着对动画的热爱来到北京。在最初的十年里,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居住在北京郊区的地下室,靠着每月3000元的工资艰难度日。但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过对动画的追求。
生活的艰辛没有浇灭他的创作热情。2015年,已经35岁的饺子决定放手一搏,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当时的他,没有投资人愿意相信一个从未执导过电影的动画师。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自掏腰包制作了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这部充满创意的作品,让投资方看到了他的潜力。
在获得投资后,饺子带领团队开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这部影片的诞生,凝聚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现代动画技术的钻研。他坚持要把每一个画面都做到极致,有时为了一个细节,整个团队会反复修改数十次。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完美精神,让许多同事都难以理解。
但正是这种"死磕"精神,成就了这部现象级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以其出色的制作水平和深刻的主题引发观众共鸣,最终收获了50亿票房的佳绩。紧接着,他又推出了《新神榜:哪吒重生》,再次突破50亿票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饺子的成功并非偶然。在他的创作理念中,始终坚持着两个核心:一是对作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他常说:"做动画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这种纯粹的创作态度,让他能够在商业压力下依然保持初心。
从默默无闻的动画师到备受瞩目的导演,饺子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专注和坚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或许会经历漫长的等待和无数的质疑,但只要怀着对事业的热爱和近乎偏执的专注,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今的饺子已经不再是那个蜗居在地下室的穷小子,但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创作热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动画电影正在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他始终如一的"死磕"精神。这种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更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坚持前行。
来源:随波逐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