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质女神”李沁,曾是国家重点栽培9年的昆曲闺门旦,被人以为是为了赚大钱才进入演艺圈发展,如今的她,后悔了吗?
文案 | 晓之辉
编辑 | 解忧僧
“气质女神”李沁,曾是国家重点栽培9年的昆曲闺门旦,被人以为是为了赚大钱才进入演艺圈发展,如今的她,后悔了吗?
入行15年的李沁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如新版《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等,都让人耳目一新。
自幼学习昆曲,造就了李沁清纯典雅的气质,在娱乐圈是独一份的存在。很多人为她放弃昆曲感到可惜,可李沁却坦言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1990年,李沁出生于昆曲的发源地江苏昆山市巴城镇。
11岁那一年,李沁还在上小学,便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始学习昆曲。
小小年纪的她,不仅戏曲天赋过人,而且特别努力。学习昆曲仅一年时间,就拿下了少儿戏曲“金花奖”。
14岁,李沁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在人才济济的戏曲学校,李沁的天赋和努力仍然是出类拔萃的,她很快脱颖而出,被称为“三十年难得一遇的闺门旦”。
校长还选中了她,作为第五代杜丽娘重点栽培。
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未来的李沁极有可能成为昆曲艺术的接班人。
然而凡事有意外,2008年新版《红楼梦》筹拍,导演李少红到戏曲学校选角时,一眼就相中了李沁作为薛宝钗人选。
学校领导刚开始不同意,但李少红导演却很坚持。他先说服李沁父母和老师,再让他们反复去跟校领导沟通,才最终获得了批准。
只有18岁的李沁,心思单纯且对外界充满好奇,在剧组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影视处女作。
新版《红楼梦》上映后,大家以为李沁会回归昆曲舞台,但没想到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放弃昆曲,进入演艺圈发展。
得知李沁的决定后,父母和老师表示出强烈的反对。毕竟她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年的昆曲,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何况演艺圈在大众印象中就是个大染缸,所有关心李沁的人,都不愿看到单纯的她牵涉其中。
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八卦群众也都成了清高人士。
很多人认为,李沁就应该去守护昆曲这门冷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编造了不少她的黑料。
对于李沁而言,放下深耕多年的昆曲,选择跨界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毋庸置疑,李沁是热爱昆曲的,但通过《红楼梦》的拍摄,她发现拍戏更加有趣和具有挑战性,而且拍戏对演员的全面性要求更高,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外界以为,李沁是为了赚大钱或者出名,选择进入演艺圈。实际上,如果李沁当时继续在昆曲界发展,得到的名利并不见得会比演艺界少。
当时还不满20岁的她,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顺从自己的内心。
说李沁背叛师门就更离谱了,李沁很懂得感恩,每次回去都会请老师们吃饭,感谢他们的培育之恩。
进入娱乐圈后,李沁学习过昆曲的优势很快显露出来。
自幼练就的戏剧功底,还有深入骨髓的“闺门旦”气质,既是她的特点,也是她的优势,更是别人所无法模仿和超越的。
因着独特的气质,李沁的影视资源和观众缘都很不错。但李沁虽然在不少大众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中出演过重要角色,但离大火似乎总差那么一点儿距离。
众所周知,在演艺圈想要成为顶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仅需要演技,还需要运气的加持。
如果李沁按照之前的规划,继续在昆曲行业深耕的话,以她的天赋和努力,如今极大可能已是行业的领军人物。
可娱乐圈对于李沁来说,却是个全新的赛道,而且鱼龙混杂、极难出头。
两相对比,李沁真的没有后悔过吗?
对此,李沁曾说过:我一旦做出选择,就绝对不会后悔,只会坚定不移往前走。我要做的,就是好好努力。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入行15年来,李沁平均每年出演影视剧3-4部,堪称演艺界的劳模。
李沁还不断尝试完全不同的角色,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极致认真对待,每次总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在演技求精这条路上,李沁一直在摸索,一直在进步。
在人生决策的十字路口上,李沁选择顺从自己的内心,放弃昆曲的学习,选择进入演艺圈发展。
当做出决定后,她坦然接受任何结果,不纠结、不内耗,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
如果从利益角度出发做出选择,很容易陷入内耗焦虑迷茫的深渊。
当我们顺从内在的声音,勇敢做出选择并接受一切后果,那么我们的内心会坦然很多,平静很多。
世事无常,谁都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学会为自己负责,心安就好。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